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党员奉献社区#服务众"的
实践成效与对策建议
—以南京市为例
张家芳
[摘要]南京市在职党员“奉献社区、服务众”的实践成效主要体现为:帮扶了困难众,提高了众的生活水平;改善了社区环境,提升了社区治理效果;锻炼了'员干部,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大党委”建设,创新了基层党建新格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各社区之间实际成效存在较大差距,一定程度上存在形式主义,能长期坚持服务的党员不占多数。存在问题的原因,在社区层面主要是资源分布不合理,书记能力有差异;在党员层面主要是时间精力与服务能力有限,部分党员缺乏服务意识;在组织层面主要是缺乏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如何完善在职'员进社区活动,研究认为,问需于民是让众满意的前提条件,饱含众感情是提升服务效果的关键要素,分类要求是发挥在职党员作用的务实之举,统筹调配党建资源是社区间平衡发展的现实需要,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是活动长效开展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在职党员;奉献社区;服务众;实践成效;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D267.7[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2-1071(2020)06-0073-06
党的十八大作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部署。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要求“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众服务”,以此作为构建基层党组织“零距离服务体系”、解决服务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中共中央组织部也在全国推广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众服务。此后,各地深入开展在职党员“奉献社区、服务众”活动。中共南京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奉献社区、服务众”活动的意见》的通知(〔2014〕34号),要求“以保持党同人民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服务基层、服务众为根本,紧扣转变作风、强化责任、志愿服务、共创和谐的要求,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引导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努力实现0各方组织同参与、在职党员做奉献、居民众得实惠、社区工作上水平’的总体目标”①。几年来,该项活动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又遇到怎样的困惑与问题?为此,笔者做了多方调研。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抽样方式向在职党员发放问卷380份,回收有效问卷342份,实际回收率90%,范围涉及全市11个区以及江北新区,涵盖普通党员以及科级、处级、局级领导干部。并采用访谈法对在职党员、街道负责人、社区负责人、社区居民以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等共计36人进行了访谈。本文关于在职党员服务社区众的相关数据和结论,都是基于对本次调研所收集资料的分析。
一、在职党员“奉献社区、服务众”的实践成效
活动伊始,南京市就按照中央有关部门的部署,
*[基全项目]国家社科基全一般项目"基层'组织公信力提升研究"(16BDJ054);南京市文化人才培养对象资助项目“'员'奉献社区、服务众'A动8成效分析与对策建议”。
公务员遴选可以跨省报考吗?[收稿日期]2020-09-11
[作[简介]张家芳,中共南京市委'校建教研部教授,210046。
要求在职党员就近、就便到社区报到,变“8小时”党员为“全天候”党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社区活动、做好服务众工作,以实际行动倡导良好社会风尚(全市现有56万余名党员,在职党员中,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的共有17万多名。从各单位及各社区了解的情况可知,体制内的在职党员基本上都已到社区报到,通过岗位认领、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方式,利用业余时间服务众、带动社区发展。在推进党员奉献社区的实践中,南京市还将其与“牵手行动”“万名党员干部帮万家”“精准扶贫”以及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等党建载体相结合,使原有活动与新的目标任务融合在一起,实现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提档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59.4%的受访人员认为,党员服务社区活动“有明显成效”。
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网报名入口(一)帮扶了困难众,提高了众的生活水平
在党员服务社区的具体活动中,“扶贫帮困”是占比最高的一项,受访党员中60.2%直接参与了该项工作。至2015年底,活动开展仅一年左右,全市市级机关、各区以及所辖镇街、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就有9万多名在职党员干部参加了帮困活动,有的捐款捐物,帮助贫困家庭解决暂时困难;有的采取“一对一”或“二对一”等方式,进行就业帮扶、技术帮扶、产品销售帮扶等,增强经济造血功能,帮助了一大批困难众脱贫致富;还有的关注精神扶贫,给予情感关怀,尤其是关爱贫困家庭的青少年成长。在广大党员、相关职能部门以及贫困家庭自身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底,南京市最后135户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至2020年7月,全市低保人口数量也已经由2016年的96312人下降为2020年的54090人,四年来有4万多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退出低保,基层困难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二)改善了社区环境,提升了社区治理效果
