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重点中学高二年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2023年广西公务员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促进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久 前,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推出“语贯古今字载中华——教育部、国家语委重大语 言文化工程建设成果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语言文字 工作, 一批重大语言文化工程取得标志性成果。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 语言资源库,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 等出版—批重要著作,中华精品字库、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等数字化建设迅速推进……这些宝贵成果,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筑牢根基。
探源中华文明,从历史深处延续而来的语言是珍贵符码。正如有学者说,“凡解释一字即是 作一部文化史”。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3000多年,其间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中蕴藏着中 华文明的基因,让人们得以从汉字原初构型中破解文明起源的奥秘。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铭文 “宅兹中国”,留下“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沉淀在中华典籍里的人文思想,蕴含着跨越时空的魅力,成为代代相传的集体记忆。得益于重大语言文化工程建设,中国话、方块字的文
化名片更 为亮丽,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资源更为丰厚。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两句诗曾扣动无数游子的心弦。方言是地方文化的坐标,沉淀生活记忆,凝结深厚情感。作为一项国家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一期已完成 全国所有省份1700多个调查点的调查保护,覆盖国内120余种语言和方言。只要登录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采录展示平台,就可以随时随地聆听“来自家乡的声音”。 一个个词条,内容涉 及房屋建筑、日常用具、服饰饮食、农工百艺、婚育丧葬、节日活动、说唱表演等,如同一枚枚生动 的文化切片,为地方特文化留下珍贵的记录。被小心翼翼保存下来的语言文化,留住了文化 乡愁。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演进、自然语言处理成为热门应用领域的背景下,语言文化工程的成果开发有着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比如,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以数字技术赋能 古文字传播应用,让冷门绝学走近大众;精选历代书法名家的代表作品开发成“中华精品字库”, 实现书法艺术和信息技术、汉字应用的高度融合;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开发甲骨文互动展 区,让观众能够深入了解甲骨文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以及在现代社会的创新应用。创新是语 言的活力所在,当记录在甲骨、金石、简牍、绢帛、纸页上的古文字化身数字比特,插上大数据的 翅膀,我们的语言文化必将在数字时代焕发更为独特的魅力。
语言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身处全球化时代,彰显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记录着厚重历史和多样文化的语言是资源宝库。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沿着文明的脉络,从古文字里探究文明源头的奥秘,从各地方言里感知文化的多样,从数字化创新中触摸时代的脉动, 让中国语言文化的长河生生不息。
(摘编自智春丽《让语言的长河生生不息》)
材料二:
生活中,无论是日常攀谈还是正式发言,语言都可谓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重视语言, 善用语言,让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言的力量,首在言之成理。“言贵于有物,无物,非言也”。就拿开会发言来说, 一个人的 讲话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 无懈可击,有说服力。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 的效果。纵观历史长河,誓言“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 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反观那些“两面人”、投机者,纵然信誓旦旦、巧舌如簧,
但由于没有人格的 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文心雕 龙》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这是行文的典范,又何尝 不是语言的真义?话语真情充沛,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穆青采访焦裕禄 事迹时情动于衷,挥洒热泪,多年后,其采访日记上仍依稀可见斑斑泪痕。有了真情的贯注,那 么语言和作品就都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
