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竞一流 技校展风采
作者:穗职教 蔡少华
来源:《职业·中旬》2010年第07
        经过一个多月紧张激烈的角逐,72,2010广州市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竞赛暨首届师生创新设计大赛在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圆满落下了帷幕。
        本届技能竞赛由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广州市职业技术教研室、广州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承办,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协办。来自广州市属的18所技工院校从10万多师生中选拔出来的622位选手,分中级组、高级组、教师组三个组别参赛。选手们在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装配钳工、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焊工、计算机文字录入员、三维动画设计及制作(动画绘制员)、空调安装(制冷设备维修工)及汽车修理工等十大工种中展开了激烈角逐。
        广东省、广州市领导对此次技能竞赛非常重视。广州市人民政府陈国副市长、林道平副秘书长,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葛国兴副厅长、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崔仁泉局长、杨秦书记、黄远飞副书记等领导及原教育部中央职业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吴秀方教授、原西
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迪生教授和德国专家鲁道夫亲临开幕式现场;企业界代表以及来自全市18所技工院校的裁判员、教练、参赛选手等400余人出席了531日举办的开幕式。
        本届技能竞赛活动层次多、范围广、影响大,2009年广州市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竞赛闭幕式赛旗交接开始,一年来,各相关单位和部门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保证了此次大赛的圆满和成功。在整个筹备过程中,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领导高度重视,全程把关。作为承办单位,广州市职业技术教研室和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也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大赛的筹备和组织协调工作,从大赛总体方案的酝酿、修改、确定,到竞赛场地、仪器设备、后勤服务、宣传报道等一系列问题都逐一落实。作为大赛协办方的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更是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大赛顺利进行。
        此次大赛有六大特点:
        特点一:社会重视度高,影响广泛
        各级领导对此次大赛高度重视,广州市政府陈国副市长、林道平副秘书长、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葛国兴副厅长、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崔仁泉局长、杨秦书记、黄
远飞副书记等领导出席开幕式,此外参加开幕式的还有广州市编办、发改委、财政局等局委办领导和企业界代表以及来自全市各技工院校的教练、参赛选手等400余人。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等各大新闻媒体争相报道此次竞赛盛况。
        特点二:开幕式形式创新
        开幕式新颖独特,由工业机器人客串主持人,并且表演节目人机共舞,展现了技工教育与先进技术的完美结合。同时,开幕式上举行了广州市属技工院校首届师生创新设计大赛作品展示。创新作品如服装设计、珠宝设计、环保汽车等,配合生动易懂的现场解说,引得嘉宾们大加称赞。
        特点三:竞赛组织形式有突破
        本次竞赛首次尝试师生混合组队同台竞技。空调安装、加工中心操作工(五轴)两个竞赛项目均以混合形式参与竞赛,广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体现了先进技术制造业中团队合作的精神。
        特点四:竞赛技术标准高
        本次竞赛从技术专家的聘请、技术文件的制定到竞赛命题,均以省级大赛、国家级大赛技术要求为标准。专家、裁判组成员均以今年省赛、国赛的专家为核心,省级以上富有竞赛经验的专家学者作协助,大赛共聘请专家、裁判119,阵容庞大,支撑整个竞赛高质高效地进行;广州市职业技术教研室组织了九大工种的教练会议,以及多个工种的赛前培训班,为各参赛单位搭建了一个培训、交流、升华、提高的平台,累计培训26,190人次,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此次竞赛还拓宽了实操试题公开面,包括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焊工、三维动画设计及制作5大工种均在赛前公布实操试题,充分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实现与省赛、国赛接轨。
        特点五:竞赛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此次竞赛是广州市技工院校技能竞赛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技能盛宴、设立工种项目多,竞赛难度对接省赛、国赛,参赛选手优中选精。大赛共开设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装配钳工、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焊工、计算机文字录入处理员、三维动画设计及制作、空调安装、汽车修理工十大工种,大部分工种分别设有中级组、高级组和教师组,空调安装和加工中心操作工(五轴)以混合组参赛,参赛选手共622,获奖选手90,再创历史新高。
        特点六:师生积极参赛,作品丰富多彩
        与本届大赛同时举办的首届师生创新设计大赛,共收到9个参赛单位83项作品,各单位参赛热情超乎意料。作品共分为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和人文与社会科学三个大类。作品内容丰富多彩,精心制作,富有创意,而且大部分作品都是由作者亲自录制视频并讲解,体现了作者对作品的热情投入和高度重视,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广州市属技工院校师生的特技能,潜能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