受访党员中,选择“参与社区文明创建”的达44%o在职党员进社区一般通过进网格、进志愿者队伍,参加社区建设。比如建邺区兴隆街道党工委为在职党员搭建服务平台,于2015年6月成立兴隆街道“一家亲”志愿服务总站,依托13家志愿服务分站、100余支志愿服务团队、16000余名注册志愿者,每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00余场,服务时间超过740600小时。兴隆街道下辖的中央商务区社区开创性地设立
了“春雨驿站”,精准服务民生、服务企业。至2019年6月,“到'春雨驿站’报到的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26家,报到的在职党员近千名,认领社区居民需求服务菜单841项,提供各类志愿服务3400多人次,服务时间5200多小时,累计帮助居民完成'微实事’超过900件”。江宁全区建立“党建e家”智慧管理系统,众的需求信息在线上及时发布,党员志愿认领,同时建立党微家,打通服务众的“最后一米”,让众有困难就能够到党员,实现了“组织有活力、党员起作用、众得实惠”的目标。在职党员的积极参与,改善了社区的生活环境与品质氛围,促进社区逐步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主导的多方共治体系。据南京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消息,预计到2020年底,南京市城乡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将分别达到98%、96%。
(三)锻炼了党员干部,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
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需要落实在每一个党员身上。一方面,在职党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机关,是党的领导干部,是党的执政骨干力量,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只有走到众中去,才能够真正了解众,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符合众的利益。普通在职党员在进社区活动中,也可以开展政策宣传、日常沟通服务,培养众感情,锻炼工作能力,提升政治素养。77.3%的受访者认为,党员进社区活动“提升了党员的责任感”。另一方面,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需求更加凸显,鼓励引导党员进社区恰好搭建了党员服务众的平台。在职党员不仅帮助各社区开展环境整治、道路修建、安全防卫、矛盾协调等日常“小
微”事务,在一系列突发事件中更是挺身向前、敢于担当。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基层工作面广量大、任务繁重艰巨,在职党员积极询问社区需求,主动协 助社区开展工作,59%的受访者直接参与了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今夏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党员主动报名参加险情排查,截至7月18日,全市共有35071名党员志愿者参与巡堤值守,不少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深受感动。关于服务社区的感受,有8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从服务众中获得了成就感,并且参加的次数越多,认可度越高。
(四)推动“大党委”建设,创新了基层党建新格局
在党员进社区活动中,党员到社区的报到方式,
有的是党员个人到居住地或者方便开展工作的社区,有的是以单位集体的方式到社区报到。社区书记们普遍认为,以集体方式到社区报到的,发挥的作用更大。因为与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相比,社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较差,公共资源较少,为众服务的能力受到一定限制,但各单位却常常拥有许多独特的资源,集体报到的党员们可以借助单位资源,以众人 合力帮助社区,这就助推了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的共建,逐渐催生了社区党建的“大党委”格局。比如鼓楼区聘请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社区党员民警、业主委员会党员代表等担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至2019年6月,全区已形成以120个社区党组织为主体抓总、788个二级支部为纽带分区、1815个党小组为主角连片、3493名党员楼栋长为延伸定点的服务格局。在防疫工作中,以党建联盟为特的全市各
社区“大党委”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各社区联合党建联盟内的企业、派出所、医院、社会组织等单位,一同进行防疫宣传、防控巡逻、入户排查和防疫保障,成功阻断疫情传播,确保了一方平安。各单位党组织利用自身资源或技术优势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突破以往社区党建封闭单一的格局,实现了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既提升了基层党组织服务众的能力和水平,也创新了基层党建新格局。
二、在职党员“奉献社区、服务众”的主要做法与基本经验
(一)典型示范与整体推进相结合
典型示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挥机关先行的表率作用,二是发挥社区党建典型的榜样带动作用。中共南京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等联合印发的活动通知明确要求“机关党组织和机关党员先行一步,主动投身社区参与服务”。几年来的实践也充分彰显了机关先行的表率作用。活动伊始,全市4.5万名机关党员迅速进社区报到,对接社区党组织,了解众需求,开展服务工作。同时在活动推进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将成功经验进行总结推广。比如建邺中央商务区社区开创性地设立了党员进社区的服务平台一“春雨驿站”,并提出在职党员进社区“12345”工作法,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党员进社区服务工作机制。2016年,“春雨驿站”被市级机关工委确定为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示范点,2017年又入选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党建创新成果”百优案例。先进典型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提升了活动的整体水平。
