2023年重庆市九龙坡区高考语文一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1小题,19分)
1.(19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埃隆•马斯克从2019年7月开始,提出使用外科手术机器人把“薄纱细线”植入生物大脑,并与外部计算机处理单元相连接。他希望神经织网可以很好地与人体其他部分“共生”,即把生物大脑与数字智能完美结合起来。
事实上,早在1987年,苏格兰科幻小说家伊恩•班克斯就在小说里详细地描述了一种覆盖人类大脑的未来神经网络。通过这个网络,人们可以对神经元进行编程,这与埃隆马斯克说的神经织网如出一辙。
目前,脑机接口较为成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神经康复和辅助医学领域,比如为失聪者植入人工耳蜗可恢复听力。然而该技术在重症医学领域的应用还十分有限。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脑机接口在多个领域开展了应用尝试,像基于神经信号解码的机器翻译、意念控制机械臂和脑控电子游戏等。
2016年,埃隆•马斯克和其他8个人联合创办了神经连接公司,该公司长期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开展联合
研究,主要从事神经织网技术开发,研发电脑与人脑融合技术,向人脑植入未来能够上传下载思想的微型电极,大幅提高人机交互速度,以期最终解决“人机共生”问题。埃隆•马斯克创立神经连接公司源自于对人工智能(AI)的恐惧。他深信,在未来,AI的智力一定会比人类高,那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如果还按照生物进化的角度任由人类的智力自我演化,那么到时候人类也许早就被灭了。而避免落后于机器的最好方式就是将我们自己转变为AI。那么,该如何转变呢?只有通过脑机接口,让人类与机器进行融会,届时实现人类中有AI,AI中有人类,两者无法分开,也就无所谓谁赢了谁。
(摘编自李忠东《“脑机融合”:当梦想照进现实》)材料二
我们不妨把马斯克所欲求的那种“超级人工智能”称为脑机融合“人”,现在的问题是:脑机融合“人”是否属于人类?
首先,一个人(错正常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要素是他有自我意识。然而,脑机融合做水将改变自然人的自我意识,而成为脑机融合“人”约“自我意识”,这意味着自然人将被脑机融合“人”所取代,人的意志是以人的意识、情感和认知为基础的,当人的执行方式从“意识—身体”改变为“意识—电脑—器械”以后,其欲望,情感和认知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通过反馈作用对其自由意志以及自我意识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由两个自然人可以构成两个脑机融合“人”,虽然这两个自然人的大脑电活动是不同的,但是编程工程频可以把它们翻译成相同的计算机程序(至少在原则上是如此),并进接相同的外部装置而被
行相同的动作和功能。其结果是,不同的自由意志却有着相同的外部动作或功能,这便在客观上取消了自由意志以及自我意识的唯一性。因此,脑机融合“人”的意志可取完全地由他人来决定,因而丧失了自由意志,进而丧失了自我意
识的唯一性。
我们知道,唯一性是“自我”的应有之义,如果失去唯一性,“自我”就不成其自我,而变成“我们”。
(摘编自陈晓平、肖凤良《警惕人类的掘墓者:脑机融合、阿尔法狗抑或虚拟现兼与翟振明教授商榷》)
材料三
脑机融合技术下个人信息的留存对个人信息保护提出了极大挑战,因为脑机融合的信息留存具有必然性。
首先,脑机融合获取个人信息的目的在于利用信息来作用于外界事物,但是在影响外界事物的过程中难免产生纠纷或者损害,此时溯源证明显得尤为必要。例如,作为机器设备的脑机融合本身可能存在缺陷或者发生故障。当发生损害结果时,司法人员需要通过回溯脑机融合留存的相关信息来证明设备本身是否存在问题。
其次,人们有多次展示人体性能信息的需要。脑机融合留存的个人信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人的学习能力与工作能力,这一方面可以使企业依据工作负荷信息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内容;另一方面可以使员工在求职时通过展示自身工作负荷信息来要求获取与其能力相匹配的工作。
再次,作为多学科研究,对脑机融合的研究应当遵从任何脑机融合研究结果容易被其他研究组进行利用或者重复获得的原则,因此必须要求研究人员公开其技术知识与数据库,被公开的数据库自然包括作为实验对象的各种信息。
