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一,患者男,46岁。因尿毒症引起左心衰竭,服用洋地黄毒
苷0.1mg/dl。1周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失眠。入院诊断为洋地黄中毒。立即停药,进行血液透析。于第二
天测得洋地黄毒苷血清浓度为3.21ng/ml,第三天仍为
3.11ng/ml,应用考来烯胺后,患者中毒症状明显减轻.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该患者洋地黄毒苷中毒的原因是什么?为何经透析后,血清洋地黄苷浓度仍保持
较高水平?
答:洋地黄存在肝肠循环,即洋地黄在肝脏分法后随胆计排入肠道,后又被肠道吸收
进入肝脏,使其血药浓度升高,导致中毒。洋地黄毒苷主要是经胆汁泄,少部分经肾排泄,
因此经透析后,血清洋地黄毒苷浓度仍保持较高水平。
事业编体检不过的案例
2.应用考来烯胺后,血清洋地黄毒苷浓度迅速降低的原因是什么?
答:考来烯胺可与肠道内洋地黄毒带的活性代谢物结合,阻断其肝肠循环,阻止其重
吸收弄促进消除,使血清洋地黄毒苷浓度迅速降低。
二,硝苯地平扩张冠状动脉和周围动脉作用最强,抑制血管
痉挛效果显著,是变异型心绞痛和高血压首选的钙离子
拮抗剂,宜长期使用。目前已研制出胶囊剂、普通片剂、膜剂、气雾剂、透皮制剂、栓剂、缓释片、控释片等。规格:
胶囊剂:每胶囊5mg;片剂:每片10mg;喷雾剂每瓶100mg。用
法及用量:口服:1次5~10mg,每日3次,急用时可舌下含服,
对慢性心力衰喝,每6小时20mg;咽部喷药:每次
1.5~2mg(约喷3-4下)。
根据上述材料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硝苯地平各种剂型的吸收特点。
答:(1)胶囊剂的吸收特点:由于胶囊剂制备时是以粉末或颗粒状态直接装于壳中,服用后在胃中崩解快,囊壳破裂后,药物颗粒可迅速分散,故药物的吸收快,吸收较好。
(2)普通片剂的吸收特点:片剂在胃肠道中经历崩解、分散和溶出的全过程。片剂充分扇解,分散成包含辅料的细颗粒,细颗粒进一步分散,药物溶解后才能被机体吸收。
(3)膜剂的吸收特点:药物的溶出速度和吸收快
(4)气雾剂的吸收特点:鼻腔给药。吸收程度和速度有时可与静脉注射相当
(5)透皮制剂的吸收特点:皮肤给药,经皮下毛细血管吸收,吸收慢。①避免肝脏首过作用和胃肠道的酶降解;②避免对胃肠道的刺激性;③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具有
缓释长效作用;④使用方便、安全,如有不良反应,随时可中断给药。
(6)栓剂的吸收特点:①药物可以避免胃肠pH和酶的影响和破坏;②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可采用直肠给药;③作用时间一般比口服片剂长。
(7)缓、控释片的吸收特点:释药徐缓,避免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不良反应,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2.如何根据临床需要选择适宜的硝苯地平剂型?
答:急用时可选择吸收快的给药途径,如舌下含服片剂,而对于慢性疾病,可用其他相对
较慢的剂型,如胶囊剂,缓、控释片等。
三,患者男,66岁。1年来经常腰腿酸痛,关节红肿,时有头晕、耳鸣。2天前头痛、头晕、耳鸣加重,伴眩晕及行走不能,感觉呼吸急促,视物模糊,休息2天未见缓解来院就医。
既往有风湿性关节炎,常服复方阿司匹林片。近1个月来,
日用量在20片以上。体格检查:体温36.3℃,心率78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16/72mmHg。心电图示:肺型P波。诊
断为水杨酸中毒,风湿性关节炎。停用复方阿司匹林片,静
脉滴注碳酸氢钠12.5g/d,口服布洛芬及吲哚美辛,治
疗3日后症状明显减轻。神态清、头晕减轻、耳鸣消失、
视物清。7日后治愈出院,无头晕。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患者视物模糊属于什么反应?产生这种反应的原因是什么?
答:视物模糊属于水杨酸中毒反应。阿司匹林会经过肠肝循环,即在肝脏分泌入
胆汁后,排入肠道,后又被肠道吸收进入肝脏,使其血药浓度升高,致使患者发生不良反应。
2.停用复方阿司匹林片,静脉滴注碳酸氢钠有什么意义?产生救治作用的机制是什么?
答:静脉滴注碳酸氢钠可以碱化尿液。产生救治作用的机制是:使酸性的阿司匹
林转化为离子型不被重吸收,从而加速药物的肾脏排泄
四,卡马西平单次口服给药,消除半衰期为25~65h,长期口
服给药后,消除半衰期为12~17h。与香豆素类抗凝药合用可以降低抗凝作用,与红霉素合用本品的血药浓度升高.
根据上述材料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卡马西平长期给药半衰期缩短?
答:卡马西平长期给药可诱导肝药酶的活性,加速自身代谢,因此半衰期会缩短
2.为什么与香豆素类抗凝药合用抗凝作用减弱?
