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2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时政播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23年我国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摆在首位,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材料一消费已成为新时代扩大内需的重要动力来源,但当前制约我国消费增长的因素还很多,如劳动力、土地、环境等要素趋紧制约投资增长,创新能力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众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制约内需潜力释放的体制机制堵点仍然较多;受疫情影响,为了提高抗风险能力,居民会增加储蓄,减少消费。
材料二浙江省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总牵引,用好“金字招牌”,扛起政治责任,通过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通过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召开人大代表座谈会,来自基层一线的浙江省人大代表围绕推动该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结合本职工作发表了意见和建议。依据省人大出台的《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 - 2025年)》,各级政府加强部署落实,以推进共同富裕为总抓手撬动各领域改革;省政协把共同富裕纳入重点履职课题,深入全省多地开展专题调研,面向社会开展“我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建一言”活动,组织全省各级政协委员开展网络主题议政,提出意见建议2.7万余条;社区作为参与的基层组织者,省各地社区将治安综合治理、社会矛盾的化解以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层社区治理,切实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材料三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结2022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2022年重大时政热点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命题预测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进一步促进国内消费需求增长。提示:建立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释放内需潜能,进一步做大国内消费市场规模;持续优化初次分配格局,逐步健全再分配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消费。
2.结合材料二,运用“人民当家作主”的相关知识,说明浙江省积极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工作中相关举措蕴含的道理。
提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浙江省通过共同奋斗、制度安排,推进共同富裕,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的意
志,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省人大常委会围绕相关主题召开人大代表座谈会,听取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维护人民的利益;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能。依据省人大出台的实施方案,各级政府加强部署落实,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的制度安排。省政协围绕重点履职课题,深入开展专题调研,组织政协委员开展网络主题议政,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基层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将治安综合治理、社会矛盾的化解以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层社区治理,是基层民主的生动实践和有益探索,可以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结合材料三,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知识说明如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提示: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②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
调发展协同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增加有效供给,高质量供给。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③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④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推动开放朝着结构优化、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与合作,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⑤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⑥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⑦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发展体系。⑧完善充分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保障。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经济发展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增长,产业发展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从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4.运用《经济与社会》中“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的知识,分析国家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合理性。
提示:①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来看: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稳定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国家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增加税收、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城镇劳动就业
中的作用。
②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看: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民营经济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发展好民营经济有利于人才、技术等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民营经济为我国减贫事业贡献力量,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有利于更好助力共同富裕实现,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③从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必要性看:民营经济发展面临制度性和思想性壁垒所以需要营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的市场环境,从而更好地促进生产要素在不同所有制之间充分流动。
5.运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相关知识,对国企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中的主力军作用予以说明。
提示:①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
②国企要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供给质量,优化供给结构,提升关键领域的供给能力,为消费创造强大动力。
③国有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特备是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的供应能力,提高竞争力,让国企在畅
通国内大循环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热点集训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继续优化完善助企纾困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下列对我国经济政策传导路径描述合理的是( )
①加大税费优惠力度→增加信贷资金→促进高质量发展
②降低存贷款利率→缓解企业融资压力→激发企业投资需求
③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增加信贷资金投放→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④增发地方专项债券→加大民生领域投资→补短板、惠民生、增后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加大税费优惠力度是运用财政政策调控经济,有利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不会增加信贷资金,故①传导错误。②:降低存贷款利率是运用货币政策的体现,降低存贷款利率,能够减轻企业贷款利息的压力,有利于企业融资,激发企业投资需求,故②传导正确。③: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不利于信贷资金投放,应该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增加信贷资金投放,但与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没有必然关系,故③传导错误。④:增发地方专项债券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利于加大民生领域投资,补短板惠民生,故④传导正确。故本题选C。
2.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实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这就要求( )
A.进一步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B.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使用同等的资源要素
C.贯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
D.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持爱国敬业守法经营
【答案】C
【解析】C:“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实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这就要求贯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C正确。A:我国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说法不妥,A排除。B:应该是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而不是使用同等的资源要素,B错误。D:材
料强调要从制度和法律上平等对待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持爱国敬业守法经营”与题干主旨不符,D排除。故本题选C。
3.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但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材料主要反映的哲学道理有( )
①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②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推动明年经济迈上新台阶
③看问题要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抓住本质和主流
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分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但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这表明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看问题要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抓住本质和主流。①③符合题意。②:材料体现的是看问题要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抓住本质和主流,未涉及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排除②。④:矛盾双方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分离,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④错误。故本题选B。
4.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下列关于稳增长政策发挥作用的路径传导正确的是( )
①完善金融监管体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助力金融更好服务市场主体
②持续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有效投资扩大→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得到巩固
③对特定企业实施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提振企业市场信心
④多地更新发放消费券类别→有效扩大内需→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①:政府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有利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金融行业更好地为市场服务,保障市场安全,①符合题意。②:应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持续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②说法错误。
③:对特定企业实施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有利于解决企业眼前困难,提振企业发展信心,③符合题意。④:有效扩大内需与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无必然联系,④排除。故选A。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公报中,多次提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强调要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
扩大内需。下列属于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有( )
①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释放人民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积极向往
②加快城乡之间土地、资金、人员等要素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推进新型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一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④促进就业增收,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②③:会议公报中,多次提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强调要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加快城乡之间土地、资金、人员等要素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推进新型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属于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②③正确。①④:“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释放人民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积极向往”“促进就业增收,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属于需求侧改革,①④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
6.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
压力仍然较大,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下列政策发挥作用的传导路径与上述要求相符合的是( )
①增加赤字规模→扩大财政支出→财政资金利用率提高→经济稳定增长
②增发国债→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劳动者就业→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③上调增值税起征点→减轻企业负担→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促进经济发展
④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刺激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增加赤字规模可以扩大财政支出,但需要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才能提高财政资金利用率,达到经济稳定增长的效果,故①错误。②:增发国债意味着财政收入的增加,但与扩大劳动者就业没有关系,故②错误。③:上调增值税起征点可以减轻企业负担,这样有利于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故③正确。④: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贷款数额增加,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从而刺激需求,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故④正确。故本题选D。
7.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依据会议精神,2023年我们应重点( )
①推动内外经济循环顺畅联通,靠外循环促进内循环,在参与国际循环中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
②支持先进制造业率先发展,强化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作用,提升其发展质量
③集中优质创新要素和主体,加速“卡脖子”点上的突破,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生产供应体系
④注重打破行业壁垒,以上下游循环畅通协调互动、产学研协同联动,提高重点产业链技术供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