(摘编自盛豪杰《脑机融合应用下个人信息保护的障碍及其化解》)
(1)下列对三则材料行文脉络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是“做法一理由”。先说埃隆•马斯克的未来神经网络的做法,然后列举脑机接口的应用实例,最后交代埃隆•马斯克这样做的理由。
B.材料二是“问题一结论”。先提出脑机融合“人”是否属于人类这一问题,然后从两个方面分析,得出脑机融合“人”也是正常人的结论。
C.材料三是“危机一原因”。先表明脑机融合遇到了个人信息无法保护的危机,然后从三个角度说明了个人信息留存的必然性,揭示危机的成因。
D.三则材料都提出了脑机融合的伦理问题,指出了人类与机器进行融合是一种错误的决定,我们应高度注意科技对人类的反制作用与负面影响。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埃隆•马斯克之所以要用外科手术实现人的生物大脑与外部计算机相连接,是因为人脑的神经完全可以与其他部分“共生”。
B.目前的脑机接口技术已经运用于医学的轻症方面,今后向重症医学领域发展。说明脑机接口技术的运用
主要在医学领域。
C.病为脑机融合技术将改变自然人的自我意识,而成为脑机融合“人”的“自我意识”,所以自然人必将被脑机融合“人”所取代。
D.如果要全面实现脑机融合,就必须执行信息留存,而个人信息往留存后怎么保护,目前还暂时无解,这对人类而言是一大挑战。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主张人类避免落后于机器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人类与机器进行融合,从而把“人类与机器谁赢了谁”变成一个伪命题。
B.材料二敏感地提出了“脑机融合‘人’”的新概念,并将它与自然人进行对比,从自我意识的唯一性角度指出了二者的差异。
C.材料三着眼于人权之个人隐私保护,从司法、职场、科研三个维度分析等信息留存的必然性,得出个人隐私难以保护的结论。
D.材料一属于新闻通讯类文章,材料二属于学术研讨类文章,材料三属于司法论文类,三则材料对脑机融合的态度互相矛盾。
(4)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脑机融合‘人’”将不再是自然人的原因。
(5)发展脑机融合技术应该规避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
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位置
【法】安妮埃尔诺
就在我当上教师整两个月的那天,父亲去世了。那年他67岁。生前他和我母亲在Y区靠车站的地方开着一家食品咖啡店。他本想一年后退休,可没想到竟……父亲的去世对我影响很大,我时常在刹那间弄不清在里昂考试的那一幕究竟发生在父亲去世前还是在他去世后,弄不清我在克瓦•卢斯车站等车时的那多风的时刻应该是在父亲去世的闷热的六月之前还是在那之后。
那是在一个星期天,刚刚过了中午。
我的母亲出现在楼梯上,她用中午吃饭时用过的餐巾拭着眼睛。只听母亲淡淡地说:“他走了。”听了她的话,我心里很难受。我记不得紧接下来的那几分钟我是怎样度过的了,父亲那直勾勾地盯着什么东西的目光总是时时浮现在我眼前,让我心碎。他躺在那里,紧闭的双唇高凸于面颊之上,让我难以忘记。记得那时我请求母亲要她把父亲的双眼合上。母亲的妹妹及妹夫也守在他的床前,他们主动提出帮着给我父亲擦脸,刮胡子,因为这一切都要赶在尸体僵硬前做好。母亲坚持给父亲穿三年前我结婚时父亲穿过的那套衣服。这一切都在平静中完
成,没有嚎啕的哭声。母亲红肿着眼睛,不时难过地咧咧嘴。人们说话跟平常一样。我的姨和姨夫嘴里不时地念叨着:“他走得太快了!”或是“他变化太大了”等。母亲依然和父亲说着话,好像他还活着,或者他的生命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有点像个新生儿。好几回我听到母亲伏在他的耳边充满感情地叫他“我可
怜的老宝贝”。回到隔壁的房间里,我关上了百叶窗,小心地抱起正在午睡的儿子,轻轻地说:“给外祖父挪个地方,外祖父要在这里睡觉了。”
高考分数智能匹配大学接到了姨父的通知,Y市的亲眷们都来了。我和母亲带他们上楼来到父亲的灵床前,大家默哀了几分钟,接着小声谈论了一会儿父亲的病和他的猝死,然后就下楼去咖啡厅喝咖啡了。
我们开始筹备葬礼,安排殡葬仪式、请人发讣告、做弥撒、准备孝服。我觉得所有这些事情似乎都和父亲丝毫无关,他因为有事才不在场。母亲异常悲痛,她告诉我说就在前一天的夜里,父亲还在黑暗中摸索着想拥抱她,那时他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她还说:“你知道,他年轻时可是个漂亮的小伙哩。”