(二)个人服务和团队协作相结合
“奉献社区、服务众”活动的根本是服务基层、服务众,民众的需求又是多样化的,解决起来有难易程度之分,有的个人可以承担,有的则需要通力协作。党员到社区的报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个人报到,一种是集体报到,在服务过程中,这两种方式恰好将个人服务与团队协作有机结合起来。社区党组织广泛征集众需求后,列出服务菜单,通过QQ、等网络平台或者在活动现场进行发布。进社区报到的党员和党组织,根据自身的能力与特长,直接认领需求菜单。党员个人即可以很好地完成众的微心愿,比如政策咨询、健康问诊、技术指导等。而道路修建、环境整治、产业帮扶等往往需要借助集体力量,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由于个人力量的局限性,2016年之后,党员进社区更多是采用集体报到的方式,既注重党员个人发挥特长优势的自主性,又凸显以团队力量帮助社区完成大项任务的协同性。近年来,两者相互结合,实实在在地为众提供了方便,也为社区解决了实际困难。
(三)长期服务与阶段性任务相结合
为人民服务永远都是进行时,需要长期坚持,永无止境。党员进社区服务贵在长效、贵在坚持。初始阶段,社区工作人员对前来报到的在职党员进行分类建档,了解党员的专业特长和服务意向,并深入各个楼宇单位、深入居民小区进行政策宣传,对各单位和居民的服务需求进行摸排登记。在此基础上,将众需求与党员能够服务的项目进行对接。各社区在开展大项菜单现场认领活动的同时,充分
利用网络社交媒体搭建对接平台,实现服务的常态化。组织部、机关工委、扶贫办等还积极推进单位基层党组织与社区的“一对一”长期服务项目,帮助社区解决民生难题。而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则是“社区吹哨,党员报到”,面对防疫防洪重大任务,在职党员或就近参加或集体出动,他们挺身而出、齐心协力,全力投入战斗,筑起钢铁防线,守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量力而行与引导激励相结合
“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8小时”党员变为“全天候”党员,对于个人而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明显增加了工作量。对于
有特殊困难的党员而言,有的难以胜任。因而关于在职党员“奉献社区、服务众”活动的意见明确指出:尊重党员意愿,不提过高要求,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在服务过程中,实行“居民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这种方式也充分考虑了党员的实际情况。同时各社区也推出一系列举措,建立爱心激励回馈机制。比如新街口街道长江路社区与中国民生银行南京分行携手推行时间银行,每次志愿服务后,都可获得一定的积分,积累到20分以上,志愿者就可以到民生银行兑换相应的纪念品。有的社区推行的积分制可以换取一定的服务,有的实行“双向点赞”,并将服务成效及时反馈给所在单位,以此鼓励更多的组织和个人参与服务、奉献爱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职党员进社区,弥补了社区资源的不足,帮助社区提升了服务水平,密切了党关系,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也面临一系列的困惑和难题,尚需进一步探讨与完善。
(一)存在的问题
贵州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1.各社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从几年来的实践成效看,关于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活动,中心城区普遍活动频次较高,开展得有声有,尤其是在党政机关比较集中的社区。而在离中心城区相对较远的地方尤其涉农社区,就逊得多。这在地区之间就形成了较大反差,有的社区能够长期坚持,工作有条不紊,别开生面,被作为全市典型进行推广,甚至在全国范围产生一定影响。有的社区则显得寂静无声,只能被动承接一些下派的项目,甚至不了了之。
2.一定程度上存在形式主义
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本意,是号召广大党员走到众中去,了解社情民意,切实为众解决实际困难。杜绝形式主义、倡导良好社会风尚是活动的基本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形式主义,比如有的党员只是去社区盖个章,以“证明”自己已来社区报到,但并未参加活动;有的在走访中象征性地走过场,只是点个卯拍个照以示完成任务,并未掌握真实民情。这些行为尽管不占主流,但也要加以避免。
3.能长期坚持服务的党员不多
调研发现,活动开展以来,受访党员总共服务次数在2次以下的占17.2%(极少数在职党员没有到社区报到,有的甚至说不知道有这项活动。有的领导干部担心自己职位比社区干部高,怕给他们增加压力;有的认为自身资源有限,出不了多少力,渐渐也就疏离了社区。社区书记也反映,“开始热热闹闹,后来稀稀落落”,社区邀请在职党员来参加活动,有的因各种理由推托,长此以往社区也就很少再联系他们了。就党员总量而言,能数年如一日坚持来社区服务的在职党员并不占多数。
(二)主要原因分析
这些问题的存在有多方面的原因。
从社区层面看,一是资源分布不合理。为方便党员开展服务,进社区报到本着“就近”和“方便”的原则。受访者中,70.2%选择在单位所在地报到或单位集体报到。在驻区单位比较集中的城市中心社区,相对而言资源丰富,可为社区提供人力、物力、信息等各种资源,开展活动比较便利,党员进社区服务活动稳步推进,党员素质和社区工作得到了双提升。而在驻区单位较少、报到党员人数不多、党员所拥有的资源也相对匮乏的社区,这项工作则难以开展。二是书记能力有差异。在受访党员中,2.6%认为“社区书记能力不足”。有的社区书记善于沟通、富有组织能力,并积极开展工作,能够将各方资源有效整合,想方设法使机关、企业在职党员“下得来、接得住、干得好”,促进了党员进社区工作的有
