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年第8卷第1期
从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看卫生教育的发展方向
傅海虹
(内蒙古医学院公共卫生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9)
[摘要]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对卫生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和医学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医改方案并不是最终的方案,需要不断地试点、摸索,加大对卫生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探讨我国卫生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应大力培养医学创新人才和应用型卫生管理人才,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并使中医教育回归。
[关键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教育;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344(2010)01—0120一03
一、我国新医改对卫生教育发展提出新要求
新医改方案有以下特点:一是在改革的理念上,首次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中国医药卫生人才网
这是一个重大创新;二是在改革的原则上,明确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三是在近期改革的重点上,突出基本、基础和基层。四是在改革的基本思路上,把完善制度体系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结合起来。五是强调由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方案中一些重大改革,先行试点,逐步推开。
新医改方案一波三折,北大、复旦、还有国外的卫生研究机构参与了新医改方案的设计与研究。从中可以看到,我国在卫生事业管理研究方面是相对薄弱的。而且,在卫生管理人才培养方面,我们也非常薄弱。“一个目标,四大体系”的能否达成,取决于“八项支撑”。从字面上来看,“八项支撑”当中,卫生教育似乎更多的体现在科技与人才体制机制上了,但实际上,其他七个方面无不和卫生教育息息相关,无不牵扯到卫生管理人才的问题。以公立医院的改革为例,改革之难并不是因为要用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去替换旧的管理模式,而在于很大一部分公立医院根本没有管理,充其量是一种惯性的运作。在中国如此庞大的医疗机构中建立管理制度,从无到有,整体完成一种蜕变,这其中既没有成熟的管理理论,也没有足够的卫生管理人才,难度可想而知。
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对卫生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和医学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方案的设计,还可以借助外力。但新医改的能否进行下去,遇到的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能否及时解决,需要大量的人才队伍。新医改方案并不是最终的方案,需要不断地试点、摸索,加大对卫生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同时,对医学专业技术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并不是偶然的。这固
然是中国政府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结果,但是这个科学发展观也是以中国乃至世界卫生健康状况为前提的,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成为威胁人类最主要疾病、人们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等等,都是新医改方案试图解决的问题。新医改方案表面上看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实质上是要达到老百姓“不生病”的效果。医学教育必须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指导下,培养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二十一世纪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我国卫生教育的发展方向探讨
(一)大力培养医学创新人才
[收稿日期]2009—10—10
[作者简介】傅海虹(1969一),男,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内蒙古医学院公共卫生管理学院讲师,从事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
120
新医改方案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创新”。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也只有依靠创新。不仅现在,而且还包括将来。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新医改的下一步工作也必将伴随着创新而进行。医疗卫生领域的管理人才必须有创新的思想准备和素质。同样,医学模式在发生着改变,医疗服务的个
性化特征日趋显现,临床医疗工作者也需要不断地创新。
医学创新人才不仅看他拥有知识的多少,更重要的是他是否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的解决医学问题、健康问题的能力和素质。传统的医学教育培养目标单一,导致学生医学综合知识欠缺,很难适应现代医学目标对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的总体要求;传统医学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在这种医学本体功能单一性目标的影响下,医学的所有理论和法则没有从更高境界和更深层次上对“人为什么会生病,怎样才能不生病”等医学社会功能进行更加理性的价值评判;传统医学教育的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缺乏问题意识、探索精神,影响了创新人格的形成。L l】而新的时代条件下,卫生问题、健康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医学技术问题,社会缺乏的也势必不是单纯的医学技术人才。那医疗实践为例,虽然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已经提出了30多年了,但“只见病不见人”“救命不救人”的现象依旧普遍存在。
培养医学创新人才,首先要重视对学生预防干预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社区卫生保健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开设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康复医学等新的必修课程,使学生在今后能够适应公共卫生、社区卫生等综合性比较强的工作。其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育发展,强化医学教育尊重人性、珍惜生命的社会功能。如开设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社会医学、医学心理学等医学入文类课程。再次,建立以精干的核心课程为主线、丰富的专业选修和拓展辅修课为延伸的个性化培养模式,减少必修课比重,增加选修课种类。使学生有一
定的主动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的能力。最后,要认清医学教育是精英教育的本质特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许多学者认为,医学教育具有专业化程度高、实践性强、教育成本昂贵、培养周期长、社会期望值高等特点,这些都使得医学教育具有精英教育的特征。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加大办学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医学创新人才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迫切需求应用型卫生管理人才
在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卫生管理人才作为卫生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完善医药卫生管理是医改的八项支撑之一。改革的成功也必然要求加大监督管理。公立医院改革的难点之一也是如何建立对医院的监管机制。
卫生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大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卫生管理人员作为这一系统的直接操作者,不仅要甘于奉献,还必须具备科学决策的能力。卫生管理设计范围广泛,其中包括:卫生方针政策、医疗保健制度、卫生计划、卫生组织、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卫生信息管理、卫生服务质量管理、医政管理、公共卫生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妇幼卫生管理、药品监督管理、中医药管理、医学科教管理等诸多内容,与“社会、自然、人文、政治、经济、科技、健康”等领域都有交叉点,这对卫生管理者如何开展管理工作,协调各种因素以适应社会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
