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目标的陈述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科学的教学目标制定是保障学校教学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讨论下有关教学目标中行为目标的陈述问题。有关行为目标陈述的知识,在我们教师招聘考试中,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考察的方向多为选择行为目标的四要素、判断行为目标是否表述正确两种。 
行为目标是用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标,也就是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来陈述的目标。1962年美国著名教学目标研究专家马杰认为,一个科学的、合理的行为目标应该具备三大条件:一是要说明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即表述行为;二是要规定学生的行为产生的条件,即表述条件;三是规定符合要求的作业的标准,即表述标准。而我国学者在此基础之上添加了 表述主体 这一条件,认为一个完整、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四个要素,即行为主体、行为活动、行为条件和行为标准。
一、行为主体 学习者
教学目标的设计,其行为描述的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所以表述时应该表述为 学生要 而不是 教师教会学生 。同时要注意,在表述过程中不能出现 使、让 类动词,比如: 让学生学会 。
二、行为活动 具体行为
这种表述一定是具体可操作的,一般来说以动宾短语为主来进行表述。如: 书写6个汉字的字形 、 能操作计算机 等。
三、表述条件 限制或范围
一般来说表述条件的限制和范围存在四种情况:一是允许或不允许使用手册与辅助手段,如 可不可以带字典 二是提供信息与提示,如 在给定的段中,能够出描写春天的句子 三是时间的限制,如 在2分钟内 四是完成行为的情景,如 课堂讨论时,能叙述 要点 。
四、表述标准 最低表现水平
标准的表述一般与 好到什么程度 、 精确度如何 、 完整性怎样 等问题有关。如 至少写出三个事例 等。
行为目标有着它独特的优点,能够准确的给学生以明确的目标,让其产生具体的行为变化。但是它也存在着不足,它只片面的强调了外在的行为变化,但是没有注意到学生内在的心理变化。所以在进行教学目标制定时,应该考虑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表述。这样不仅能够关注外在行为变化,也能结合其内在的体验、感受,将行为结果与行为过程协调起来。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道习题来进行练习:
某教师进行诗歌教学,其教学目标设计为:借助课文插图,想想诗歌所描述的情景。其中 借助课文插图 是教学目标的( )。中公教师网网址
A.行为主体 B.行为动词 C.行为条件 D.表现程度
【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教学目标的陈述。其中,行为主体指的是学习者;行为动词指的是具体的学习行为;行为条件指的是限制和范围;表现程度指的是最低的表现水平;题干中表述 借助课文插图 是在说明学生在学习的时所提供的信息与提示,属于表述条件。故选择C选项。
【难度系数】★
【知识点】教育心理学-教学心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的理论-教学目标的表述-行为目标
中公讲师解析
关注 中公教师招聘考试
回复【时政】即可查看每日时政新闻+时政模拟
回复【资料】即可免费获取各省备考秘籍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 中公教师网 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公教师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中公教师网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