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 离我们有多远
小康社会是一个具有中国社会特的重要理论范畴,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从先秦时代至今,随着社会与政治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的小康情结历经春秋战国、秦汉至隋唐、北宋至清前期和近现代以来四个发展阶段,小康社会思想在上述四个时期分别以安宁与稳定、保民与自保、均平与和合、社会主义与现代化为主要特征,表现出巨大而丰富的差异。二千多年来,小康社会思想的发展历程复杂而艰辛。改革开放以来同志提出将小康社会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并在党的十三届七中全对小康的内涵作了详细的描述,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含金量 200211月党的十六大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立为我国在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在全国上下激发出建设小康社会的高昂热情, 201211月,立足“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到底什么是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标准,我们离“全面小康社会”到底还有哪些差距?通过哪些举措才能消除这些差距,确保到2020年我国能够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一、“小康社会”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
的追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满足人类发展需要。
(一)求安与求稳:春秋战国时代诸子对小康社会的展望
小康社会思想产生于春秋时代。 “小康”一语最早见于《诗经·大雅》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就是稍稍能安居。小康社会思想从它萌芽的那天起,就与社会普通民众的社会观念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刺激小康社会观萌芽的是压在普通民众身上沉重而无休止的劳作。
(二)保民与自保:秦汉至隋唐时期小康社会观的实践与再发展
秦朝统一六国后,社会各阶层认为安乐的小康社会即将到来,秦始皇刻石于碣石,又刻于会稽,分别书:“初一泰平”、“嘉保太平。”泰平,就是“太平”。但实际上,秦帝国并没有停止用兵,天下不得太平,百姓也未得安宁,这种理想到西汉初年方才实现。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十世纪,中国社会出现了汉唐盛世,也遭历三国两晋南北朝之乱。前者是对较前时期形成的小康社会思想的实践,后者则孕育了对小康社会思想的继续探索。
(三)求均与求和:北宋至清前期小康社会思想的嬗变
中国古代社会至北宋为一大变,这是因为经过唐末农民大起义的洗礼,汉唐时代存在的强宗豪族不复存在,平民暴露在国家的直接统治之下;同时,在汉唐时代小康社会里农民拥有的权利现在不再享有,国家不再实行计口授田,并且对土地买卖采取自由放任政策,造成土地占有不均,社会贫富差距拉大。自北宋开始,农民喊出了“等贵贱,均贫富”和“均田免粮”等口号,要求平均土地,缩小贫富差距;降低赋税负担,提高生活水平。儒家知识分子适应“社会平等”要求,设想了财富平均、宗族和合的小康社会。
(四)社会主义与现代化:新时期中国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
十九世纪后半叶,古老的中国蹒跚曲折地走上了对外开放与现代化的道路。当时的知识界、政治界均赞同“大同”社会说,以全世界即将走向大同社会为号召,推动社会开放与变革。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康有为 1919年发表的《大同书》,认为当时的西方已经是小康社会,以西方为参照系,将救亡图存、政治改革和社会理想结合了起来。1979年,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的现代化道路重新进行了总结与反思,第一次提出“小康”概念以及在 20世纪末我国达到“小康社会”的构想,以此为标志,中国共产党的“小
康社会”思想宣告确立。经过 20 多年的建设,中国已经完成了总体小康社会目标,正在迈向全面小康社会。回顾 20 多年的小康社会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2022普通话证查询入口
(一)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部分。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这段话集中说明从 20世纪 80年代开始实施的小康社会战略在性质上属于社会主义,并且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载体。199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对小康的内涵作了如下的描述:“我们所说的小康生活,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综合上述观点,中国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与近代以来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小康社会的思想是具有本质性区别的。
(二)小康社会追求的目标是消灭贫困,共同富裕,实现现代化。“中国的社会主义要消灭
贫困,走向富民强国之路,这是小康社会的基本精神。”消灭贫困构成了小康社会的经济起点和要求。因此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提倡一部分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帮后富,先富带后富的方式,最终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社会整体走向共同富裕。
(三)实现小康社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经验表明,构建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确保小康社会顺利实现的关键条件。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小康社会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19829 月,党的十二大确定“从 1981 年到本世纪末的 20 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这个目标,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物质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这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首次使用“小康” 概念,并把它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1987 10 月,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实现小康列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同时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将取得新的巨大的进展,人民众将能过上比较殷实的小康生活,人民普遍丰衣足食,安居乐业。1990 中公在线课堂电脑版 12 月,党的十三届七
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对小康的内涵作了详细的描述,“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改革开放 20多年的奋斗,到2018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2000 年我国顺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目标。一个 12 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中国正在向着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快速前进。正如法国《费加罗杂志》周刊 2002 11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条件 16 日的一篇文章所说:“两个世纪以来,中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繁荣和开放”,“依照目前的科技和经济发展速度,中国到 2015年争取使国民生产总值赶上甚至超过美国的雄心并非痴心妄想。”毫无疑问,这些事业与荣誉的取得应当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2002 11 8 2017年成绩查询入口日,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党的十五大提出,在十六大进一步作为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提出,这是我们国家和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的标志。十六大报告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对小康社会更加全面的描述,是对小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后 2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中,必将迎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