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专业引领、创新发展” 构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新格局
作者:龚玲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7年第5期
    “十二五”时期,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国家提出了“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校长队伍”,教育部先后制定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高中校长专业标准》《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等。这些都为促进中小学校长队伍把握办学方向、提高专业素质、提升治校能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落实新课程改革稳步推进,提供了重要的上位文件支撑。基于国家层面的上位要求,吉林省教育厅立足吉林省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实际问题,在“十二五”时期,相继颁布了《吉林省促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3)》《吉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划(2014-2018)》两个吉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专业引领、整体统筹的指导文件,进一步推动了全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系统性培训进程,有效地提升了全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使全省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步入了科学发展、专业发展、创新发展的健康轨道,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十二五”全省中小学校长培训的主要工作(一)科学制定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政策规划基于国家层面的上位要求,吉林省教育厅立足吉林省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实际问题,在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省干训办充分听取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修院校、大专院校、科
研院所领导和专家以及中小学校长的意见。
    经过多方论证,在“十二五”时期,相继颁布了《吉林省促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3)》《吉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划(2014-2018)》两个指导文件,各市(州)和县(市、区)根据这两个规划,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适合本地校长培训工作的“十二五”规划。科学有效的规划,绘制了美好的培训蓝图,引领我省的校长培训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地进行。(二)积极建构中小学校长培训的“三大格局”“十二五”期间,我省在中小学校长培训方面,积极建构了“三大格局”板块,为全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搭建了发展平台。
    1.形成了培训格局的“五大定位”基于《促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行动计划》,实施了“十、百、千、万”+任职资格等五个层级的培训工程——杰出校(园)长培养工程、专家型校(园)长培训计划、中青年骨干校长培训、全员校长提高培训、校长任职资格培训。5 年中,培养了60 名“吉林省杰出校长培养对象”,170 名“吉林省专家型校长培养对象”,完成1000 名“吉林省骨干校长”的培训和11550 人的“校长提高培训”,以及2000 人的任职资格培训。在五个层级的培训中,培训内容从“应知应会+实践引领”“理论提升+实践研究”“自我反思+管理提升”“办学理念+经验辐射”“特凝练+品质升华”,逐渐使校长们在汲取理论精华中,拓展办学视域、分享教育智慧、丰富办学实践,提升教育质量。现已有2 名校长进入教育部“卓越校长”培养计划,有20 名校长参加国家级骨干校长培训,有15 名校长评为正高级教师。2.促进了评估格局的实效推进立足吉林省“十二五”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实际状况,着眼“十三五”中小学校长培训工
作规划发展,经吉林省教育厅人事处同意,省教育学院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组成专家团队(18 人),对全省各市州开展了吉林省“十二五”中小学校长培训评估工作。
