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实验2024届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语文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茶最早时写作“荼”字,《尔雅·释草》中解释说:“荼,苦菜。”茶叶味苦,于是茶树也被称为“木荼”。
B.“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这首童谣唱的就是我们粽香深处的文化记忆——端午节。
C.想想孔夫子韦编三绝的劳苦,想想范仲淹饘粥不继的艰辛,现代人的读书条件是多么轻便和舒适啊,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更加珍惜和努力呢?
D.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面东华门,西面西华门。
2.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众所周知,人生在世,除了工作与物质的享受外,还需要有情趣,有精神上的慰藉与享受,                                                     
①王夫之就提倡诗应“亦理亦情亦趣” 
②由“趣”生出旨趣、情趣、意趣、风趣、兴趣等一系从属范畴 
③中国古代审美中“趣”是很重要的一个范畴 
④中国文人历来就很讲情趣
⑤否则,生活就太枯燥、单调、寂寞了 
⑥无论诗、书、画、乐都讲究趣味
A.④①③②⑥⑤    B.④⑤①③⑥②    C.⑤③⑥②④①    D.⑤④③⑥②①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凛冽    聒躁    经世奇才
B.灌溉    侍弄    不醒人事
C.亵读    陡峭    言不及义
D.搓捻    诓骗    如雷贯耳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大事。《曹刿论战》出自该书。
B.“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我们学过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诸葛
亮的《出师表》。
C.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著名诗人、学者、散文家。我们学过的课文《春》、《绿》《背影》都是他的作品。
D.小店开张之际,热忱欢迎广大顾客朋友光临,我们将努力为大家营造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光临”是敬称。
5.请选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③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④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A.②④①③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6.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坚持在全国范围内评选“感动中国”人物,几乎每一年都有孝心人物入选。孝,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弘扬传统,知礼孝亲,学校在各年级开展“孝心无价,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完成下列任务。
(1)搜集有关“孝”的经典名句,写出你最喜欢的一句。
(2)根据你的生活感悟,写出你对“孝心”的理解,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⑤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⑥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文天祥《过零丁洋》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韩愈《马说》中表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
8.阅读下列文段答题:
好几次,他就这样的上去又下来……每一次下水,他只采得十来个母贝,而且这些母贝中,有的还不含有他不顾生命危险来采取的珍珠。
我聚精会神地观察着。他的工作很规律地进行,半小时内,没有什么危险威胁他。忽然间,这个印度人跪在水底下的时候,我看见他做了一个害怕的手势,他立即站起,使劲往上一跳,想要浮上海面去。
原来一个巨大的黑影在不幸的采珠人头上出现了……
(1)此文段选自《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小说是法国著名的探险小说家______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小说设想了潜水艇的强大功能,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_____的梦想,也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
(2)文段中的采珠人遇到的“黑影”是什么?采珠人最终的结局如何?请详细叙述。
二、阅读
9.阅读下面课外古诗,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
2.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简要分析。
10.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郑人爱鱼
郑人有爱惜鱼者,列盆庭中,且实水焉,得鱼即生之。鱼新脱网罟之苦,惫甚,浮白而喁。逾旦,鳍尾始摇。郑人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未几,糁麦而食,复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人曰:“鱼以江为命,今处以一勺水,日玩弄之,而曰‘我爱鱼我爱鱼’,鱼不腐者寡矣!”不听。未三日,鱼皆磷败以死。郑人始悔不用或人之言。君子曰:“民犹鱼也,今之治民者皆郑人也哉?”①罟():捕鱼的网。②喁(yóng):鱼口向上,露出水面。③糁(sǎn)麦而食:喂食饭粒和麦屑。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得鱼即________(2)郑人掬而_____
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郑人开始后悔不应该听取有些人的话
B.郑人才开始后悔没有听取那个劝告人的话
C.郑人开始后悔不用或不听别人的话
D.郑人才悔恨听有些人的话是错误的
3.郑人哪些行为直接导致了“鱼皆磷败以死”的结局?作者借这则寓言想说的道理是什么?
