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动画学院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7-2018学年)
吉林动画学院
二〇一八年十一月
吉林动画学院
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吉林省教育学院官方网按照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与发布工作的通知》,现就我校2017-2018学年(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其中财务、图书、科研数据为2017年自然年)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完成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学校概况:
吉林动画学院前身为2000年6月创办的吉林艺术学院动画学院,经历了新制二级学院、独立学院发展阶段,2008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本科层次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2014年正式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
合格评估,同年经省教育厅批准,与长春理工大学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大部分省份与重点院校或普通公办院校同批次录取。现有教学单位17个,招生专业31个,全日制本科生12070人。与长春理工大学联合培养艺术硕士(动画艺术设计方向)、工程硕士(数字娱乐技术方向)、工商管理硕士(MBA)(文化产业管理方向)。现有在学研究生19人。
学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2017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又被教育部评为“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学校围绕国家和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和民用航空产业发展,秉承“自尊、自强、创新、创造”校训精神,坚持“开放式国际化、学研产一体化、创意产品高科技化”三大办学特,本着“为学生负责、为家长负责、为行业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国家负责”的五负责办学宗旨,全面深化“社会化功能、全球化视野、企业化思维、市场化意识、工业化体系、商品化价值”六化发展战略,不断推动学校快速发展、健康发展、内涵发展和特发展,为国家和地方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不断变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学研产一体化”办学定位,实施“精准人才培养”战略和“开放式项目制”,面向文化创意产业全产业链,围绕动漫游类、影视类、设计类、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文商管理与品牌营销等五大体系,全面搭建学产对接实践教学平台。以产业带动专业建设,以产业高端项目引领教学变革,引进国内外市场高端人才,全面培养专业素养高、实践能力强、文化底蕴深、艺术修养
高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不断提升技术创新支撑作用,全面促进教育、文化、艺术、技术、市场的有机融合,建有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2004年)、国家动画产业基地(2005年)、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单位(2012年)、
现代动画技术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2007年)、联合21所高校和企业创建吉林省动漫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1)、游戏与互动媒体技术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2011年)、吉林动漫文化研究基地(2013年)、吉林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2014年)、吉林省数字动画技术工程研究中心(2015年)、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2015年)、省级可视媒体与增强现实技术重点实验室(2015年)、吉林省学研产一体化教育研究基地(2015)、省级游戏研究实验室和3D交互技术实验室(2017)、“动漫游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017)、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基地(2018)。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15项,获专利10余项。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培养目标:培养基础实、知识专、技艺精、底蕴足,创新实践能力强、职业素养高,具有国际视野,市场思维和企业理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服务面向:立足吉林,面向全国,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我国文化产业和民航产业发展服务。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以市场化思维为引导,依据文化产业、民用航空产业发展新业态,组建动漫游、设计、影视、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文商管理与品牌传播、民航“六大专业集”,围绕全产业链设置培养方向,优化资源配置,注重学科专业的有机整合,实现艺术教育与技术教育的高度融合,持续强化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学校31个本科专业(共有21个本科专业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涵盖艺术学门类20个,文学门类3个,管理学门类2个,工学门类5个,经济学门类1个。形成了以动漫游类专业为龙头,其它艺术学、文学、管理学、工学、经济学学科专业相互支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学校现有国家级特专业1个;省级“十二五”优势特重点学科1个;省级优势特学科1个;省级特高水平专业3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省级特专业3个;省级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高等教育研究基地1个;首批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高层次人才6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吉林省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吉林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吉林省高校教师发展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优秀课程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
