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现代大学生——弘扬西柏坡精神
石家庄大学生
朱穆之同志题词称“中国命运定于此村”;阎涛同志在其创作中概括说“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周恩来总理评语道“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这里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
这里曾被党中央、移驻,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这里是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西柏坡。
在1947年解放石家庄之后,为了适应战争形势和争取早日取得解放全国的需要,经过党中央领导的多方考察和慎重考虑,1948年,党中央、移驻西柏坡,在这里指挥了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并于1949年在此召开了著名的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西柏坡,中共中央不仅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且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战争到建设的转变,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开辟了通途。在革命形势迅速明朗化的同时,党中央的革命思想也在这个时期获得长足发展。思想继续得到丰富和发展,关于新中国的各项制度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不仅如此,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辉煌历史和成功经验,也铸就出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成为党和中华民族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时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是我党民主革命过程中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
西柏坡时期,中共中央充分发扬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积极领导人民军队转入全国反攻,
不失时机地组织了伟大战略决战,歼灭了国民党赖以维护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始终坚持坚持依靠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发动农民众参加伟大的解放战争,为战争的胜利提供巨大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强党内的团结统一,克服存在于党内的某些无纪律无政府状态,为争取革命的最后胜利并顺利实现两个“转变”提供了组织保证。而且,在这个革命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时候,中共中央保持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保持着共产党人对理想、宗旨、奋斗目标和作风风范的坚守。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西柏坡时期的集中体现。在战争年代,西柏坡精神是我党我军能够克敌制胜、实现伟大的战略转移的强大精神武器;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面临着日益艰巨的任务、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更加严峻的挑战的今天,西柏坡精神是激励和
鼓舞共产党人和人民众跨越层层险阻、克服各种困难、掌握建设本领的精神力量;在未来的历史进程中,西柏坡精神也将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建设现代化强国、振兴中华民族、改造世界、实现理想的精神支柱。西柏坡精神,“两个务必”,不仅应当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保持的优良作风,成为中国共产党永远拥有的思想指标,而且应当成为全体中国人民永远保持的优秀品质,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民族之魂。
在这个和平发展的时代,担负着作为中国特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的我们,更需要禁受住时代对于我们的考验。在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不仅要牢固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和培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更要坚持永葆革命本,继承弘扬西柏坡精神,牢记“两个务必”,使其作为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须臾不可丢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一代又一代地发扬光大,让西柏坡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保持和拥有的优良作风和党魂,成为全体中国人民永远保持和拥有的优良品质和民族之魂,以确保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