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 盾。现实中,有的干部一讲话,众便皱眉摇头,原因何在?问题就在于这些讲话内容干瘪,细 咂无味,要么是脱离实践的空话套话,要么是违背情理的废话假话。譬如,有的乡村动员植树, 长篇累牍都是绿化的道理,对大家最关心的树苗供应等现实议题只字不提。再如,发生安全事 故,人们最关切的是伤亡情况和救援进展动态,个别地方的新闻发布却大篇幅着墨于“地方领导 重视”,缺少事件本身的信息。凡此种种,消解的都是众的信任。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挖掘语言的宝 藏,品味语言的艺术,有助于更好传递信息,交流意见,沟通情感,也必将推动行之有恒,
行之有 格,行之有效。从这个角度来说,从真理中汲取营养,在信仰中涵养定力,于情感中激发共鸣,有 利于激发语言的力量,最终做到知行合一、言行并举。
(摘编自何冠军《语言的力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中国语言资源库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贡献了重要力量,这引起了党中央对语言 文字工作的高度重视。
B. 中国语言资源库使中国话、方块字的文化名片更为亮丽,丰厚了文化资源,也终将成为世 界上最大的语言资源库。
C.甲骨、金石等上面的古文字与大数据技术的创新融合,能使我们的语言文化有机会在数字时代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D.语言和行动相辅相成,知行合一、言行并举离不开我们对语言力量的重视,以及行动上的“有恒”“有格”“有效”。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的见解提示我们可以从古文字里探究中华文明起源的奥秘。
B.方言是地方文化的坐标,它沉淀生活记忆,凝结深厚情感,可以使人们感知语言文化的多样性。
C.从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采录展示平台中可以了解各地的方言、房屋建筑、服饰饮食等文化特。
D.脱离实践的空话套话或是违背情理的废话假话都会导致语言的力量被轻视、沟通的艺术被忽视。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及其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材料一结尾运用排比和比喻的手法,使得语言于整齐有序中见变化,严谨深刻中显生动。 B.材料二第二段综合运用了引用、对比和举例论证的方法,使得论证逻辑严密,具体有力, C.材料二整体上采用总分式的论证结构,其中第二、三两段采用了并列式的论证结构。
D.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以语言为核心论题展开论述,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4.我们为什么要重视语言文字的保存与研究?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4分)
5.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下面的演讲是如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6分)
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这种全国人民大团结会议之所以能够成功, 是因为我们战胜了美国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在三年多的时间内,英勇的世界  上少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胜了美国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所有的数百万军队的进攻,并  使自己转入反攻和进攻。数百万人民解放军的野战军已经打到接近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和新疆的地区去了,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已经获得了解放。在三年多的时间内,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援助人民解放军,反对了自己的敌人,取得了基本的胜利。在这个基础上,召开了  今天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选自《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战  友
张荣平
“什么,老陈辞职了?我不信,他已经在我们这里干了十五年了,眼见步步高升,怎么舍得就 这么不声不响地走了呢?”同事们正聚在一起谈论老陈突然辞职的事,大伙百思不得其解。
老陈是一名汽车制造厂的保安,今年40岁,老家湖北农村的,因为家里条件有限,初中毕业 种了几年田后就选择了从军,在部队生活三年之后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地方,又在种了两年多田 后觉得没多大出路,就随着村上的弄湖儿一起到了广东打工。 一家汽车制造厂听说老陈是退伍 军人,刚好厂里缺少一个保安,便录用了他。
老陈这个人,干一行爱一行,安分守己,在保安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十五年,同事们换了一 荏又一茬,就连保安班长也换了不知多少个,而老陈还是“原地踏步”。
一天,上夜班,老陈和同事一起在保安室看报纸,忽然眼睛一亮:“这个人我认识,他是我的 战友阿才!”“区人事变动”一栏里, 一个醒目名字映入了老陈的眼帘,他控制不住地喊了起来。
“还战友呢,人家现在是区委书记,而你呢?至今还是一个小保安,怎么可能是你的战 友呢?”
老陈默然不语
半个月后的一天,老陈上夜班倒班,遵照夫人的安排去商场购买一些日用品。经过蔬菜区 时,看到不远处来了一支七八个人的队伍,老陈一看这阵势就知道是一个重量级的领导来了,便 闪到一旁让他们先过。等他们走到身旁时,他发现那个重量级的领导正是多年不见的好战友 阿才。
阿才似乎也看到了老陈,脸上先是露出了一丝惊讶,接着朝老陈眨了眨眼睛,又看似不经意 地用手摸了摸鼻子。
这一瞬间,老陈仿佛又回到了十几年前。那时,他和阿才是同一个班的。阿才是广东人,大 学生从军,老陈是地地道道的湖北农民。
站岗时,阿才好长一段时间都不适应,老陈一有空就去陪他站岗,有时干脆就替他站岗了。 阿才也会以上厕所为借口去休息休息,走时都会下意识地摸一下鼻子。
十八年不见了,看到这个熟悉的动作,老陈马上明白了阿才的意思,随即来到了商场的洗手 间。没多时,阿才也来到了洗手间,还随手把门关上了,弄得好像地下工作者接头似的,神神 秘秘。
“真是你这小子!”阿才紧紧抱住老陈,“怎么跑到我们广东来了?”
“说来话长,今后我如实向你汇报!”
“好!留个电话,我现在没时间,晚上我们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