    经过近两个月的筹备,在2016 年5 月16 日至6月17 日期间,形成了由省教育学院培训专家、市(州)教育学院干训管理者、省校长培训中心教师组合的3 个评估小组(每组6 人)。分别对吉林省9 个市(州)、1 个管委会、2 个省管县的“十二五”干训工作,进行了一市一区一校的评估检查。在评估工作期间,各市(州)、县(区)教育局、教师进修院校的主管领导,对本次评估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评估组所到地区,教育局领导、市教育学院主要领导亲自出席。按照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评估组根据《吉林省“十二五”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考核评估指标体系》中的3 个a 级指标、13 个b 级指标、58 个C级评估指标进行了认真、充分的评议。基于3 个评估组的反馈结果,评估组一致认为:9 个市(州)、1 个管委会、2个省管县干训工作注重顶层设计、专业引领、整合资源,上下联动;建立了明确相应的领导体制与较为完备的运行机制、保障措施;开展的各级各类培训受到了好的效果。校长学员参与度高,满意度强、成效明显。全省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校长、专家型校长、优秀骨干校长,“蝴蝶效应”已经彰显。吉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高站位、专业化、内生性、质效强“十二五”期间吉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的工作,以聚焦教育部对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整体为要求,以促进校长专业发展为主线,以提升培训质量为核心,以创新培训模式为突破,基于以往的经验和反思,在强化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突出了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专业化、内生性,形成了中小学校长
培训工作的品牌化、质效性。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省本级中小学校长培训专业化基地。在“十二五”期间,培训工作有突破、有提升、有担当、有成效。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建构形成校长培训文化体系,凸显了高站位、内生性的培训特“十二五”初始,吉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提出了培训工作要形成独特的“培训品质”的要求,即“专业化、内生性、质效强”;由此树立了“根植学员立场、聚焦专业培训”的培训理念;确立了“科学设计培训方案、细致管理培训班级、精心安排培训课程”的工作理念;形成了“研培结合、专业引领、精细服务、自主提升”的培训文化;突出了“学员立场,服务本位、应需求实、助行促变”的培训主旨;凝练了“三致——细致、精致、极致,三高——高标准、高站位、高效能;三精——精心设计、精细实施、精诚合作”的培训特。(2)探索实施多元校长培训项目,体现了专业化、质效性的培训品质“十二五”期间,吉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多次申报、承办教育部校长国培示范性项目:农村校长助力工程项目(400 人)、中西部教师国培(宁夏青铜峡)项目(250 人)、中国移动中西部校长远程与影子培训(教育部)项目(10250 人);连续五年组织实施二届全省“杰出校长培养工程、专家型校(园)长培养计划”(230 人)和省中青年骨干校长培训(1000人);还有各类校长培训短期国培项目(800 人)、省培项目(500 人)、任职资格培训项目(2000 人)、委托培训项目(500人)。年度承办的培训班级数量不断增加,已由2011年的12 个班上升到2015 年的32 个班;培训学员规模也由2011 年的742 人上升到2015 年的4515 人;校长培训中心在吉林省校长培训年度经费总额所占的比例也由2010 年的40%上升到2015 年的70%。培训影响力与日剧增,先后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教育学院、福建教育学院、浙江大
学、湖南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等多家专业培训机构建立了培训合作关系。尤其是由吉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承办的教育部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校长助力工程项目,连续3 年,获得教育部专家网上评审、学员匿名评估4 项第一名的好成绩。先后被《光明日报》《吉林日报》专题头版头条报道,并多次在教育部校长培训工作会议上进行了经验介绍,树立了吉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在全国的品牌形象力和吉林省教育学院培训工作的品质影响力。(3)打造品德高尚业务精湛团队,展示高素质、能力强的培训队伍吉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现有10 人,其中有博士4 人、高级职称4 人。五年中,全体成员努力工作,乐于奉献,勤于学习、终于职守,为吉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申报省级课题8 项(结题7 项),撰写核心级以上论文30 篇,其中《人民教育》上刊登5 篇,省《社会科学战线》2 篇(重点)。《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吉林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先后报道了吉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开展培训工作的经验。为此,吉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受到吉林省教育学院党委的表扬。