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的儒学基因及其当代意义
作者:董潇珊 陆永胜
黑龙江公务员职位表2022
来源:《理论探索》2022年第06期
国家医学考试网显示笔试        〔摘要〕共同富裕是具有鲜明中国特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也是传统儒家经济伦理思想在当代语境中的智慧延展。以传统儒学为理论视域,探究新时代共同富裕理念传承的价值理性内涵,二者呈现出文化特质、价值理想和实践思维上的融通。其中,“天下为公”“由礼进仁”“兼覆无遗”契合了社会成员对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源共有、共享、共富的价值诉求;民本观、公正观、义利观作为儒家经济伦理体系的核心价值,蕴含了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富民为本、公有均平、义主利从的儒学特质;从“使民有恒产”到“裕民”再到“富国”的渐进逻辑是儒家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智慧,从文明的高度为当代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了可参照的价值依据。从文化向度而言,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筑中国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思想基础,能够增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认同,进而凝聚起推进全民共富、共建共富、全面富裕的强大力量。
        〔关键词〕共同富裕,儒学基因,价值认同,富民为本
泰州市安全教育平台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22)06-0035-08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1〕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共同富裕是贯穿其中的主题之一。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实现人民物质生活富足和精神生活富有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共同富裕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体现了当代中国人关于建构分配秩序、建设精神文明、促进共享与协调发展的思考,同时也是立足于新时代使命要求对传统儒家经济伦理思想的创造性发展与超越,在当代语境中对它的理论思考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特质的考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文化资源,共同富裕的价值理念也根植于儒家文化的精神气质之中。《论语·季氏》以“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彰显共同富裕的基本价值逻辑,《孟子·滕文公上》记载的“并耕而食”反映了古代农民向往阶级平等的理想,《礼记·礼运》也描绘了“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社会蓝图。到了近代,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政治主张,康有为提倡财产共有、反对私有的“大同之制”,无不体现出中国人民对共同富裕的孜孜追求。两千多年来儒家关于推进共同富裕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内化为中华文
化独特的精神气质,渗透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为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厚重的历史记忆与儒学基因。基于诠释学维度,探讨推进共同富裕的儒学理据与实践根底,不断挖掘儒学思想资源以拓宽共同富裕思想范式的诠释空间,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也是坚定当代中华文化自信、凝聚民族复兴精神力量的坚实根基。
        一、共同富裕文化底蕴的儒学表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1〕。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形态,从“小康”现实之世到“大同”理想之世,一直致力于在文化层面呈现出“励民致富”的话语表达。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命题,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它强调共建与共有、共享与发展、公平与效率,揭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追求。在此意义上,儒学与共同富裕之间实际上存在着某种天然的契合性,这种契合性也是共同富裕思想中儒学文化基因的重要体现。因此,从儒学的视角思考共同富裕的本质内涵,在文化思想层面有着更多的合理性。
        (一)“天下为公”与“共有”取向
2023年即将倒闭的银行有哪些
        “天下为公”是儒家一以贯之的理想追求,“公”字视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为一体,强调“公义胜私欲”的天下情怀,人人都能公平地通过劳动创造财富,全体社会成员都可以均等地获得生活保障。《礼记·礼运》曰:“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在这里,“货”指财富,“恶其弃于地”说明儒家对社会财富、物质资源、生产资料是十分爱护和重视的,“不必藏于己”流露出儒家对财产公有的向往,同时又提倡社会财富归全体劳动者所共有,这种“共有”价值取向既包括了“天下为公”的价值理想,也蕴含着“公而去私”的价值规范。在概念上,儒家所推崇的“天下为公”有着双重规定性:其一是不同于私有制基础上倡导的“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礼记·礼运》),而是宣扬一种大公无私与崇公抑私的社会财富共享观念,即社会财产属于全体社会成员,不属于某个成员或部分成员,倡导人们为公共之事积极奉献、竭尽全力;其二是秉承了天道之公,强调维护所有人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内在蕴含了对全体社会成员一视同仁的公平公正之道。
        “共有”是共同富裕与所有制关系的一般性规定,强调人民对国家政权和社会资源的共同所有权,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儒家“天下为公”的价值理念与统治者的治国策略紧密相连,表达出以“共有”为统领、对一己私利不屑一顾的政治伦理价
值观,与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生产资料为全体人民共同所有是有一定契合之处的。“货不必藏于己”揭示出“天下为公”所指向的社会财富和社会劳动的“共有”性质,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展现了儒家关于社会财富共建共有的思想意蕴。尽管今天看来,孔子描绘的人人各得其所、社会井然有序的大同社会理想有着一定的空想主义彩,但儒家“天下为公”的价值取向依旧可为如今推进共同富裕、实现全体人民财富的“共有”提供深厚的文化与制度基础。
        (二)“由礼进仁”与“共享”诉求