1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救命的黑点
张小失
①1994年12月的一天,16岁的孙路闵与父亲在新疆的雪原上迷路了。他们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出发,步行去伊吾县。不料,途中大雪纷飞,整个世界一片混沌。雪停的时候,眼前白茫茫的,走着走着,头脑就开始犯迷糊,不知道哪里是路。
②白象征纯洁,但对于两个在雪原上行走的人来说,却是一种危险——眼睛长时间面对白
,视觉就会产生异常,让你不能相信眼前的一切,仿佛置身一个庞大的中。更糟糕的是,孙路闵在半路上掉进一个陷坑,脚踝扭伤了,一时无法走路。父子两顿时陷入绝境。离天黑大约还有5个小时,他们没有足够的食物,更没有燃料,很难挨过夜晚的严寒。
③他们只得坐在一块巨石后等待,眺望茫茫雪原,盼着从哪个方向能忽然出现一个蠕动的黑点,那是希望的曙光啊!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什么都没有盼来。孙路闵支撑不住了,问父亲:“我们会不会被冻死?”父亲安慰他说:“不要紧,这里总还是人世,我就不相信遇不到一个人或者马车。”
④30分钟过去了,父子俩按捺不住,决定继续前进,但孙路闵的脚实在不争气,走了一段,他扑通一声倒下了。没办法,父亲只好背着他上路。1小时后,父亲吃了两个烧饼,再次与孙路闵坐下来,一边休息,一边等待远方能忽然出现一个黑点。看着儿子越来越绝望的表情,父亲狠狠心说:“你在这里等着,我去前面打探一下——我就不信!”说完,飞身跑开。
20分钟后,父亲气喘吁吁地回来了,说:“儿子,走吧,我们的方向没错,加把劲,肯定能遇见人。”说完,背起孙路闵就上路了。
⑥走着走着,孙路闵眼前一亮,大叫道:“爸,前面有个黑点!”父亲也看见了,很高兴:“我说吧,肯定能遇见人的。”但父亲的脚步却不见加快,孙路闵说:“让我下来走。”父亲放下他,两个人互相搀扶着前进。10分钟过去了,黑点还在前面。父亲安慰儿子:“不着急,我估计是辆马车,这样,你在这里等着,我去追它回来接你。”
_20分钟后,父亲气喘吁吁地回来了,说:“儿子,马车在前面等着,快走吧。”孙路闵欣喜若狂。走着走着,就在孙路闵高兴的时候,父亲发出一声更加喜悦的喊声:“看,终于出现一个黑点啦!”孙路闵不解地向前看去,是的,黑点前面还有一个黑点!
⑧父亲加快脚步,渐渐抵达第一个黑点——一件挑在棍子上的黑毛衣。“爸,这不是你的毛衣吗?”父亲一把拽下毛衣,闷声快速前进。20分钟后,终于追上了一辆两头驴拉的板车……
1.文中孙路闵经历了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运用恰当的词语,把他的心路历程填写完整。
支撑不住了—_______—欣喜若狂—_______山东青岛考试信息网______—恍然大悟。
2.根据文本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⑴请指出“黑点”在文中的含义。
⑵父亲发出一声更加喜悦的喊声:“看,终于出现一个黑点啦!”
体会句中“终于”一词的表达效果。
3.文中第⑤⑦自然段开头划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4.文章最后为什么要强调追上了“一辆两匹驴拉的马车”?
12.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小题
①生活中,有人喜欢高谈阔论,有人习惯低声细语,有人说话绵里藏针……无论是日常攀谈还是正式发言,语言都可谓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语言的力量,首在言之成理。“言贵于有物,无物,非言也。”就拿开会发言来说,一个人
的讲话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无懈可击,有说服力。
③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纵观历史长河,誓言“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反观那些“两面人”、投机者,纵然信誓旦旦、巧舌如簧,由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④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这是行文的典范,又何尝不是语言的真义?话语真情充沛、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穆青采访焦裕禄事迹时情动于衷、挥洒热泪,多年后,其采访日记上仍依稀可见斑斑泪痕。有了真情的贯注,那么语言和作品就都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