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转移
-209-
2019年年末,新冠疫情暴发,受此影响,不少产业被迫停工停产,我国经济甚至陷入“停摆”状态。且大多企业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或出于长期发展战略的考量,对劳动力的需求有所下降。根据相关数据,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的就业竞争也十分激烈。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这无疑对我国的毕业大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就业冲击。对新冠疫情给我国大学生带来的就业冲击进行综述,不仅可以了解新冠疫情对大学生就业的冲击,也可以使相应的对策更加全面、具体,还可以为类似事件提供就业方面的参考和借鉴。
1 新冠疫情对大学生就业冲击的表现
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各个产业停止生产,经济下行,就业需求饱和,工作岗位减少。而大学应届毕业生逐年增加,并且受到疫情影响,海外留学生留滞国内、失业者增加,这意味着待业者增加,导致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加。
新冠疫情对大学生就业的冲击首先表现在竞争者增加、工作岗位减少、招聘延期求职受限三个外在方面,马灿(2020)认为疫情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有三个方面:第一,受到疫情影响,转国内就业的应届毕
业生竞争者、留学生竞争者、新增失业寻工作的职场就业者增加,导致大学生就业的竞争者增加;第二,由于疫情对不同行业存在不同影响,导致了劳动力需求结构变化,部分行业受到疫情冲击较严重,对劳动需求总量下降;第三,疫情使得用人单位招聘总体延期、流程增加,提高了大学生的求职时间成本、机会成本。陈晓如(2020)总结了在新冠疫情这种特殊形势下,毕业生求职面临的困难,分别体现在高校毕业生人数规模创历史新高导致竞争就业压力增大,同期劳动市场需求降低使得就业岗位的供不应需、供求关系不平衡,高校教学与学生实践进展延缓造成求职就业受制约,线下求职受阻影响毕业生的焦虑情绪上升。除此之外,新冠疫情对大学生就业的冲击还造成了内在的焦虑情绪,使得求职积
新冠疫情即将结束极性也有所降低,造成了“慢就业”、消极就业等现象增多,唐鹤轩(2020)分析了在新冠疫情这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下,各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的困境,第一点是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受冲击比较大,第二点是地方高校大学生前往大城市的就业意愿降低,第三点是招聘考试延期,慢就业人数增多。曹树春(2020)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得到四点新冠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分别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对高校毕业生而言,由于受到疫情影响,线下招聘都转为线上招聘,使得就业渠道、择业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同时疫情还会对毕业生的就业心理产生影响,疫情防控导致待业时间延长从而消磨了毕业生的就业积极性,而部分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偏颇也使得求职择业不顺畅。从另一方面,对高校的就业辅导工作来说,由于缺乏对突发性危机的就业指导工作,整体反应比较滞后且在实施过程中对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一定的考验。沙华国(2020)认为新冠疫情下毕业生的就业
困境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教学受疫情影响,毕业生就业难;二是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岗位减少;三是学生严禁返校,工作受到限制;四是漫长假期助长学生惰性,“慢就业”现象增多。
通过综述我们可以发现新冠疫情对大学生就业的冲击大致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就业岗位减少,二是就业途径减少,三是毕业进程受阻,这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出现较为严重焦虑情绪或是消极就业的心态。
2 新冠疫情对大学生就业冲击的原因
新冠疫情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冲击的原因,有一部分是由新冠疫情直接引起的,体现在就业岗位、就业渠道减少,刘丽娜、宋秋莹等(2020)从主客观原因两方面着手,认为新冠疫情造成大学生就业冲击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僧多粥少,毕业生逐年增加,而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就业岗位减少;二是多重任务压身,第一课堂学分、专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答辩等任务需要完
[收稿日期] 2021-01-12
[基金项目] 本文是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编号:2020R411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 王慧琳(1999—),女,浙江衢州人,在读本科生。
新冠疫情对大学生就业冲击研究综述
王慧琳
(浙江海洋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0)
[摘要]新冠疫情这一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给我国经济带来了诸多影响,各产业停工停产,导致经济陷入“停摆”状态。受此影响,各企业、各单位对劳动力的需求有所下降。这对即将踏出校园、迈入社会的大学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冲击。这一现象也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关注,许多学者进行了调查研究,内容涉及新冠疫情对大学生就业冲击的表现、原因及相应的对策。但通过综述也发现部分建议缺乏可行性。对新冠疫情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冲击进行综述有利于了解新冠疫情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更加全面、合理的建议,也可以为应对类似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宝贵经验。
[关键词]新冠疫情;大学生;就业;对策[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王慧琳:新冠疫情对大学生就业冲击研究综述
劳动力转移-210-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年第32卷第7期(总第507期)