母亲因为害怕失去顾客,影响生意,只在举行葬礼那天才关了一天咖啡店的门。就这样,父亲的尸体停放在楼上,母亲还在楼下继续卖她的茴香酒和红葡萄酒。当人们失去亲人时总是以泪洗面,沉默寡言,保持克制;而母亲则不同,她像邻居们那样懂得丧事礼节,能够控制自己。父亲是星期天去世的,星期三举行葬礼,这期间,咖啡厅的常客们都来吊唁一番。我心里明白其实他们这样做只不过是出于礼貌罢了。许多人在回忆他们最后一次见到我父亲时的情景,努力追忆着他们见面时的每一个细节,如他们见面的确切地点、时间、当时的天气情况及他们所说过的每一句话。在一个生命自然逝去的时候,人们如此这般地详尽回忆他的往事,表明了父亲的死是多么地让人意想不到。来吊唁的人们出于礼貌提出要见一见父亲的遗容,母亲没有答应所有的人的这一要求,她只接受了那些真正出于同情的人的要求,拒绝
了那些出于好奇的人。几乎咖啡厅所有的常客们都得到允许向父亲告别,但是邻居一位企业老板的太太被拒绝了,因为父亲在世时就对这位噘嘴太太没有任何好感。
晚上,我丈夫来了,因为这不是他自己的亲人的葬礼,他有些拘谨不自在。他以往还从未有过这样的感觉。夜里,我们就睡在父亲临死前睡的家里唯一的那张双人床上。
教堂里挤满了人,他们都是一些家庭妇女和正在小憩的工人,当然我父亲活着的时候经常接触的那些有地位的“大人物”们一个都没有来,其他的商贩们也没有来。在神甫致悼词时,他用了“诚实的一生,劳碌的一生”和“一个一生中从未损害过任何人的人”来形容父亲。
我又在母亲家里呆了几天,办理了那些有人故去时人们应该办理的手续,另外我也需要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我们把父亲的衣服整理好以便分送给那些需要的穷人。我在他挂在储藏室里的他平时穿的衣服里发现了他的钱包,里面有不多的钱,有驾驶执照,在最底下还有一张照片。那是一张发黄的带花边的旧照片,用一张剪下的报纸包着。照片上都是些工人,他们都戴着鸭舌帽,排成三排,目光投向同一个方向。相片里典型地再现了历史书中所描写的工人罢工或是人民战线斗争的那种情景。我认出了父亲,他站在最后一排,样子很严肃,又像是有些忧虑,但大部分人都面带微笑。剪下的报纸的内容登载的是师范学校招生考试录取名单,名单是按名次顺序
排列的,我排在第二名。
星期天,在回家的火车上,我想方设法哄着我的孩子,为的是让他安静不要吵闹,因为乘头等车厢的旅客都喜欢安静,不愿意让小孩子打扰。我突然惊奇地发现“我已经成了一位真正的布尔乔亚”,而且“为时已晚”。
(有删节)【注】“布尔乔亚”:bourgeoisie的音译,意即“资产阶级”,富裕阶层的代称。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是在六月的一个星期天中午逝世的,“我”当上教师才两个月,从获得好工作的快乐忽然掉进死去父亲的悲哀,“我”好长时间没转过弯来。
B.父亲死后,母亲伏在他耳边充满感情地呼唤昵称,回忆父亲在死前一天夜里摸索着想拥抱她,都说明母亲凡事都把父亲放到首要位置。
C.咖啡厅所有的常客几乎都得到允许向父亲告别,但邻居太太因为父亲没有任何好感而被拒绝了,因为父母亲两人的性格都敏感小气。
D.父亲钱包里的照片上,大部分人都面带微笑,但父亲的样子很严肃,又像是有些忧虑,父亲其实是有基础疾病而没及时。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我”老是出现一些“幻觉”,弄不清一些事情的时间先后,觉得葬礼涉及到的事情都跟父亲无关,表明父亲在“我”心目中可有可无。
B.作者以平实的语言讲自己的故事,不厌其烦地历数父亲死后各人等的言行,散文一般地讲述人们习以为常却无法理清其中道义的事情。
C.父亲死后来吊唁的有姨和姨夫、Y市的亲眷和咖啡店的常客们,有地位的“大人物”一个都没有来,很好地刻画了一个无聊而麻木的立体像。
D.作者将自己从事件中抽离,客观冷静地看待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不动感情的叙事技巧,更能表明一个社会底层的男人活得毫无意义。
(3)父亲死后,“母亲”的行为有诸多反常,试举两个事例说明其表达效果。
(4)在《位置》的最后,作者说:“最让父亲自豪的,甚至也是他生存的奋斗目标,那就是让我进入一个曾经对他不屑一顾的社会阶层”。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与父母亲已经是不同阶层的人?作者对这种阶层差异的态度是什么?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3.(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夫本不正者末必倚,始不盛者终必衰。诗云:“原隰既平,泉流既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