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1期(总第144期)沙甫弩业学箜曹更Feb.2021No. 1(Serial No.144)
|Joumal of Jinan Vocational College
“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下酒店管理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以济南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王红兰唐美玉
(济南职业学院,山东济南250103)
摘要:德技并修、工学结合是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育人机制,为高职院校培养出高素质职业人才目标保驾护航,而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以济南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结合区域酒店业发展人才需求,从立德树人任务出发,探讨基于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职业技能标准的课程体系开发。从师资队伍、课程标准、课程思政和实践条件四个维度强调了课程体系实施。
关键词:德技并修;工学结合;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山东最好的职业学校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4270(2021)01-0011-03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也强调要落实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为此,各高职院校深入领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努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合理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培养能够满足各行各业需求的高素质职业人才。
迄今为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已为我国酒店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一线从业人员,为我国旅游酒店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基本实现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目标。在国家发布“职教20条”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应该顺应时代要求,将立德树人、工匠精神融入教育实践中,培养出既具有合格技能,同时又能够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酒店业匠人,完成高等职业教育使命⑴。
一、“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下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一)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酒店管理专业要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旅游酒店和餐饮企业需要,具有严谨、务实、诚信、敬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社会公德,掌握基层服务知识、基础经营知识和基层管理知识,
具备酒店接待岗位服务能力、酒店基层管理能力和酒店服务产品设计能力,在酒店和餐饮行业生产、服务第一线能从事基层管理、高等级服务和教育培训等工作的“品德高尚、业精技强、知行合
一、务实创新”的酒店管理和服务人才。
(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依据
1.职业素养要求
职业素养(Professional Quality)是劳动者适应社会职业的综合能力的体现,主要包括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等方面。酒店人才职业素养主要包含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和发展素质。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王红兰(1973—),女,山西平遥人,济南职业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
唐美玉(1982—),女,山东威海人,济南职业学院旅■游管理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济南职业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索菲特订单班为例”(项目编号:JG201962)的部分研究成果。
•11•
的设计满足职业素养要求是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 合的育人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条 件,也是培养“品德高尚、品质优秀、品味高雅”的高
素质酒店管理和服务人才的必经途径之一⑵。图1酒店管理专业职业素养要求2.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 合。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有: 业务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业务能力表现为:能够在酒店的前厅、客房、餐 饮、酒吧、康乐等岗位胜任服务和管理工作;能够开 发和营销酒店产品,且编制营养咨询与营养食谱。
方法能力表现为:能够用恰当的文字和语言进 行口头表达与交流;能够应用职业英语和使用计算 机办公软件等。
社会能力表现为:能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具 备独立工作的技能;能够端正工作态度,具备良好 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能够遵循指导、参与集体
任务、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等。3.职业技能标准要求
“1+X ”证书制度是适应现代职教发展、促进产 教融合、推动校企衔接发展的需要。酒店管理专业 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拓展就 业创业本领,继续推动专业内涵提升⑶。学生除了 要获得学历证书以外,还应该积极获得相应职业技 能水平证书。因此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将职业技能 标准融入课程标准是加强学生技术技能培养、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之对于我国现代职业教
育发展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强国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下酒店管 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实例济南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创建于1999年,该 专业自创建之日起,就实施校企一体化合作育人模
式,校企合作双方的合作涵盖招生、教学、实习、就 业、职业生涯发展等,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酒店
管理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职业能力培养 为主线,引入行业企业服务标准,构建以“职业生存+ 职业目标+职业发展”为内容的“校企一体、德技双 修、逐级提升”的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基于工作 过程系统化,开发建设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
图2酒店管理专业“校企一体、德技双修、逐级提升”课程体系示意图
(一)公共平台课程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和职业素养,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此开设有 思想政治理论、廉洁教育、体育、军事课、大学英语、
劳动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 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创新创业教育、大学语文和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公共基础必修课。
(二)酒店职业核心课程• 12
酒店职业核心课程主要以专业平台课程和模块课程为主,模块课程有专业核心模块、专业提升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
专业核心能力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课程内容紧密联系酒店岗位工作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确定7门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提升模块主要根据区域酒店人才的培养需求,设计多元化的课程体系,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
专业拓展课程主要针对三个不同方向开设,就业创业方向学习高一级的职业能力单元课程(就业创业课程),学历提升方向学习“转本衔接课程”,复合发展方向学习“跨专业课程”,辅修其他专业。
(三)酒店岗位对接课程
酒店岗位对接课程主要以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为主,安排在第5-6学期,课程内容由酒店制定,学校专业教师和酒店兼职教师共同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三、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实施条件
(一)师资队伍保障
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团队是教学实施的主导,由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构成,专业师生比不低于1:22。专任教师应具备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具有本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能适应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需求。企业兼职教师分为两类,学校兼课教师和企业顶岗指导教师。学校兼课教师为从企业一线提拔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实践经验丰富,并长期从事本企业员工培训。企业顶岗指导教师应为大专以上学历,以从企业一线提拔的中基层管理人员为主,熟悉学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企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导具有针对性。
(二)课程标准制定
课程标准详细明确地阐述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个部分,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为任课教师科学合理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提供了明确指导。制定课程标准要遵循体现职业性、突出能力、以学生为本、规范、可操作以及创新性六大原则。要准确理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提出课程标准编写的基本思路。尤其是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核心课程要在实践专家研讨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由酒店管理专业的专兼职教师组成的课程开发组以团队工作的方式完成课程标准设计工作。
(三)课程思政融入
高等职业教育在新时代提出立德树人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做好“专业思政”,又要做好“课程思政”。课程思政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将思政教育渗入到高素质酒店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类课程教学中都要深入发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最终实现“德优技精”的人才培养目标。
(四)实习实训条件
酒店管理专业实训课程、专业实习突出实践教学和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校内专业实训课程要求配备综合实训基地或实训室,如中餐宴会实训室、西餐宴会实训室、茶艺实训室等,实训实验条件建设要能满足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施需要,信息化条件保障能满足专业建设、教
学管理、信息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校外实习要求与星级酒店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供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实习和顶岗实习,实行完全“基地化管理”,能够加强学生岗位技能,巩固已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达到理论和实践的良好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职场的适应能力、职业素养,加深对行业发展状况的了解和认识⑷。
总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应该顺应时代要求,融入立德树人、工匠精神,以培养既具有合格技能,又能够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酒店业匠人为使命。
参考文献
[1]庄西真.新时代职业教育德技并修的逻辑意蕴[J].中国职业
技术教育,2019(4):21-24.
[2]吕璇.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
体系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9(4):41-45.
[3]姚晓燕.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
建探析[J].教育观察,2019,8(20):75-77.
[4]刘惠芹,王晓红.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构建[J].中国
高等教育,2018(21):58-59.
(责任编辑:孙建霞)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