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三大改造
教材分析
三大改造,讲述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三大改造的意义及存在的缺点等。三大改造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它使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教学目标
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
2、国家对资本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
3、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4、通过分析“为什么要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等问题,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力,明确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及意义,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其主要形式是建立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主要形式是实行公私合营和赎买政策。
教学难点:赎买政策,三大改造的实质。
教学过程: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一)农业合作化
背景:
①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②但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使得农民个体经济很难发展,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方式:
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即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成就: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穷棒子精神
1952年秋,河北遵化王国范领导的合作社,23户贫农,全社仅有一只驴,入社三条腿,还有一条腿是别社的,农民家里是一穷二白,生产资料极为缺乏,人们称这个社是“穷棒子社”但就是这么一个穷棒子社,不依靠政府的财政,依靠自己的劳动,去离该村35里的深山打柴,1952年冬季到1953年春季共打了400多元的柴,帮助一些困难户解决了生活问题,还为社里添置了1头牛,一只驴,30只羊,一辆铁轮车,还有一些生产资料。到了1953年冬季,社里又添置了1头骡子,5头牛,2只驴,65只羊,12只猪,1辆铁轮车,还有喷雾器等生产工具。听说后,豪情满怀地说:“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难道6 万万穷棒子,
不能在几十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的又富又强的国家吗?
亲自主持编写了怎样办合作社的书,这使得农业合作化进入了高潮。到了1956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合作社,并完成了从初级社到高级社的过渡,这比的计划早三年,农业合作化完成。
1956年,在看农民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
(二)手工业合作化
时间: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
方式:
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似,主要采取合作社的方法把个体所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即手工业合作化。
成就:
到里1956年底,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二、公私合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时间:1954—1956年
对象:资本主义工商业
方式:公私合营、赎买政策
政策:赎买
特点: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天津盛锡福帽厂实行公私合营
赎买的形式有两种: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家占34.4%,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这一方式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送喜报。
成就:
①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影响下,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司合营的高潮。
②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三大改造的基本任务(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
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大改造的不足之处:
1953—1956年,三年时间,我国就完成了三大改造,难免会发生一些问题,尤其是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但瑕不掩瑜,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我国基本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胜利。
课本问题处理
三大改造时间
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三大改造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知识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