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化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港澳青年在粤就业创业调查
付婷
(暨南大学,广东,广州 510632)
摘    要:本文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环境出发,以以政治传播的角度观察港澳青年在粤就业创业活动。本文采用
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在问卷调查中采用的立意调查,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报告》选取地点和人。最终样本数
量为203.通过对政策认知、媒介影响、影响因素(税率政策、交通等)的呈现,为大湾区建设提供获取反馈的视角。
总结呈现港澳青年在粤就业创业的影响因素,窥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过程中的政治传播现象与出现的问题,从而通
过发展好人才发展战略,影响大湾区整体的发展。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政治传播;就业
一、研究背景
1.世界级城市国家战略定位
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人才集聚是实现大湾区高质量建设发展的第一资源。2018年11月21日,发布了首个《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报告》。《白皮书》提出建立大湾区人才一体化运行机制、借鉴香港人才社会化、市场化的行业协会认证模式,实行“三地”人才职业资格互认、打造大湾区国际人才自由港、建立人才飞地等建议[1]。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之一是“人才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人才、教育是带动科技、工程、推动创新的重要动力。2019年6月,广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发布《关于实施“广聚英才计划”的意见》,提出了19项创新举措,全力集聚国内外“高精尖缺”人才、全方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后,大湾区内出台的首个城市人才发展战略性文件[2]。
2.国内政治传播研究及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传播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政治宣传阶段;第二阶段是实现从政治宣传到政治传播转型的阶段;第三阶段是在网络新媒体出现与后现代政治氛围中,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在一些新领域实践的政治传播新拓展阶段,一方面强调人民众通过媒介影响政治过程,另一方面也对政治传播的专业化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特政治传播战略研究, 对于在全球化进程中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意义。从国际上看,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理念越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就越有利于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当今世界,一个国家要想增进自身国家安全,在国际社会中产生影响力,就必须立足国情,面向世界和人类未来发展,确立起具有强大感召力,能够获得国内民众认同、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文化价值观念[3]。中山教育信息港
3.粤港澳大湾区政治传播实践与学术研究
2019年9月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粤港澳大湾区之声正式开播。这是我国首个专门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播出的国家级电台频率。大湾区之声新媒体平台同步启用。大湾区之声将突出四大特点:一是服务国家大局;二是聚焦财经科创、生活资讯服务,加强财经及创业就业等资讯采集和政策解读;三是以粤语播出为主,贴近大湾区收听习惯;四是受众目标年轻化。
从2008年已经有相关粤港澳大湾区的相关研究。但是2016年是相关研究的转折点,自此之后再篇幅上呈现近乎直线的上升趋势。在具体的数据上,2016年8篇,2017年爆发式增长到335篇,2018年继续暴增
到849篇,现在关于2019的预测值在1000+。以知网为平台,在研究层次上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研究,其中行业指导类占据36.6%,共有698其次集中在基础研究和政策研究。体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学术研究主要是出自实用价值。服务于探索大湾区的发展,相较于国家层面的宏观角度,更侧重于更加具体的研究。
4.调查研究现实意义
通过对港澳青年在粤就业创业情况的调查,一方面探索媒介在其中的影响力,侧面考量其传播效果如何,在此基础上进行改善与调整;在国家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调查结果也可以提供一个具体问题的反馈作用,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调动经济发展的活力。接触港澳青年在粤就业创业时考虑的优势影响因素与阻碍因素,倾听学生体与创业就业体的声音,在具体层面考量需要改善的地方。在不断的对话中解决问题,减少大湾区发展的阻碍因素。
在传播的角度上,粤港澳青年的身份认同与对湾区建设的共识性很重要。在大湾区的建设中,高度重视传播,进行政策的解读、对青年的就业创业提供服务、对青年在创业就业时的困难与困惑提供指导,切实解决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为了解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下,港澳青年在粤就业创业的基本状况,获得他们就业创业意向的一手资料,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搜集。因为无法详细了解在穗香港青年的具体人数,且他们分布位置不集中,故课题组采用判断立意抽样的抽样方法,分别在天河区、海珠区、南沙区等地选取天河港澳青年之家、海珠创客坊、南沙“创汇谷”粤港澳青年文创社区等港澳青年较为集中的区域和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山大学等港澳学生较多的高校,采用偶遇抽样的方式向符合研究要求的调查对象派发问卷。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35份,回收有效问卷204份,问卷回收有效
作者简介:付婷(1995-),女,汉族,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媒介文化与媒介批评。