成,但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实际操作受到阻碍,使得任务更加难以顺利完成;三是就业渠道单一,缺少了招聘会、直接应聘等途径,受限于网上信息发布这一单一渠道。主观原因主要在于大学生眼高手低的就业观,就业目标不够明确,畏难情绪与依赖思想严重。刘思广(2020)认为大学生就业的冲击是由内
外因影响共同造成的,分别从自身因素、用人单位、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四点特征:一是大学生对工作岗位要求较高且部分大学生选择延缓就业时间,造成了“慢就业”现象;二是高校在人才的素质能力培养方面有欠缺;三是用人单位从传统的体能型劳动力需求转移至技能型、脑力型需求;四是较多企事业单位生产规模缩减、岗位需求减少。另一部分是本身就存在的欠缺,但是在新冠疫情这种特殊背景下被放大了,张乃夫等(2020)以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得出新冠疫情对大学生就业冲击的三个隐性原因:一是大学生就业结构矛盾性突出,供给侧仍需深入改革;二是高校培养适合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型人才能力不足;三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缺失。张红旗等(2020)认为从大学生自身角度看,大学生存在就业观念陈旧、综合能力欠缺、职业规划不明晰三方面的问题,从其他角度来看有四个原因,一是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改变了供需矛盾;二是高校专业与社会需求不对应,专业不对口;三是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尽量减少就业岗位,降低大学生就业积极性;四是就业中存在机制体制问题。
从现有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新冠疫情对大学生就业冲击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本身存在着自身能力与职业规划上的不足,二是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的供需不匹配,且部分大学的职业规划教育工作不到位、相关课程实践与设施建设存在落后性与欠缺性。
3 新冠疫情对大学生就业冲击的对策
新冠疫情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不小冲击,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从多方面入手,从多个角度提出对策,需要各方面的帮助。但是解决问题光有理论不够,还得切实可行,而受到高校硬件设施等的制约,存在大学生物质条件上的差异,有时候部分措施并不能完全执行,这也是我们需要面对的困难之一。
如何应对新冠疫情对大学生就业的冲击,当务之急是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待业的应届大学生到工作,陈晓如(2020)针对高校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六点对策:一是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健全就业信息通报机制;二是创新方法,搭建平台,开展提升线上就业指导服务,做好毕业生派遣和就业信息管理服务,落实基层就业政策;三是调整方式,深化网络招聘服务,建立互联网+长效机制;四是强化困难帮扶,关注特殊体,提升就业服务保障;五是关注毕业生心理,挖掘素材树立典型,构建毕业生舆论引导机制;六是加强就业跟踪,做细就业统计,确保就业数据精准。唐鹤轩(2020)认为地方高校的就业工作关系到全国高校就业毕业生,所以为了做好就业工作,地方高校应该采取如下四点措施:一是加大高校供给侧结构改革力度,制定前瞻性人才培养计划;二是加强网上就业服务,完善网络求职渠道;三是精准定制就业服务,细化精准就业服务;四是加强就业心理咨询服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王通等(2020)针对疫情对民航院校就业的影响,提出六项措施,其中依托民航就业部署这一项对民航院校具有针对性,其余五项意见则对各高校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第一项是加强就业政策引导,第二项是实现就业精准帮扶,第三项是打造线上招聘平台,第四项是引导学生改变就业思路、拓展多维就业渠道,第五项是鼓励继续升学深造、扩大升学规模。除了解决燃眉之
急,我们也要放眼于未来,采取相应的措施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就业体系,这些对策在短期内无法完全实施、发挥效用,但是可以从更深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马玉曼等(2020)从各级教育部门的角度出发,提出五点具体意见,一是加强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质量方面的教育管理,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意识;二是建立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经验累积,从而培养社会型应用人才;三是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改善各地就业环境,提供应聘专业的岗位信息;四是落实云招聘方案,满足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的实际需求;五是结合专业知识,创新就业实习模式,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杨雪菲(2020)针对疫情下“慢就业”的现象提出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应做出改变,由此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了解变化转变认知、了解互联网+求职,然后要拥抱变化转变定位、引导学生做出合适的职业规划,之后再适应变化改变方法,具体包括建立一对一就业帮扶、创业平台搭建缓冲带、构建科学就业指标。
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在家隔离期间,各种线下招聘活动停止,各学者大多认为大学生寻工作要借助于互联网进行。但是这种对策更偏向于解决思路上的引导,具体的措施仍需要结合实际加以考虑。并且要着眼于未来,如何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后有效帮助大学生高效就业,如何引导帮助大学生就业、加强大学生就业意识都是现有研究关注的。综述的研究提出的建议主要集中于对互联网+就业的研究、对大学生就业观加以引导、对高校相关工作加以改进等方面,有些措施较为笼统,仍需拓宽思路,加以深化改善。
4 结语
通过综述可以发现,我国学者对新冠疫情期间有关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研究较为全面,大致包含了表现、成因、对策三个方面,但是相关研究的数量较少,而且从对策这一与实践结合的部分看,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思路较为单一,大多学者都认为互联网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就业,虽然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有些大学生受到条件限制等原因,并不能采用这种方式达到就业的目的,所以关于疫情期间的就业方式仍需加以探索;其次,与现实条件有偏差,想要普及高校的相关设施建设是存在一定难度的,人才结构的改革也需要经过慎重考量、在实践