答:因为卡马西平具有诱导肝药酶活性的作用,加速香豆素类抗凝药的代谢,导致
其抗凝作用减弱。
五,患者男,58岁,患有高血压15年,因胸骨后疼痛、阵发
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恶心、腹胀纳差入院。体格检
查:BP156/96mmHg;P128次/分,律不齐;R26次/分。肝脏肋
下2指、剑突下4指并有压痛,颈静脉怒张,下肢水肿。Ⅹ
线检查:心脏显著增大,心胸比0.7。诊断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医生给予:(1)吸氧。(2)毒毛花苷K注射剂0.25mg加入50%
葡萄糖40ml,缓慢静脉注射。(3)螺内酯20mg/次,每日两次。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该患者用药的合理性.
答:患者有高血压病史,体检有轻度高血压,心衰,心率快,律不齐,呼吸困难,肝大,
颈静脉怒张,下肢水肿等。因此,给予吸氧;用毒毛花苷K心衰:用螺内酯进行利原,以消除水肿。
2.进一步提出你的用药建议。
答:进一步用药建议:适当选用降压药,可减轻心衰症状。急性心衰用毒毛花苷
K缓解后,可改用片口服。用螺内酯进行利尿如效果不好,可改用高效能和低
效能的利尿药,但要注意补钾。
六,某厂生产的注射液,临床使用中出现了热原反应,临床
科室向制剂部门提出异议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产生热原的途径。
答:热原产生的途径:(1)注射用水:注射用水含热原是注射剂污染热原的主要来源。
(2)原辅料:某些原辅料,如中药提取物、蔗糖、含蛋白为主的生物制品等,
由于细菌容易繁殖而引起热原污染。
(3)容器与设备:配制注射剂的容器、用具、管道、滤器等,使用前未彻底清洗、灭菌和除尽热原,均有可能污染热原。
(4)制造过程与生产环境:工作人员不按操作规程生产,操作时间过长,环境
未净化和气温太高,产品未及时灭菌或灭菌不彻底,都能增加污染机会而产生热原。
(5)输液器具:有时注射用输液本身并不含热原,而输液用器具,如胶皮管、
针头等未除净热原而污染。
2.请阐述去除热原的方法。
答:去除热原的方法:
(1)高温法:耐热物品如玻璃制品、金属制品、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容器和其他用具以及注射时使用的注射器等,均可采用此法破坏热原。
(2)吸附法:热原在水溶液中可被活性炭、石棉、白陶土等吸附而除去。
(3)超滤法:热原分子量为1×10左右,体积较小,约1~5nm,可以通过一般
滤器和微孔滤膜,但采用超滤法如用3.0~15nm翅滤膜可将其除去。
(4)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时,原水中的热原可经蒸馏除去,但需多次蒸馏,并加有隔沫装置,单次蒸馏往往效果不理想。
(5)酸碱法:玻璃容器及用具如配液用玻璃器皿、輸液瓶等可用重铬酸钾硫酿清洁液或稀氢氧化钠处理,破坏热原。
(6)其他:包括离子交换法、凝胶过滤、反滲透法等.
七,某患者入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真菌性肺炎,医生予以制菌霉素50万单位,每次,用药9天不能控制病情,真菌感染日益加重。
根据上述材料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药剂师,你认为医生用药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医生用药不合理,因为制菌霉素口服不易吸收,对系统性真菌感染无效,
主要用于肠道、口腔及阴道念珠菌感染。
2.根据药学知识,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用药方案。
答:应采用氟康唑或伊曲康唑等口服吸收好的唑类抗真菌药进行。
八,复方阿司匹林片(1000片)的制备
处方阿司匹林                268g
对乙酰氨基酮            136g
                  33.4g
淀粉                    266g
淀粉浆(17%)              适量
滑石粉                  15g
轻质液状石蜻            0.25g
根据处方回答以下问题
1.分析处方,说明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
答:阿司匹林              268g                主药
对乙酰氨基酚      136g                主药
                33.4g                主药
淀粉                  266g                填充剂和崩解剂
淀粉浆(17%)      适量黏合剂
滑石粉              15g                  润滑剂
轻质液状石蜡      0.25g                润滑剂
2.该处方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压制,请简述工艺流程。
答:生产流程如下:
药物、辅料粉碎、过筛加辅料混合制软材→制湿颗粒→湿粒干燥→整粒加润滑剂和崩解剂混合→压片→包衣→质量检查→包装
九,有报道将末端带羧基的磷脂酰乙醇胺(PE)的PEG衍生物(DPPE-PEG3000—CO0H)掺入脂质体中制成长循环脂质体,再通过羧基酯化作用,将膀胱癌单克隆抗体BDⅠ-1或小鼠LgG共价连接到该脂质体表面制成免疫脂质体。体外靶细胞杀伤活性检测和小鼠组织分布实验表明,此种多柔比星免疫脂质体有选择性杀伤靶细胞(人膀胱癌细胞)的能力,在血中的滞留时间明显延长,并减少了在肝、脾的聚集。
有研究者合成了含有叶酸一PEG一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的脂质体,在体外分别用含高密度叶酸受体的M109细胞(鼠肺癌细胞)和含低密度叶酸受体的人表皮癌细胞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叶酸修饰脂质体显著增加了脂质体对富含叶酸受体的肿瘤细胞的结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