各市(州)教育学院基于全省“十二五”干训工作的整体部署,高度重视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以基于地方培训实践为主轴,以形成各自培训特为主线,以探索省市培训联动为突破,以教育行政有效支持为依托,以此彰显了各地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有效成果和培训特。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前瞻引领、专业设计、成果显著;长春市“十二五”期间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在全省突出了引领作用和培训功能。“新突破、新发展、新项目”的“三新”特征体现了前瞻性、独特性、创新性。在教育行政支持、培训专业设计、借助同业合作、持续经费增长,创新培训平台,整合培训资源方面都展示了高层次培训体系和高质效培训管理。突出“覆盖全面、研培结合、实践导向、影子培训”的干训工作特。
    “十二五”期间,吉林市研制出台了《吉林市“十二五”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划》《吉林市中小学校长三年培训计划(2012-2014)》《吉林市教育局2015-2017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等文件,提出构建“自主、开放、多元、互动”的校长培训模式。以“吉林市校长‘博客’网络学习”为载体,完成了吉林市内主要县(区),百余实验校、三千余名参研人员的“十二五”干训课题研究工作,将课题研究与常规培训、校长能力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有机结合,进一步培养校长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二五”期间,白山市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坚持校长培训“自主、探究、合作”的主旨,体现了“覆盖全员,突出重点;分层分类,按需施训;模块组合,梯级递进;研培结合,自主发展;科研先导,鼓励创新”的培训理念和培训实践。开展“三环节自主研修”——抓实“校本研修”、做好“网络研修”、突出“读书研修”;开展高端多元化培训活动,发挥名优校长辐射作用;坚持“校长持证上岗制度”,做好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工作,加强校长队伍后备力量储备;开展“校长网络研修”、自主学习、主题研讨,发掘校长自身优势和资源,促进专家引领和同行互助,拓宽了校长培训的工作领域。辽源地区“十二五”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能够基于对国家政策的把握、省级干训文件的梳理,制定了《辽源市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3)》《辽源市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划(2014—2018年)》。在培训课程建设上突出了三观——宏观(高端)、中观(专业)、微观(改进),体现了层次性、多元性、针对性的课程建构。在培训模式设计上体现了类别性、专业性、特性。设计实施了以赛促培、实地诊断、分岗培训、案例剖析等13 种校长培训方式,进一步灵活、丰实了校长培训的实践导向和实效取向(目前为止,辽源市有省杰出校长培养对象3 人,省专家型校长11人,市骨干校长132人)。
    “十二五”期间,松原地区校长培训工作以项目实施为载体,坚持高端引领的培训原则,在培训内容上,增加实践类课程的容量,拓宽培训渠道,丰富培训形式;在培训方式上,强化对校长自学的规范约束。在培训方式上,聚焦实践、承接地气,体现了培训工作内容的科学性,确保了培训工作的多元化、实效性。二是:体系建构、高端引领、注重全员四平地区“十二五”校长培训工作,体现教育局领导重视,提出了“以研为先——遵规律,以点带面——抓骨干,以赛促训——促发展”的培训工作思路;能够在关注校本研修的同时,充分借助外部优质资源,务实内生性培训。通过省外研修、委托培训,实现不少于80 名校长的集中团队式培训;规范拓宽任职资格培训覆盖面,每年都有1 个校长任职资格班的培训。先后开展了“学先进读书研讨活动”“名优校长培养课题研究”“优秀后勤校长评选”等活动,为域内校长培训工作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通化地区“十二五”校长培训工作,制定了《通化市中小学校长培训“十二五”规划》和《通化市促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行动计划》,开展了“通化市专家型校长后备人选和骨干校长评选活动”“初中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研讨、培训、交流”等培训活动。构建了高校理论引领、政府部门和教育培训机构专门定制、企业资金技术支持、知名中小学干训基地相结合的“立体、交互、开放”的培训格局,力求使培训工作全方位、立体化。实施了通化市的“2255”工程——做好两位杰出校长的后续培养工作,组织20 余位专家型校长后备人选进行高端培训、组织50 名骨干校长参加国内高级研修、对全市500名现任校长开展培训。吉林省教育学院官方网
    梅河口市“十二五”期间校长培训工作,坚持以促进校长专业化成长为整体工作思路,以提升培训质量