序开展。有的社区书记则疲于应付日常事务,突然有众多党员进社区,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拿不出有效的实施办法。也有部分受访书记认为,社区工作本来就很繁忙,“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职党员进社区需要做相应的准备对接工作,又额外增加了社区的工作量,是给社区麻烦,因而并不积极,也影响了报到党员的积极性。
从党员层面来看,一是时间精力有限。党员个人原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工作忙顾不上”,占64.2%。“5+2”“白+黑”,也是一些在职党员的工作常态。有的部门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这部分在职党员本身工作压力就很大,工作之外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这时再要求他们服务社区众,的确也勉为其难。二是服务能力有限。服务众不能光凭一腔热情,需要付出实实在在的行动,给众带来看得见的实惠。有53.7%的受访者认为“个人拥有的资源有限”,18.5%认为自己的服务活动受到“能力特长所限”(
三是缺乏服务意识。少数党员宗旨意识不强,缺乏服务的主动性。受访党员中,选择自己“主动联系社区”的为34%,另有5%的党员认为这项活动“没有必要开展,立足本职岗位就行”(
从组织层面来看,主要是缺乏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党员进社区能否坚持、有无成效,更多的是靠个人自觉,而不是组织约束。一方面,组织考核难操作。在活动实施意见中,要求在职党员在参加服务活动以后,到社区党组织登记确认,并于年底前交单位党组织汇总,同时社区党组织于年底将在职党
员的服务纪实情况以适当形式反馈给所在单位。但实际操作起来有相当大的难度,社区原本就事务繁杂,很难再腾出精力从事活动的评价与登记工作。另一方面,众评价难落实。城市是一个生人社会,除了面对面直接服务众的事项,大多数社区居民并不了解在职党员,致使众的评价工作陷入尴尬,难以落实。缺乏单位与社区对在职党员服务的管理监督机制,在客观上影响了活动的持续有效开展。有53.7%的受访者认为组织层面“有些想法脱离了实际”。还有的提出,应避免运动式的活动,要使联系和服务众工作长效而持久。
四、完善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对策建议中国教师招聘
(一)问需于民是让众满意的前提条件
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核心是要“保持党同人民众的血肉联系”,要保持联系就必须走进社区,走到众中去,因而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十分必要。而进社区做什么、怎么做,则要看众的实际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对于党员进社区活动同样也是如此,众的需要就是党员干部工作的着力点,所以做好工作的前提,是要了解众,了解众的实际需求。问需于民一方面需要党员志愿者和社区的预先调研,搭建党员服务与众需求信息的联通平台;另一方面也是党员进社区活动中的应有之义,了解社情民意是进社区活动的重要任务,只有将服务建立在众的真实需求之上,才能达到活动的预期目标。
(二)饱含众感情是提升服务效果的关键要素
历次党性教育及实践均强调知行合一,而由“知”到“行”的关键环节,除了“信”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众感情。众感情和党的宗旨意识紧密关联,唯有饱含深厚的众感情,才能够真正确立党的宗旨意识,并付诸实际行动。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曾经指出:“对于没有情感的人,任你如何给他爱父母、爱乡里、爱国家、爱人类的伦理知识,总没有什么力量能叫他向前行动。”⑴如果分析、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以及革命先烈们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的共同特征,我们会发现,对人民众的深厚情感、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是他们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最深层的情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也尤其强调众感情,将其作为衡量好干部的重要标准,作为共产党人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是否怀有众感情说到底是“为了谁”这个根本政治问题。针对有些干部不善于做众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本质还是严重疏离众,或是目中无人,对众缺乏感情”&2',“如果把众看成我们
的父母,看成我们的兄弟妹,那态度肯定就会不一样”&3'。只有从思想和情感深处真正把人民众当主人、当亲人,始终保持为民排忧解难的满腔热情,为民服务的活动才能够真正落到实处、结出硕果。并且,饱含众感情、具有为民情怀的党员干部,也会自觉地想方设法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进而极大地提升服务效果。
2022护师成绩查询入口(三)分类要求是发挥在职党员作用的务实之举
密切联系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脱离众是党面临的最大危险,应该说,密切党干关系是这项活动要达到的最重要目标。党关系是否改善,一方面众会看身边的党员干部是否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切实代表众的利益。在职党员中,有各级领导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等骨干力量,也有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工作人员等普通党员职工,也有与社区工作密切关联的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不同岗位党员的职务权力、服务能力以及应该承担的职责存在明显差异。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意见中,党员的职责任务共分为五类,一是参与社区建设,二是宣传政策法规,三是了解社情民意,四是结对服务众,五是深化志愿服务。关于第一、二、四、五项,党员职工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是可以胜任一般任务的,大项任务以单位党组织的团队力量也基本可以完成。在第三项了解社情民意、反映众诉求方面,普
2019考研成绩查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