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要点(一)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
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
1.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总理兼外交部长(首任),为中央人民政府军委主席,朱德为总司令。
2.开国大典的时间:1949101,标志着新中国成立。
3.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1)国内意义:①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主义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②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国际意义: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取得解放的斗争。
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历史结论:
1)主要原因:①中共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英勇斗争的结果;②坚持走武装斗争道路的结果;③坚持统一战线的结果。
2)历史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二、西藏的和平解放
1.时间及标志:19515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2.意义: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一、 抗美援朝战争
1.开始时间:195010
2.司令员:彭德怀
3.结束时间及标志:19537中朝人民军队与“ 联合国军”在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4.意义:1)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野心;(2)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3)空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5.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黄继光、邱少云为代表的志愿军战士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二、运动
1.目的: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2.开始时间及标志:1950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
三大改造时间3.结束时间: 1952年冬,全国基本上完成了。
4.历史意义: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消灭的是封建地主所有制,不是消灭的土地私有制;土地所有制由地主所有制变为农民所有制。)
3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1.总路线提出时间:1953
2.过渡时间: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时期。
3.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任务):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一化三改造。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实现总路线“一化”的任务)
1.时间: 1953—1957年。
2.任务: 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项目为中心,以694个大中型项目为重点,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 的初步基础。
3.一五期间,我国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 王崇伦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4一五计划完成的历史意义: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三、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1.通过会议:1954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2.地位: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是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1949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为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四、 三大改造(完成总路线“三改造”的任务)
1. 起止时间:1953年开始,到1956基本完成。
2. 改造对象: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 改造方式:农业、手工业建立合作社,工商业公私合营、赎买(对农业的改造结束了土地私有制的历史,由农民土地所有制变为集体土地所有制)
4. 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间不是1949年,而是195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