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研究农村中学教师职称评定问题再审视-教师教育论文
教育叙事研究:农村中学教师职称评定问题再审视
    冯帮1,王思勤2
(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湖北黄石435002)
收稿日期:2014-11-0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藏农牧区基础教育供给与需求研究”(编号:14BMZ091);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研究”(编号:10JZD0036);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编号:2011jytq080);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重点学科教育学研究的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
1.冯帮,男,湖北大冶人,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2.王思琴,女,福建福州人,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摘要:在我国确立并广泛推行中小学教师评聘制度,有利于调动中小学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但在现实中,中学教师职称评定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农村地区,如评定指标太少、农村老师科研水平较低等。文章采用教育叙事研究方法,通过对一名刚评上高级教师的农村中学教师的访谈,发现中学教师职称评定中还存在评定方式不完善、评定指标不均衡、评定标准不全面、评定对象没动力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有规范评价方式、均衡评价指标、完善评定标准、激发评定对象的动力等,希望能进一步完善这个制度。
关键词    :农村中学;教师职称评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14)12-0050-08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职称评定问题,严重挫伤了老师的积极性,对教学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从1986年建立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制后,我国进行了几次职称改革,国家于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规定:“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也指出:“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1]并在2009年出台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指出了职称制度改革需要完善的几个方面,其中重点指出了要“完善评价标准”。随后,在山东省潍坊市、吉林省松原市、陕西省宝鸡市进行试点。2011年8月3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再到今年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启动工程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这次的改革重点是将原来独立的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在职称等级上,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五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
吉林职称考试办公室
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并完善与之相配套的评价标准和办法。H市作为全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之一,2013年正式运行,并设置正高级职称。去年H市中学教师里就有269人评上了高级职称,其中很多是从教几十年的老教师。
通过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研究的数量偏少,而且更多集中在对大学教师职称评定问题的研究方面,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问题的研究较少;二是研究缺乏实证调查,理论无法联系实际。为了进一步探究这一制度存在的问题,本文用教育叙事研究方法,调查一位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对教师职称评定制度有自己看法的农村中学老师,希望对我们有所启发。
二、研究方法
教育叙事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通过描述个体教育生活,搜集和讲述个体教育故事,在解构和重构教育叙事材料过程中对个体行为和经验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个体的教育生活故事是教育叙事研究的基础,它们的叙事形式多种多样,诸如个体的自传、传记、个人叙事、叙事访谈、个人档案、生活故事、口述历史、有关的论文集等。文章采取的
就是教育叙事研究方法,对所研究的老师进行跟踪调查,并结合大量的访谈。
三、研究过程
(一)个案的选取
为了使抽样目标尽可能为研究的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文中采用的是目的性抽样。有目的地选择了D中学的高级教师C,选择C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C教师是去年评上教师高级职称的,刚好遇上了H市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第二,C教师教了二十几年的书,职称从小高转到中一,再到现在的中高,经历了几次职称评定,他对职称评定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第三,由于C教师前年评过高级教师,但没有评上,去年才评上,他曾经因为教师职称评定,度过了一段比较苦闷的时期,常常在空间上发些牢骚,这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第四,C教师是笔者校友初中的一位老师,校友和他关系比较密切,在访谈过程中,整体效果是比较好的。第五,C教师所在的学校是H市某个镇上的一所农村中学,这个镇是普通的农村乡镇。镇上的这所中学,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师资力量都比较薄弱,而且离市区较近,学生流失很多。现在大多数农村中学都留不住学生和教师,走的人越来越多,学校的规模也越来越小了,农村中学的生存状况更是令人担忧。这所中学具备了大多农村中学的特点,能代表一般
的农村中学。
(二)收集资料
为了收集真实材料,采用的方法是开放式访谈、非正式交谈和现场观察。正式访谈分为两次,访谈的时间每次大约一个半小时,每次正式访谈时,都做了详细的记录或者录音,包括他的语气和动作等。初次见到C教师时,就觉得他很亲切。那时我们是冒着大雨去D中学的,虽然不怎么方便,但C教师还是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老师很瘦,不高,穿着比较随意,花衬衫,灰的长裤,旧拖鞋。长着一双精明的眼睛,喜欢微笑,笑起来还有几道深深的鱼尾纹,看起来较随和,善于交谈,一见到他就有某种亲切感。除了正式访谈,其他非正式访谈都是以电话或qq形式进行的。
(三)成文
为了尽可能真实地再现当事人看问题的观点,从C教师的角度对教师职称评定问题进行分析,本文尽可能使用C教师的语言来描述研究结果。此报告遵循了定性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即自然性:注重被访者C教师与真实世界的复杂性;开放性:与定量方法的变量简化和
控制形成鲜明对照;理解性:从被访者C教师的角度理解当事人的生活世界;反省性:研究者本人的主观性以及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互动交流是研究的构成部分,研究者对它们的反思本身就是一种资料,是研究的一部分;归纳法: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归纳从而发现问题;互动性:强调研究是嵌入在C教师真实世界的社会互动,研究者是一种社会角,因而要遵循社会互动的逻辑与规范。
(四)推广度及其他
此报告定性研究使用的是目的性抽样,其研究的结果不能推广到农村所有的中学教师,其真实性只限制于C教师一人。但是在农村高级教师中,跟C教师有相似经历或类似想法的教师挺多的,可以通过有类似经历的教师认同而达到推广研究结果的目的。
四、研究结果
(一)背景介绍
C教师是一个53岁的初中教师,1978年高中毕业就到村小教书,那时以民办教师的身份教了9年的小学。那年有个好政策,民办老师可以通过考试继续学习,转为正式老师。后来C教师
和初三学生一起参加1987年的中考,考上本市师范学校的民师班,读了2年,就被分派到D中学教书到现在,一共教了25年的中学,现在担任D中学的副校长,但还是坚持在教学的第一线。C教师在1992年参加了自学考试,在1999年评上了小学高级教师,后来转到中学一级教师,直到去年评上了中学高级教师,这对于中学教师来说是个很高的职称了,这也是D中学去年唯一一个评上中学高级职称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