农村社会保障
-211-
1 问题的提出
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伴随快速老龄化而来的是由于年老体衰而丧失自我照护能力的失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全国老龄办在2016年底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18.3%的老年人处于失能、半失能状态,规模达4063万人且呈逐年攀升趋势,其中农村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失能化形势尤为严峻。尽管近年来我国养老照护服务发展迅速,但大部分农村老年人照护服务呈现缺失状态,加上失能老人是特殊而
数量庞大的老人体,疫后其照护服务现状更是堪忧。如何有效应对上述压力与挑战,成为学术界重点关切的问题。
近年来,学界对失能老人的研究呈逐年递增趋势,既有失能老人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一是城市失能老人社会支持研究。研究了城市失能老人社会支持现状、社会支持体系;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的社会支持需求及社会支持现状;还有学者研究了失能老人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社区卫生服务等相关性以及社会支持与社会工作介入。二是农村失能老人社会支持研究。主要包括农村失能老人社会支持研究,农村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对社会支持的需求研究,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农村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问题研究。三是其他相关研究,如
[收稿日期] 2021-01-20[基金项目]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农村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发展研究——基于社会支持网络视角(课题编号:18Q156),湖北小城镇发展
研究中心开放课题: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湖北农村经济社会影响调查(2020K00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王娟(1986-),女,湖北武汉人,讲师,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学与农村社会工作。
困境与出路:疫后农村失能老人社会支持研究
——基于湖北省X 市七个县(区)的调查
王 娟
(湖北工程学院 政治与法律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摘要]农村失能老人数量庞大且照护形势严峻,尤其是 2020年疫情发生后,农村失能老人照护问题进一步凸显。基于对湖北省X 市七个县(区)的问卷调查以及个案访谈,探讨了农村失能老人社会支持现状及困境。研究发现疫后农村失能老人面临工具性支持不足和表达性支持缺失双重困境。破解农村失能老人社会支持及照护困境的出路在于政府、社区和社会组织应多方协同,分别从政策支持、社会支持和心理支持为不同类型的失能老人提供“适能”服务,为农村失能老人建构起全方位社会支持网络系统。
[关键词]农村;失能老人;社会支持;困境;适能[中图分类号]F328    [文献标识码]A
中探索,这些措施都是在短期内不能完全实现的,更加侧重于对未来的规划与构建方面,不能解决当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如何解决新冠疫情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冲击,需要我们集思广益、拓宽道路,不能只依托于互联网解决就业问题。为了应对此类突发事件,我们也要注重相关平台的搭建、注意大学生相关素质的提升。(指导教师:李秀辉)
[参考文献]
[1] 马灿.疫情中的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建议—基于生涯建构理论视角
[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0(16):34-39.
[2] 陈晓如.试论疫情背景下高校就业工作的推进与实践—以广州工
商学院为例[J].财富时代,2020(09):68-69.
[3] 唐鹤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地方高校就业工作的困境及对
策[J].大众标准化,2020(17):90-91.
[4] 曹树春.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和对策分析[J].赤
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07):76-79.
[5] 沙华国.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J].就业与保
障,2020(10):193-194.
[6] 刘丽娜,宋秋莹,魏伟.新冠病毒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恐慌应对
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5):243-245.
[7] 刘思广.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就业策略分析[J].就业与保
障,2020(04):193-194.
[8] 张乃夫,杨传明.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与对策—以苏州科技大学物流专业为例[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06):65-68.
[9] 张红旗,赵月娥.大学生如何回应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的挑战[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20(09):38-43.
[10] 王通,池锐宏.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民航院校就业形势分析—以广州
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内江科技,2020,41(09):134-135+104.[11] 马玉曼,宋博.新冠肺炎疫情下河北省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河
北企业,2020(10):64-65.
[12] 杨雪菲.疫情下“慢就业”现象新变化对就业创业教学改革的影响
分析[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3(05):22-24.
王 娟:困境与出路:疫后农村失能老人社会支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