程1门。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三)本科生源质量情况
学校生源数量稳定,生源质量逐年提高。2018年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区、市)招生,除黑龙江、吉林省两省执行三本分数外,其它省份均执行二本分数线。其中北京、上海的招生计划均超过百人,是京沪两地本科招生计划数量最多的阜外高校。2018年计划招生3164人,计划完成率100%。普通类专业(文、工、管理、经济类)录取平均分高出投档线30-40分,部分省份高出近百分;艺术类专业优势更为明显,部分省份最低录取综合分高出投档线超过二百分。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学校围绕深化“精准人才培养”战略和“开放式项目制”实施对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坚持“分类建设、内外并举、专兼结合、学产并重”的建设思路,坚持队伍建设模式和管理模式创新,大力聘请国内外业界大师及高职称教授专家,持续深化教师队伍分类建设管理,推进校企双方人才共管共享,较好地保障了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和教学水平的逐步提高。
1.教师数量与结构
截至2018年9月,折合学生数12079,教师总数888人,折合专任教师697.5人,其中自有专任教师507人,
外聘教师381人(折合190.5人),生师比为17.32:1。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301人,占教师总数的33.9%;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510人,占教师总数57.4%。教师中,35岁及以下教师397人,占教师总数的44.7%;36岁-55岁教师391人,占教师总数的44%。符合主讲教师岗位资格的教师为317人,占自有专任教师的62.5%。自有教师中双师型和具有行业背景的教师327人,占教师总数的36.8%。另外,有国内外客座教授495人,其中国外及港、澳、台教授429人。
2.多渠道引进教师,为教师队伍增添活力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引进工作,截至2018年9月,共引进专任教师48人,包括基础型教师23人,双师型教师25人,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10人。教师数量的不断增加和结构的逐步优化调整,使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得到加强,为新专业建设、新课程的开设、项目制的实施等教学深化改革提供有力的保障。
3.培养培训
学校紧紧围绕“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对队伍建设的战略布局,围绕“精准人才培养”战略和“开放式项目制”实施对人才的总体需求,以大力推进“强师工程”为战略目标,以分体系建设和分类培养为主线,以强化员工成长和适应学校发展为目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核心竞争力。
(1)重视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一是本年度共组织专业教师、管理干部等赴美国、
韩国、泰国和台湾等大学或企业开展考察、学习、任教等共计8次16人,其中赴美国孔子学院作为期1年的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2人,赴泰国曼谷大学、朱拉隆功大学、兰实大学、暹罗大学以及东盟卫视进行为期7天的考察学习3人,赴韩国浦项工科大学进行为期7天的GAME JAM游戏开发学习交流3人、韩国IHQ公司考察学习1人,赴台湾参加短期训练营4人,赴台湾辅仁大学、铭传大学、米开兰创意设计有限公司进行为期5天的学习考察3人,提升了专业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和对外交流能力。二是选派14名骨干教师参加教育部组织的为期两周的《军事课程》骨干教师研修班、国家网信办组织的为期7天的《中国新媒体技术实战训练营》以及吉林省教育厅组织的为期4天的2018dr1ven篮球训练营等省级及以上培训,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三是组织校级培训11次,共427人次参加,其中包括教师党员专题培训、新入职专职教师培训、教学管理干部能力提升培训、学校发展战略专题培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等,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技能,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及教学水平的提高,推动了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四是组织院级培训60余次,包括教师思想建设、动画短片创作、游戏策划、数据安全与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等等,分专业分领域全面提升教师执教水平。五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学校充利超星教师发展中心培训平台,甄选出8门网络视频课程,内容涉及教学教法、微课制作、选题设计、教学反思等丰富多样、实用性强的学习内容,共计249名教师参加了全程学习。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充分利用学校与产业公司“双向流动”的互通机制,本学年共选派60余名双师型教师到校缘产业公司参与一年商业项目,完成电影《关公》、公益动画短片《伪装》、趣史新历
系列《西疆逸史》等多个项目,培养了教师的市场意识和企业思维,增强了实践能力、科研与创作能力、紧跟技术前沿发展的能力,能够更好的反哺教学和人才培养。
(3)强化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学校与万学教育集团联合举办一期创新创业师资培训班,共有43位优秀专业教师参加并获得了吉林省创新创业类大赛项目培育与提升暨骨干指导师资特训班培训证书;聘请5名全国知名创新创业培训师来校为82位骨干教师开展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培训。截止目前,学校通过各级创新创业师资培训并获得资格证书的专职教师90名,占自有专任教师总数的17.6%,此外还有54名校外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对我校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师生双创能力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二)教学条件
学校本着“全力保障教学运行,逐年提高教学投入”的原则,每年逐步增加教学经费预算,始终坚持教学经费投入在学校发展投入中的优先地位。
1.教学经费投入
学校不断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保障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2018年专项教学经费546.36万元,教学日常运行经费2546.72万元,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