        诚然,儒家视野中社会经济活动并不在于求取更多的物质利益和物质享受,而在于维护正道、追求正义,所以儒家认为追求富裕要遵循天地生万物、养万民之仁德。孟子从道德的层次,主张以“仁义”为中心实现社会财富“共享”,因為合乎道义的财富分配方式是满足人们正当欲求的根本途径,个人的财富获取与其社会价值相称无疑有益于社会秩序的维系。他提倡的“与民同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人人皆可为尧舜”等思想都暗含了一种“共享”的社会公平理念,实质就是要通过“共享”维护分配正义。孟子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离娄下》),是要发挥和扩充“仁”的伦理属性去对待和关爱他人,包括在物质
层面把自我和他者视作平等的主体,实现“均”与“富”的统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在孟子所处的时代,少数统治者占据了社会多数的资源与财富,但他却坚定地支持王不与民争利,呼吁统治者积极主动地为人民创造幸福的生活,实现“治人者”和“治于人者”之间无主体性差异的“共享”。可见,儒学视域中的“共享”指向了一种“兼济天下”的道德情怀,也是仁礼融合的重要体现。
        仁与礼是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体系的价值基础,也是人们在择取道德理念与实施道德行为中应当奉行的最高原则〔2〕。荀子强调社会、经济、政治、道德秩序的建立皆要符合礼法的标准,社会财富的分配亦是如此,只有合“礼”地进行财富分配才能使社会各个阶级都能享有与其社会地位相匹配的财富,达成同一。如果说“礼”是儒家在政治领域建构符合伦理秩序的社会分工和财富分配的行为规范,“仁”便是实现“共享”的伦理价值支撑,因为只有合乎“仁”的分配制度才是值得提倡的。“由礼进仁”通过肯定人格平等、弘扬仁爱美德等方式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对财富资源的共享,是儒家倡导的符合仁道正义的分配方式〔3〕。以“仁”观照“礼”,“仁”之道德理性贯通和践行的依据便是“礼”,这为封建等级制度下的财富分配提供了可以普遍接受的伦理准则,“由礼进仁”的体本位原则是超越狭隘利益的考量,进而实现仁道主义分配方式的“共享”,充分彰显了儒家推进共享发展的价值理据。将
以“仁”为本、以“礼”为用、“由礼进仁”作为基点追求共同富裕的理论范式,集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追求共同富裕的思想智慧,其中经验与反思定能助益新时代全体人民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兼覆无遗”与“共富”模式
        长久以来,儒家一直致力于构建一个社会财富全民共享、物质资源分配合理的理想社会,并主张以“兼覆无遗”的方式实现社会的全面富裕,达致“上下俱富”的理想状态。孟子指出,“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上》)。他认为王施行仁政要兼顾社会弱势体,让穷困且无依无靠的人获得关爱和照顾,让弱者可以共享社会的财富资源。循此逻辑,孟子在政策规范层面提出“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孟子·尽心上》)等积极的经济政策,维护民众在社会资源和财富等方面的利益。荀子提倡,对待财富分配“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荀子·礼论》),对待弱势体“上收而养之,材而事之,官施而衣食之,兼覆无遗”(《荀子·王制》),方能实现“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荀子·富国》)。在荀子看来,“上下俱富”的财富共享观念合“礼”之
道,“兼覆无遗”的恩泽共施观念合天下之道,能够推动全体社会成员同享基本公共服务,避免出现严重的贫富分化、阶级固化的局面,这与当代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是相契合的。
        分配正义、共享发展与社会合作是儒家矢志不渝的追求,基于分配维度实现全民共富也是当代共同富裕的价值遵循。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中,社会成员通过劳动和各种生产要素获取报酬,人民众既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儒家主张以“兼”与“覆”的方式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宣扬以“民本”①思想为核心的共享伦理价值观,其本质在于要求统治者从经济层面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并使之维持一定程度的富裕。“兼覆无遗”是要实现全体人民而没有遗漏的富足生活,既强调社会各阶层成员为创造社会财富尽其所能,又主张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要考虑到弱势体,具有鲜明的集体主义意识和人文主义关怀。正如习近平强调的“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4〕,其背后蕴含的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伦理诉求也是新时代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要遵循的根本原则。
江苏公务员考试报名        二、共同富裕价值指向的儒学特质
河源教育网
        尽管古代思想家并未明确提出“共同富裕”这一概念,但中国人民从未停止过对摆脱贫
困和实现全民富裕的追求,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圣贤借大同社会表达人人享有充足社会资源的美好愿景。《礼记·礼运》如是描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5〕248儒家集中将对共同富裕的追求寄托于大同社会理想之中,其重民本、崇正义、求大同的内在价值指向为推进现代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迪。
        (一)富民为本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治国》)为国者以富民为本,儒家先贤早已认识到富民在维护政权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由此提出了一系列富民经济思想。首先,为政之急在富民。“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孔子家语·贤君》)孔子认为解决民生问题是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最重要的就是使人民生活富裕且健康长寿。当子贡问政于孔子时,“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語·颜渊》)可以看出,在孔子那里,百姓“足食”是治理国家最为重要紧迫的议题,“足食”也不是仅限于温饱水平的满足,
而是一种人人可求的富裕生活。其次,为政之要在富民。诚如孟子所讲:“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百姓的拥护和支持是统治者最牢固的执政根基,而获取百姓支持的核心在于顺应民心所向和满足民之所欲,所以充裕人民的物质财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安邦治国的根本。最后,为政之道在富民。《孟子·尽心上》曰:“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德治要以人民生活的品质状态作为衡量标准,民生无忧和人民幸福才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基石。儒家向往的大同社会不仅是一个治理良善的社会,且必然是一个民富的社会,只有让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富裕生活才能达到理想的“圣人之治”,荀子提倡的“王者富民”②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