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天津市静海区四校高一(上)期中
历史试卷
1.历史悠久的汉语言文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若寻这一文化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2.某学者指出,公元前四千年中国存在的区域文化带有内蒙古长城带、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太湖长江三角洲文化、大坌坑文化等,这些文化彼此相互作用。这表明(  )
A. 不同文明的交融互动最终促成了国家的形成
B. 中华文明的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格局
C. 地理的复杂性与分层性奠定中华文明的基础
D. 中华文明由黄河流域向周边逐渐扩展
3.“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下、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
A. 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 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C. 神权与政权相结合    D. 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4.《史记》记载,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这一现象源于(  )
A. 宗法分封制崩溃    B. 长期战乱生产破坏
C. 贫富分化的加剧    D. 诸侯国封建化改革
5.孔子曾说:“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供奉)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由此可知,孔子(  )
A. 对礼制的遵守和敬畏    B. 代表社会底层发声
C. 奠定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    D. 君臣关系上提倡无条件忠君
6.李白在《古风》中赞叹道:“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始皇,这个中国历史上的,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是(  )
A. 建立了皇帝制度    B. 实现了祖国统一
C. 实行三公九卿制    D. 修筑了万里长城
7.在评论秦朝灭亡时,历史学家张岂之说:“秦始皇忘记了最主要的事:民心和民力。”最能论证此观点的是(  )
A. 称皇帝制《秦律》    B. 置三公行郡县
C. 焚书坑儒筑长城    D. 统文字平南越
8.由如图司马迁对历史细节的记载可知,汉初(  )
A. 延续了西周的礼乐等级制度    B. 思想大一统趋势开始出现
C. 西汉政权面临内忧外患局面    D. 地方势力削弱了中央王朝
9.西汉文帝曾立下遗嘱《薄葬诏》:“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薄葬之风盛行一时;而汉武帝以后的贵族墓葬中往往包括错金银器、车马器、布帛衣衫等随葬品,这一变化表明西汉(  )
A. 理学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B. 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C. 伦理道德观念深入人心    D. 君主专制遭到严重打击
10.汉代,张骞通西域后,很多人向政府上书,请求“使外国”“开外国道”。“宜西北万里,富昌长乐”成为一时流行的祝词。材料说明(  )
A. 大一统局面进一步巩固    B. 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C. 社会热潮关联大政方针    D. 思想文化控制有所放松
11.“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鲜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交融。下面不属于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  )
A. 迁都洛阳
B. 颁布均田令,实施租庸调制
C. 穿汉服、说汉话
D.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12.《宋书》是记载南朝第一个王朝刘宋历史的史书,其中有一段描述:“至于元嘉末……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对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一统的局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对的环境
B. 南宋时,经济重心的南移
C. 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
D. 少数民族之间的不断融合
13.太宗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君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为此唐太宗采取了(  )
A. 开明的    B. 互惠的开放政策
C. 公平的选官政策    D. 严密的监察政策
14.如图中的斜线部分是中国古代某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域。该王朝在①地区设立的军政机构是(  )
A. 安西都护府    B. 北庭都护府    C. 西域都护府    D. 安北都护府
15.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
A. 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    B. 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
C. 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    D. 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
16.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这一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实质上是(  )
A. 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    B.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C. 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D. 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17.唐朝前期推行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缴纳固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这一转变(  )
A. 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B. 完成了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过渡
C.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18.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 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 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 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 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19.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  )
①把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
②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③地方赋税大部分转运中央
最早的纸币源于④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0.《大夏国葬舍利碣铭》为西夏碑铭,记载了元昊为安放佛舍利而建造连云宝塔之事。碑文由元昊重臣汉人张陟署名“右仆射兼中枢侍郎平章事臣张陟奉制撰”,由此可知(  )
A. 元昊所用臣僚均为汉族儒士    B. 西夏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C. 西夏以宗教维系上下级关系    D. 西夏中央机构仿照宋朝
21.金朝制度基本沿袭唐宋,但却保持了猛安谋克制度。有关“猛安谋克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