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373
率86%。
本文将采用问卷调查法,根据上述理论基础,从信息获取、态度评价、实践行为三个维度出发,向符合研究要求的调查对象发放问卷、搜集数据,了解港澳青年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相关政策的知晓程度和看法,因相关政策作了什么实践行为,据此判断大湾区建设对港澳青年的就业创业选择是否达到传播效果的影响。但是在穗港澳青年具体人数不详细,且大多数分布不集中,很难统一高效地完成目标问卷数量,故为弥补样本量不足的问题,调查组选取了较具有代表性的被调查对象,对他们进行深度访谈,通过深入细致的访谈,获得问卷调查以外的港澳青年的具体想法。
三、实践调查结果分析
1.实践意愿与行为总体概况
对关于受访者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具体环境中,对自身实践行为的选择中,给予“非常符合=1,比较符合=2,不确定=3,不太符合=4,非常不符合=5”的赋值方式。“打算/已经在粤就业创业”的平均数值为2.75,是位于比较符合与不确定的区间,说明被调查对象偏向于打算/已经在粤就业创业。在实践行为上,偏向于积极搜索和转发分享粤港澳大湾区的信息。
在对“港澳青年就业创业活动”对青年人的影响程度上,参加过港澳青年就业创业活动的被调查者有效百分比占据37.4%,拥有相背意愿的被调查者占据有效百分比33.8%,位于不确定的数据占比28.4%。根据这个数据,既可以发现港澳青年在参加相关活动的积极上并不乐观,而且相当部分青年拥有相反的意愿倾向。关于港澳青年是否愿意在广东实习,数据显示,共计67.9%的被调查者的态度是“非常符合以及比较符合”。其中态度为不确定的比重有21.6%,说明广东对吸引港澳人才在粤就业创业拥有着不而忽视的优势。
2.港澳青年在粤就业创业影响因素分析
(1)人才政策影响因素(港澳人才自由出入境政策出台)2018年11月21日,发布首个《粤港澳大湾区
人才发展报告》,发展报告从全球人才战争,粤港澳大湾区基础与优势,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与挑战,国际著名湾区对比借鉴,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一体化建议等五个方面全面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情况,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未来建立大湾区人才一体化运行机制,建立互通互认、共享共建的人才引进、评价、服务体系,通过推广“大湾区人才卡”“大湾区英才计划”等政策,在税收、出入境、执业资格等多个方面消除壁垒,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更加自由、更加便捷流通的运行机制。
调查数据显示,45%的被调查者表示港澳人才自由出入境政策对其没有什么影响。约30%的人表示会因此提高往返三地的频率。25.5%的人表示会继续或打算留在广东工作。总体看来,“港澳人才自由出入境”对55.5% 的人有影响。
(2)媒体宣传影响因素
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的媒体宣传方面的评价”与“参加港澳青年的就业创业活动”的列联表发现其具有相关性。通过卡方测试我们发现,皮尔森卡方的双侧渐进显著性的值为0.001,小于0.05.因此两者之间是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由卡方测试检验已经得出,“对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的媒体宣传方面的评价”与“参加港澳青年的就业创业活动”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可见媒体的宣传对港澳青年参与大湾区实践活动方面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税率政策因素(针对港澳青年实施的税率优惠政策)2019年3月14日,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就大湾区有关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通知。广东省、深圳市按内地与香港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对在大湾区工作的(含港澳台,下同)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给予补贴,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这一政策的出台,使得在大湾区工作的人才实际的税负水平明显降低,对于大湾区广聚英才将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调查数据显示,58.8%的被调查者声称税率政策优惠到一定的程度,会考虑在粤就业创业。23.5%的数据显示,优惠力度太小不会影响其就业创业。还有8.3%的数据显示即便没有税率优惠政策,也会在粤就业创业。说明,大湾区人才税率政策是符合需求的。正如国务院参事、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耀辉认为,目前政府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税收优惠等方面出台的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对于加速人才引进和流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将起到积极作用。
3.港澳青年的就业创业倾向
(1)港澳青年在粤就业创业选择倾向特征
港澳青年在粤就业创业青睐的就业单位类型,在被调查的人中,拥有31.86%的人称倾向于港澳投资企业,20.59%的人则选择了(除港澳外)的外商投资企业,选择倾向于中外合资企业的占据18.63%。与此相对比,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拥有较少的吸引力。除了其他选项,行政事业单位只有3.92%。总结来看被调查的港澳青年钟情于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港澳投资企业,这三项共占
据71.8%。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央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五个战略定位: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拥有吸引港澳青年创业就业的优势条件。
(2)港澳青年的在粤创业方式倾向
数据显示,在创业方式的选择倾向上,35.3%的被调查者选择与港澳青年合作创业;其次,选择自主创业的占据26.5%;紧随其后选择与内地青年合作创业占据23%。选择与外企人员合作创业倾向的只有13.2%。由此可以发现,吸引港澳资本在内地的投资是很重要的,是吸引港澳优秀青年在粤就业创业的重要影响因素。虽然并不因果关系,但是重视每一个有影响力的相关因素,有利于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长远来看,也有利于促进一国两制的建设。
(3)港澳青年在粤就业创业领域倾向
