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西部地区人才流失的原因和对策
摘要: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西部地区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整体目标的实现,在全国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西部应创新人才理念,建立健全人才的引进和流动机制、发展教育等手段有效控制人才流失,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关键词:西部地区 人才流失 特点 原因 对策
人才,是指那些具有良好的素质,能够在一定的外部条件的支持下通过不断地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人。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新局面。”此外,在庆祝我国探月工程成功大会上的讲话中再一次强调,必须坚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着力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西部地区在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格局中占有突出位置,从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西部地区仍然落后于东部,要想赶上东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分析西部人才流失的情况和原因,对症下药寻西部人才建设的对策,对
发展西部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
西藏人才网一、西部地区人才流失情况及其特点
当今,我国人才流动的主要趋势是西部(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内蒙、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地区向沿海发达地区流动。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人才流动情况,西部地区人才流失的主要特点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范围广。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厂矿企业、党政机关等各行各业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人才外流问题。流失人才的单位,既有省级的,也有地县的;既有地方单位,也有中央单位。不只是效益差的企业人才大量外流,效益好的企业人才外流同样严重。
第二,数量大。由于改革和发展的不平衡,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技工一批又一批的向东南流去。从甘肃的情况看,有的企业一次流失关键生产岗位技术人员达数十人之多,使企业生产难以正常运行。有的高等院校因流失教师严重,造成一些专业课程难以开设。
第三,层次高。在外流的人才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和技术专长的占绝大多数,相当一部分在原单位从事重要课题研究、技术攻关、关键生产岗位等工作,各方面成绩突出,是掌握关
键技术或拥有重要科研成果的骨干。并且,流失人才最多的年龄大都在25岁至45岁之间,他们基本上渡过了毕业后的过渡期或创业前的准备期,是科技人才队伍中的重要梯队。
二、西部地区人才流失的原因探析
1.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拉大
和东部相比,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资金缺乏,工作条件差。有很多科研单位、企业技术开发和改造经费多年来没有增加或增加很少,甚至有的还有所减少,致使教育、科研、示范推广和科技服务设备陈旧、手段落后,人才作用难以发挥。许多知识分子至今仍然是待遇低、生活困难、后顾之忧多;特别是子女上学、就业、住房等问题尤为突出。相反,沿海地区、经济特区比内地经济发展快、社会发展水平高,专业技术人才收入多,工作条件好,子女容易就业,可以较大地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客观上导致了人才外流。
2.教育发展相对滞后
受经济因素的影响,西部地区的教育水平普遍落后于东部地区。目前各类教育都有其自身突出的问题。首先是基础教育的内容与社会、个人的需求不尽吻合。其次是职业教育,培养目
标定位不准、教育体制僵化制约着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再次是高等教育,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结构单一,高等职业教育过少,重点大学数量少,培养的规模和质量不能满足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这都影响了西部人才的整体素质提高,是导致西部人才的外流的原因之一。
3.人才管理机制尚不健全
西部地区人才管理体制相对落后,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过度重视外来人才。西部地区没有充分利用好本地人才,而一味的追求吸引外来人才。一些欠发达地区大张旗鼓地招贤纳士,然而却忽视身边的人才,许多人才被埋没,造成人才资源浪费。二是激励机制力度不够。首先,在人才评价上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论资排辈倾向”,抑制了中青年人才创新活动。其次,西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不能像发达地区的外企和国内的一些大公司那样给高层次人才提供了优厚的物质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因此西部人才纷纷南下。三是在人才的选拔与使用中,还存在着讲究亲情、门第、地域、同学等关系的现象,这样就使有才能的人受到不同程度的排挤,未形成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这就导致人才产生外流的想法,最终使得人才流出西部地区。
4.人才市场建设滞后,人才开发和引进配套机制尚不健全
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机制还未完全形成,激活人才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的建设才刚起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尚未形成。由于人才统计工作滞后,缺乏统一、规范的人才资源信息库,人才队伍状况分析、人才需求预测、人才信息发布等工作均无法开展。同时,受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所有制结构、身份制度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影响,人才市场配置机制还不成熟,人才和智力引进的方式和渠道较单一,主要是招聘大中专毕业生,人才和智力引进缺乏配套的政策和保障措施,“引不来、留不住”的现象突出。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思想观念、经济发展、体制机制等相对落后,而且不合格人员难以清退,保障制度没有建立,吸引人才的软、硬件环境建设还不够完善等等。
三、西部地区人才建设的对策
(一)创新人才理念,创建以人为本的人才环境
人才理念在人才环境建设中是第一位的因素,决定人才环境建设的水平。要防止人才外流,
西部地区应该构建和谐的人才环境,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人才理念。让一切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思想充分活跃起来;让一切能够干事创业的人才充分活跃起来;让一切人才创造的成果充分活跃起来。各级领导必须注重人才理念的提升,将人才工作放到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去谋划。各有关部门单位都要确立靠制度选人、靠机制用人的思想,转变“论资排辈”的观念,确立人才资本理念,确立及时用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思想;转变平均主义的观念,确立向重点倾斜的思想。待遇向人才倾斜、向一流业绩倾斜,尤其是向高级人才、紧缺人才倾斜。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不断创新人才理念,积极探索人才培养、评价、使用、竞争、流动、激励、投入、保障等方面的新思路、新方法,促进人才资源的利用和优化配置。
(二)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创新和培养机制
1.加快建设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国民教育体系。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坚持适度超前原则,调整教育结构,积极进行教育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办学模式创新。重视儿童早期教育;加大西部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力度;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调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布局与结构,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形成高层次人才流向西部和留在西部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