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中国经济
作者:***
来源:《领导文萃》2020年第14期
        当前,疫情尚未结束,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异常艰巨,必须确保疫情不反弹,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那么,如何评价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何理性认识2020年我国经济发展目标?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和重点工作该如何调整?为此,本刊专访了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研究员。
        《领导文萃》:2019年12月底武汉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怎么看待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祝宝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全国各地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到2月中旬,新冠肺炎疫情开始从高峰回落。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失时机地推进复工复产,推出8个方面90项政策措施,实施援企稳岗,减免部分税费,免收所有收费公路通行费,降低用能成本,发放贴息贷款,提前下达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这些政策及时有效地促进了物资供应保障、商品价格稳定和复工复产。3月份我国主要经济指标降幅相对2月份明显收窄,4月份开始,工业生产、基建投资等重要经济指标
开始回升,我国经济表现出坚强的韧性。但新冠肺炎疫情仍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一是生产和需求同时下降导致经济循环受阻。新冠肺炎疫情既冲击了供给又冲击了需求。从需求看,内需受到较大影响,封城和保持社交距离,导致居民不能消费、不敢消费、不愿消费,居民非必需品消费受到严重抑制,汽车、餐饮、住房等消费大幅下滑。由于企业经营困难加大、订单减少,加之地方投资能力受限,投资增长面临较大困难,很多在建项目暂停,计划新开工项目推迟,民营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下降幅度较大。国际物流和人员交流大幅减少,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出现断裂,影响了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从供给看,疫情导致大部分企业不能开工,生产、物流停顿。复工复产后,由于各地疫情状况不同,工人返城延期和职工到岗率低造成开工不足的现象较为普遍,生产难以迅速恢复。交通、住宿、餐饮、旅游、娱乐、物流、居民服务等行業首当其冲。2020年一季度,我国经济下降6.8%,和没有疫情的情况相比,一季度我国经济损失约3万亿元,其中财政减收约8000亿元,企业利润损失约2.2万亿元。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导致经济出现负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出现过的。
        二是企业经营十分艰难。在需求不足、营业收入下降的情况下,企业面临着厂房租金、
生产设备闲置、原材料占用、财务成本的巨大压力,还要支付未到岗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缴费,疫情防控费用支出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企业经营十分困难。随着疫情进一步扩散到世界各地,各国从3月份开始陆续实行社交隔离,外需开始收缩,一些关键设备、零部件、重要原材料进口出现中断,企业受到第二轮外需下降和进口中断的影响。近几年,地方政府累计拖欠企业的留抵税款(增值税征收过程中,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出现的留抵税额)和新能源生产补贴超过1.5万亿元,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负担。新冠肺炎疫情如何发展仍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这会损坏企业家的信心,导致经济活动特别是投资萎缩。
        三是就业压力加大并影响居民收入。今年1-4月份,城镇新增就业354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105万人。4月份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约3.5%的城镇就业人员在职而未上班,约10%的农民工没有返城,失业或没工作人员合计在6000万人左右。农村1.2亿本地农业工也存在就业不足的现象。今年,城镇新增劳动力超过13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约874万人、中职毕业生约478万人,解决新增就业人员压力极大。企业经营困难、失业增加,居民收入会下降,部分家庭生活会出现困难。
        四是财政收支矛盾加剧,金融风险不断积累。受疫情冲击、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财政
收入增速明显减缓,今年1-4月财政收入下降14.5%,预计今年公共财政减收在1.9万亿元左右。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财政支出仍要保持一定强度,特别是各级财政为疫情防控投入大量资金,实施减税降费也需要财力支撑,一些地区因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费需对社会保障基金予以必要财政补助。地方政府特别是市县两级政府财政困难明显加大。地方财政困难会加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偿还压力,企业和家庭的资产负债表也会有所恶化,银行的资产质量会有所下降,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上升,金融风险会不断积累。
新冠疫情即将结束
        《领导文萃》:新冠肺炎疫情在极短的时间内扩散到世界200个国家和地区,影响范围前所未有,怎么看待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祝宝良:为应对疫情冲击,各国纷纷采取隔离和增加社交距离的措施,经济活动不同程度地出现停滞状态。疫情会对世界经济产生怎样影响,看法不一致。乐观者认为,疫情对经济是短期的、外部性的冲击,一旦疫情得到控制,经济就会出现反弹。悲观者认为,在全球经济处于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高债务的背景下,疫情会严重冲击实体经济并导致金融危机,世界经济会出现多年持续性严重衰退,也就是大萧条。国际货币基金2020年4月份最
新预测,假设主要发达国家的疫情在第二季度达到峰值并在下半年消退,今年世界经济下降3%,其中发达国家下降6.1%,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包括中国)下降2.2%,中国增长1.2%,2021年世界经济回升到5.8%。如果疫情持续到今年年底,今年世界经济将下降6%左右。国际货币基金给出的是比较乐观的预测。而一些主要国家和学者对新冠疫情下未来经济发展普遍做出悲观预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会出现多次反复,未来经济复苏过程会曲折漫长。欧洲央行认为欧元区经济完全从疫情冲击中恢复至少需要三年时间。总的来看,世界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经济、政治、社会矛盾相互关联交织,逆全球化趋势强化,各国宏观政策协调困难,世界经济进入困难时期。