关于对就业创业领域的倾向调查,结果显示,制药医疗最受青睐,占据28.57%的比重;其次广告媒体行业占据22.17%,位居第二;其次是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电子行业,占据13.79%,与前两名差距较大。随后专业服务/教育/培训的选择比重有9.85%。其他的都比较低,其中制造/加工行业与能源/原材料行业的比重尤其小,分别自由0.99%与0.49%。从侧面反映了,粤港澳大湾区大发展在吸引人才方面
(下转第376页)
www.sjgzzs 374
(上接第374页)
也尤其应该重视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位于前三名的选择说明计算机科学/互联网技术与生物科学格外受到青年的重视,国家层面可以考虑增加这方面的投资和支持。
(4)港澳青年在粤创业城市选择倾向
关于港澳青年就业创业城市选择倾向上,数据显示,被调查者中44.6%的人选择倾向于广州;其次是深圳,有27.9%的比重;位列第三的是珠海,有12.7%的比重。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中心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创新绿发展。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院长刘江华说,从地理区位和与内地的紧密联系功能来看,广州是粤港澳大湾区最核心的城市,是大湾区联系内地、辐射内地最佳桥梁和纽带。
总之,在广东省,发挥好广州与深圳的带头与辐射作用,既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吸引港澳青年在粤就业创业的要求。
四、结论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战略了解程度”与“在广东的实习意愿”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因此国家在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进程中,应该充分最大程度地实现相关发展战略的传播力,对港澳青年在粤的创业就业的实践活动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引进更多优秀的港澳人才服务于大湾区建设,促进粤港澳人才的交流与发展。
在一国两制的环境下,不同的制度、社会秩序给大湾区的建设造成阻碍。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例如在互联网工作中,存在着固有的矛盾,如不同的身份对注册造成硬性的阻碍。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战略需要通过媒介的平台被认知、认同,对大湾区的人才发展来说尤其如此。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对政策并不了解,对外界环境处于迷糊与观望的态度,但是拥有比较乐观的基调。本文强调重视媒介在话语表达中的作用,力求解决问题,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关于政策报道的关注频率、媒介接触渠道、已存在政策/措施的评价,都是为了获得人民众的反馈,属于政治传播的一个阶段。
参考文献:
[1]宾红霞、梁文祥.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报告发布,专家建议打造大湾区国际人才自由港[J/OL].南方网-南方日报,[2018-11-22].
[2]周甫琦.广州出台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城市人才发展战略性文件[J/OL].南方网,[2019-06-03].
[3]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吴玉军、韩震执笔).坚定文化自信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J/OL].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7-04].
四、系统架构分析
1.控制平台分析
整个应急广播系统架构由三个部分组成,包括了信息管理平台、信息传播通道、接收终端,其中信息管理平台是应急广播的控制中心,发布和管理平台信息。应急平台采取分级设置,由县级、乡镇级、村屯级等组成,每个等级的平台处于平行状态,在控制中心发布信息后,信息会实时传递至各层级的广播终端。
2.传输通道分析
应急广播传输通道在建设中,借助了“村村通”的光缆线路,该线路实现了从省到村屯的全面覆盖,线路非常可靠,在应急广播线路建设中,可充分利用这优势,减少建设的成本,加快建设的进度。
3.终端分析
应急广播系统的接收终端,除了大喇叭外,还可以使用的接收终端种类非常多,像收音机、电视机、公
共广播终端、室外大屏等,应急广播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终端是大喇叭,其需要设置在人密集处,或者是具有一定传播覆盖面的位置,像居民区、交通要道、村屯中心等,最前沿的接收终端,应保证通讯的可靠性,可无线和有线并行,以确保在紧急状况下,信息的有效传播。
五、后期维护管理
在完成应急广播建设后,需加强后期的维护和管理,以确保应急广播系统的稳定运行。在接收终端安装后,需进行日常性的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发挥出信息传播的作用,第一,建立管理责任制,明确任务,划分责任片区,安排专人负责巡查;第二,定期巡查,可按照一个月巡检一次的频率,进行终端的维护,发现损坏问题,需立即维修或者是更换;第三,实行奖惩制度,每个季度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联合检查,对维护情况进行评估,发现不足要及时指正,并给予相应的奖惩;第四,建立专门的维修队伍,对各条线路进行日常性维护,以防止通信设施和线路出现故障,影响到信息的传输。在后期管理中,要切实做到应急广播基础设施有人维护、有人监管,继而保证接收终端和线路运行的可靠性,确保其关键时刻可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六、结论
在加强应急广播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应急广播系统建设的实用性,在系统控制中心建设中,应满足广电网络未来发展的需求,并且使用多种传输渠道,建立传输通道的备份,确保应急信息传输的可靠性,以
防止部分线路遭到破坏,导致应急广播信息传播中断。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应从融媒体的角度出发,与多个媒体进行对接,实现全网管控,以及全网资源共享,进而提升应急广播的信息传播水平,从而构建一个稳定、可靠,实用性强、技术水平高的应急广播系统。
参考文献:
[1]孙军.国家应急广播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科技风,2019,392(24):247.
[2]彭云栋.应急广播的建设与应用[J].西部广播电视,2020,(5):226-227.
[3]吴和平.融媒体应急广播系统建设的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9,(12):203-204.
www.sjgzzs 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