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中等职业学校学分改革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教育部XX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X政发(202X)3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关于加快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学分制改革的通知》(X教职函(20XX)2号)等文件精神,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学院决定全面推进学分制改革,特制定本实施方案。山东最好的职业学校
一、指导思想
紧密对接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和1+X证书制度,以创建优质高职院校为统领,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体系为重点,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保障,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服务学生全面成长和个性化成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发展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工作目标
(一)建立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体系
建立以选课制为基础,包括选课制、弹性学制、学分绩点制、重修制、主辅修制、导师制、学分互认制、学分积累和转换等在内的教学管理体系,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
(二)建立以学分制为核心的运行机制
建立按学年注册、按学分缴费、按绩点综合考评和奖励学生、按学分毕业的学籍与学费管理机制,赋予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课程、任课教师、学习进程的权利。
(三)建立以学分制为核心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
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构建和完善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及教学信息服务体系,建立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及完备的教学信息服务。
(四)建立以学分制为核心的制度建设
制定与学分制管理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收费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学籍管理、选课管理、实验室管理、成绩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规章制度,营造学生个性化成长和学院创新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环境,提高学院教育教学管理的整体水平。
三、基本原则
(一)整体设计
在学院学分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对学分制改革方案进行整体设计,明确工作任务、实施要求、配套制度、支持条件,加强学习考察、调研论证,确保方案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符合要求。
(二)立足实际
根据学院教育教学管理实际,聚焦学分制改革的关键领域,以完善学院原有学分制管理制度为重点,加快各项学分制配套制度建设,进一步修订原有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
(三)完善条件
根据学分制实施要求,积极改善支持学分制改革的各项实施条件,提升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改善实践教学条件,落实院系两级管理和岗位管理,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增强内部活力。
(四)分步实施
在原来学分制的基础上,2020年上半年完成整体设计,从2020级学生开始实施完全学分制,在实践中逐步探索、总结,到2023年前建立系统完善的学分制管理体系,形成顺畅高效的学分制运行机制。
四、主要任务
(一)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双元育人
对接产业发展和升级,共同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同步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突出多元化发展,吸纳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和企业真实案例,制订适应实施学分制改革需要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出台学院《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各专业()制(修)订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
2.实施“双主体两融合多通道”人才培养模式
服务学生多元发展,围绕立德树人一条主线,实施校企双主体协同,德技融合、专创融合,基于个性化教育“学分银行”多通道发展的“双主体两融合多通道”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多样性人才需求的创新型、发展型、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构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1)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由公共必修平台课程、专业必修平台课程等平台课程和公共限选模块课程、公共任选模块课程、专业选修模块课程、第二课堂等构成的“平台+模块”的专业()课程体系。合理分配各课程模块必修课、选修课学分比例,明确必修课、选修课学分结构要求,增加选修课程数量,选修课的比例不少于总学分的15%,逐步达到25%。逐步实行“一课多人”和“一人多课”制。
(2)完善素质教育体系。完善以书院为载体,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一二三课堂联动的素质教育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3)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公共基础、课堂教学、集中实践、顶岗实习四层递进、创新创业实训贯穿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课程比例,各类专业的实践课时不低于总课时的50%
(4)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立由专门课程、实践训练、大赛实战等环节组成的创新创业体系。将创新创业与奖励纳入学分,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实验与创业实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技能竞赛、技术开发、发表论文、获取专利并获得一定的学分。
(二)加强优质课程资源建设
1.建设课程中心。通过改造、整合和优化一批传统课程、引进一批优质网络课程等方式,进一步丰富课程资源,增加课程数量和开课数量,更好的满足学生选课的需求。实施1+X证书制度,实现课证融通。
2.实施优质课程建设。进一步推进课程建设,建设一批优质课程,逐步构建以一般课程、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及网络在线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为主体的课程建设体系。
3.推进新形态课堂建设。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改革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改革考试方法和手段,重构学生学习评价标准,推动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有效性。
(三)建立适应学分制改革要求的教学管理机制
1.创新教学运行机制
(1)实施选课制。学生在学业导师指导下,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本人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选课原则,可在一定条件下自主选择学习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进程、自主选择任课教师。
(2)实施学分计量制。学分的最小计量单位为0.5。所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在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相应学分。其中理实一体课程原则上每16个学时计为1个学分,整周综合实践教学按每周计为1个学分。三年制专业控制在140~160学分。
(3)实施学分绩点制。采用学分绩点评价学生学习质量。学分绩点以学生课程成绩为依据进行折算,平均学分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总体质量的主要指标,可按学期或学年进行结算,作为综合考评和奖励学生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