        为应对疫情冲击,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大幅度增加财政支出,大幅度提高财政赤字率。国际货币基金估计,2020年全球的平均赤字率将从2019年的3.7%提高到9.9%,发达国家平均由3%提高到10.7%,其中美国提高近10个点,到15.4%。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平均也都到9%左右。各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降息、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向市场大量注入流动性,美、日、欧等主要发达国家实行了非常规的货币扩张,通过零利率或负利率、无限量提供货币供给。
        世界经济变化和财政货币政策扩张,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影响。一是世界需求急剧收缩,影响我国出口。由于我国率先控制了疫情并复工复产,国际资本开始回流我国,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削弱了我国出口竞争力;二是我国已经深入融入全球产业链当中,世界各国生产停滞会导致我国进口中断,影响我国供应链和产业链安全;三是一些国家特别是部分发展中国家企业倒闭、债务违约,影响了我国对外贷款、投资资金的安全,金融风险上升;四是全球范围内的宽流动性、低利率有助于吸引资本流入我国,支持国内资产价格走高,不排除投资者利用境内外市场联动恶意炒作国内资产,增加了海外金融动荡对国内传染的风险,增加国内资产泡沫化。
        《领导文萃》: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对我国在疫情前确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做了适当调整,提出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而没有提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怎样理解宏观调控目标的调整?
        祝宝良: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但提出了就业、脱贫、能耗、环境等领域的指标。这是因为,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很大。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大宗商品市场
动荡。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显著加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金融等领域风险有所积聚,基层财政收支矛盾加剧。不提经济增长目标,而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凸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在非常时期的底线思维,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的六保工作。守住了“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而提出环保和能耗指标的要求,可以在经济下行时期,淘汰一些落后企业和落后技术,给符合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方向的先进企业增加生存空间,提升我国的总体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全面性、综合性目标,经济增长速度只是其中一个数量指标。按照度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25个量化指标测算,我国已基本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2020年要对照相关有差距的定量指标,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农村脱贫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弱项指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因此这一指标必须完成,就是要求现行标准下的剩余550万农村贫困人口必须全部脱贫,剩余52个贫困县必须全部摘帽。
        尽管没有设定明确的经济增长目标,但综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看,对今年经济增长要求仍然很高。从过去几年新增就业人数和经济增长速度的相关关系看,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速可带动220万人新增就业,今年900万新增就业目标要求实际经济增速不能过低。去年我国经济总量为99.1万亿元,今年财政赤字达到3.76万亿元,财政赤字率不低于3.6%,隐含假定今年我国现价经济总量应该达到104.4万亿元,名义经济增速在5.4%左右。从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看,实现这样的经济增长速度是非常困难的,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领导文萃》:面对国际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要做好“六稳”工作,实现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我国的主要宏观经济政策要如何调整?
        祝宝良:为实现2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需要在精准施策的前提下,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加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着力稳经济、保民生,防止疫情的短期冲击演变成趋势性经济下行。
        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一是2020年财政赤字率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达到3.76万亿元。中央财政发行抗疫特别国债1万亿元,不计入财政赤字。上述两项措施新增的资金全部给地方,主要用于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
体以及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严禁新建楼堂馆所,严禁铺张浪费,同时保持扶贫、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城乡低保等民生支出只增不减。二是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今年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今年以来出台对冲疫情冲击的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延长期限,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三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提高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总的计算,今年我国的财政政策包括扩大支出8.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6万亿元,减税降费达到3万亿元,财政一揽子扩支减税政策总量达11.5万亿元,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11%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