为核心,以创新培训机制方法为突破口,努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校长队伍。全员培训,坚持研训结合,注重课题研究,通过提升学员科研水平,带动学员专业水平发展;根据校长队伍实际和教育发展需要,选取特定专题,开展校本研修,提高培训实效;利用国家和省级网络平台,组织校长开展“线上与线下、集中与自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联网+”培训学习活动;以区域内优质学校资源为依托,设立六所优质学校为示范引领,与全市所有乡镇学校形成六大发展联盟,带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有利发展。三是:特管理、有效实施、彰显实效延边州校长培训工作在“十二五”期间,坚持了“五性原则”——坚持培训机制的长效性原则,坚持培训内容的系统性原则,坚持培训对象的扩展性原则,坚持培训方式的多样性原则,坚持培训质量的实效性原则。提出了“五个到位”——组织到位,制度到位,领导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围绕“三个标准-校长专业标准、教师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探索了常规培训与“直接案例”“间接案例”互为补充、互为支撑的特培训模式,有效满足了校长的培训需求。
    “十二五”期间,白城市校长培训工作,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全局,统筹规划,倾斜农村;白城市教育局先后制定并实施了《白城市教育局公开选拔科(校)级后备干部工作实施方案》《白城市教育局科(校)级后备干部培养方案》《局管后备干部读书活动方案》等文件;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模式,开展了中小学校(园)长“读书论道”和“经验分享”系列实践性培训;中小学领导干部教育教学基本功考核也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培训模式,考核结果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主要依据;开发了以考代训、以评促管、以评促培、以评促建的培训模式;有效促进了全市中小学校长队伍素质的提高,成效显著。长白山
管委会“十二五”校长培训工作,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以课题研究为引领,逐步形成了国、省、区三级培训体系;长白山管委会教育局制定了《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副校长竞聘上岗方案》,规定新聘校长必须持有《校长资格证书》和《校长继续教育证》上岗,在制度上为中小学校长培训和管理提供了保障;坚持开展域内校长自主研修活动,并进行考核和评比。提倡“立草根课题、做接地气研究”,开展域内校长小课题研究。
    公主岭市“十二五”校长培训工作,在教育干部培养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形成了“选、育、用、管”一条龙的科学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校长继续教育规定”“十二五”培训规划等,把校长培训纳入到制度化层面;有效拓宽校长培训形式:比如走出去,请进来,案例教学,影子培训,理论研修,远程培训,逐校走访等;重点发挥省级名校长培养对象在地方的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总之,“十二五”期间,省、市、县三级教师进修院校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培训体系,为确定全省校长培训专业化的内涵定位和价值取向到了立足点、支撑点,为提升校长培训专业化的实施效能和培训质量寻求到着力点、发展点。以此增强了各地校长培训专业化的内生性,质效性,赢得了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和省内、外广大参培校长学员的充分认可和一致好评。树立形成了吉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的品质和形象,增强了吉林省中小学校长工作在全国的影响力和感召力。3.推动了项目格局的重点突破从2013 年开始,学院连续4 年申报并获批实施了教育部农村校长助力工程项目,并在2013 年、2014年、2015年连续三年荣获四次全国第一名;培训项目由国内实施到国外研修,“十二五”期间,省厅和学
院共组织四批“吉林省杰出校长培养对象”“吉林省专家型校长培养对象”赴美国进行高级研修,使校长们拓宽了国际视域、增强了教育自信、提升了办学能力。
    培训项目也由省培项目拓展到国培项目。2016年校长国培10 个项目均为学院校长培训中心“收入囊中”;永吉县教师进修学校、农安县教师进修学校、东丰县教师进修学校、白城市洮北区教师进修学校等12 个国培项目县的培训份额在3000 万元左右。项目类型也由中小学校长培训延伸到省属高校副校长和教育局长培训。2016 年组织实施了“吉林省省属高校后勤副校长高级研修”项目,采用了“一期两地四模块”的培训模式,受到很好的效果。(三)努力探索中小学校长的有效培训模式“十二五”期间,全省在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培训工作中,注重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受到教育部国培办和培训学员的一致好评。在培训实践中,总结了以下14种培训模式:“小组合作式”——团队学习、“全程跟进式”——导师指导、“阶段递进式”——任务驱动、“需求本位式”——问题沙龙、“同行互助式”——学员微课、“思维互动式”——微培体验、“实践导向式”——专题授课、“场境体验式”——案例教学、“世界咖啡式”——体汇谈、“网状交叉式”——影子培训、“异题同析式”——策略研讨、“同题异析式”——案例研究、“智慧共享式”——学员论坛、“多元持续式”——返岗跟踪。还有各地实施的“名校长工作室”模式、“校长案例教学”模式、“校长校本研修”模式、“校长博客”模式、“校长名校访学”模式等。这些,也为“十三五”开展全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