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关于印发《上海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发展规划(2019-2023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
【公布日期】2019.03.13
【字 号】
【施行日期】2019.03.1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医疗管理
正文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关于印发《上海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发展规划(2019-2023年)》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五年(2017-2021年)发展规划》,加快实施《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进一步提升本市临床医学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临床医学成果转化,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市科委、市卫生健康委、市药品监管局、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研究制定了《上海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发展规划(2019-2023年)》。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上海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发展规划(2019-2023年)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
  2019年3月13日
 
上海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发展规划(2019-2023年)
  为贯彻落实《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五年(2017-2021年)发展规划》,加快实施《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进一步提
升本市临床医学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临床医学成果转化,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本市将建设上海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现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9-2023年。
  一、现状与需求
  (一)基础与优势
  上海是我国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重镇,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科研实力雄厚,人才优势显著,重大成果突出。本市拥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海军军医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十多家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百余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临床医学均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本市从事生物医药研究的人员超过8万人,其中两院院士80余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40余位。吴孟超院士和王振义院士曾分别获得国家科技最高奖。
  (二)战略需求
  ??1.中心建设是提升医学科技创新能力的重大举措
  中心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本市医学创新体系,切实解决临床研究创新不足、水平不高,临床资源分散、缺乏整合等突出问题,有利于形成更多高质量的临床指南、疾病防控策略等创新成果,提高疾病诊疗水平,增强本市临床医学创新能力。
  2.中心建设是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路径
  医疗机构处于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链条的中心枢纽位置,是承接基础研究发现、转化前沿技术成果、应用评价创新产品、制定指南规范的核心力量。通过中心的布局建设,促进本市医疗机构与相关研究单位、高校、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将有效激发医疗机构的创新活力和创新潜能,加速医学科技成果转化。
  3.中心建设是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生物医药产业是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是本市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中心建设,将有利于生物医药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有效推动本市生物医药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众对健
康生活的美好追求。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围绕医学科技发展需要和重大疾病防控需求,加强整体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运行管理制度和机制,构建衔接紧密、转化顺畅、协同整合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医学领域的创新突破,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需求导向
  面向重大临床需求和产业化需要,聚焦重大疾病领域,建设中心及其创新网络,开展高水平的临床研究。围绕临床医生的发现和灵感,研发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方案,并推动其临床应用,为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提供科技支撑。
  2.坚持目标引领
  聚焦临床医学原始创新、前沿技术创新、高端设备和新药研发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临床研究与转化的源头支撑,推动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和普及,进一步提升本市临床医学科技的国际集聚力和影响力。
  3.坚持开放协同
  集聚和整合国内外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汇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多方力量,培育、吸引国际顶尖人才和创新团队,探索医产学研协同机制,构建更广领域、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医学科技资源协同创新网络。
  4.坚持机制创新
  加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系统设计和统筹布局,立足调动临床医学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强化资源保障和政策支持,创新运行管理和绩效评估机制,营造有利于中心稳定发展的环境。
  (三)发展目标
  到2023年底,建设25家左右的中心,支撑“健康上海”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临床研究专职从业人员(包括专职的管理人员、医生、护士、统计人员等)数量达到1000人以上。开展不少于8项万人以上规模的疾病人队列研究,开发不少于20项疾病综合方案,研究制定或修订不少于5项国际水平的临床诊疗指南,以组长单位牵头开展不少于350项药物临床试验,开展不少于300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牵头或作为中国地区组长单位参与不少于30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建设形成一批信息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临床样本资源库、健康大数据平台、药物和医疗器械临床评价平台。
  三、重点任务
  (一)提升临床医学研究能力
  1.科学规划中心建设
  根据本市医疗机构的实际特点和临床需求,在重大疾病领域、优势临床专科或前沿医学领域规划布局中心的建设,形成一批集临床研究、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及应用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基地。
  2.开展高水平临床研究
  聚焦临床循证、技术创新、防控策略三大方向开展中心临床研究。重点围绕临床医生的发现和灵感,依托所在医院的特领域和学科开展临床研究项目,特别是符合国际规范的前瞻性、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效果评价与医疗质量提升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的临床指南,建立疾病规范化诊疗技术体系。重点开展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围绕干细胞、免疫细胞、基因等方面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促进医学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系统开展针对上海重点疾病和重点人的流行病学研究,加强对重点疾病高危因素的筛查和监测,结合卫生经济学等方法,为合理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国家医学考试网2023年报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