【21我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就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一大批卫生管理者不断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勇于决策的结果。而且,在新医改方案公布之前,我国的卫生管理者在卫生体制改革中也是不断努力创新,为中国老百姓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农村普遍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市推广社区卫生服务,基本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人才需求的缺口很大,20世纪80年代,卫生管理教育在我国兴起,自1982年上海医科大学设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以来,刚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卫生事业管理的教育模式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和缺陷。而且,二十一世纪,社会对卫生管理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加大培养卫生监督和卫生管理人才的力度,建立卫生事业管理新型的教学体系至关重要。首先,应用型卫生管理人才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实践性,传统意义上的“重理论,轻实践”限制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加以改变。其次,转变高校教师“灌输知识”的教学思想,注重引导和探索,培养发现能力,养成对问题进行探讨的习惯。第三,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通过建设实践基地,指导学生
121
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到卫生机构、乡镇农村、城市社区,到现实社会中去,了解各地区卫生状况,形成感性认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
(三)必须进一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新医改所呈现的其实就是“以人为本”,所以医学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也必然要回到医学的人文精神上来。目前的高等医学教育仍存在着对医学生偏重专业知识教育,忽视人文科学教育的倾向,医学高等院校有的即使开展了人文科学教育,但课程比例较低,课程设置有很大的随意性,而且内容缺乏实用性。也直接影响了人文科学教育的实际效果。医学首先是一种社会事业、社会活动,而不是纯粹的科学研究,用专业知识进行教育显然是不够的。而且新的医学模式的建立也揭示了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成为落实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的推动力量。新医改重点建设的基层卫生机构,工作的重点也必将从传统意义上的治病救人扩展到综合防治上来,医学人文关怀恐怕要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四)中医教育的回归
《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特优势,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方面,要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村培养中医药人才;完善相关财政补助政策,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与服务。20世纪70年代我国能以世界l%的卫生事业费用解决世界22%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建立了赤脚医生制度。而赤脚医生的培训主要注重了重要的中医药的“简、便、廉、验”,以针灸、拔罐、按摩、刮痧及中医基本知识为主,并结合简单的注射、输液等西医疗法。今后重建农村合作医疗和三级医疗网,也必然在广大农村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而如今,人才匮乏是制约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瓶颈。关于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意见》提出,要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按照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施教,开展中医临床类本科生招生与培养改革试点工作。院校教育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50多年来,中医药院校教育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才,但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中医药专业招生规模迅速扩大,结构不尽合理,教育质量有所下降。二是中医药教育与中医医疗、中医药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中医药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不相适应的矛盾还很突出。三是中医药专业毕业生,特别是中医临床专业毕业生中医理论功底不牢,专业技能不扎实等。
中医教育的回归已经是个早晚问题。中医院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必然要重新审定。但是这种回归使得中国的传统医学得以真正发扬光大,使得中西医结合真正成为可能。这也必然是一项艰巨的重大工程。
而且,中医药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果在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中广泛开设中医药学科的选修课,一来可以作为人文素质课的内容,二来对于将来进入基层开展工作也应该是大有助益的。
[参考文献]
[1]王丽芹,哈贵田.高等医学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选
择[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25,(3):76—77.[2]任毅,陈星位.健全卫生事业管理教育模式培养应用型
卫生管理人才[J].医学信息,2008,21,(3):328—329.
[责任编辑:高平亮】
O n t he D evel opm e nt D i r ec t i on of H eal t h E ducat i on f r om
t he R e f or m of M edi cal a nd H ea l t h Ser vi ce i n C hi na
F u H ai h ong
(I nner M ong ol i a M edi cal C ol l ege,H o hhot-I nn er M ongol i a,010059)
A bs t r act:T he i nt r oduct i on of t he new m edi cal r ef orm pr ogr am ra i‘se s hi ghe r de m a nds f or t he const r uct i on of he a l t h m a nagem ent t al e nt t eam and t he devel opm ent of m edi cal educat i on.ni s new m edi cal r ef orm pr ogr am is not t he f i nal one.I t needs const a nt t I ial s and expl or at i ons.T her e f or e,i t is urge nt t o s t r engt hen t he const r uct i on of heal t h m a na gem ent t al ent t eam.ni s pap er e xpl or es t he devel opm ent di r ec t i on of he a l t h e duc at i on i n C hi na-put s f or w a r ds t he i de as of s t r engt he ni ng t he cu l t i v at i o n l ev el of cr eat i ve m edi cal t a l ent s and appl i ed he a l t h m a na gem ent t al en t s,s t r engt he ni ng
hum anis t ic qual i t y e duc at i on and pr om ot e t he re gres s i on of t r a di t i on al C hi nes e m edi cal sci en ce.K ey w ords:t he r ef orm of m edi cal and he a l t h se rvi ce;heal t h edu cat i on;d evel opm ent di r ec t i on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