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07城市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所示为反映近代德国城市化进程的“1871—1910年德国城乡人口变化对比表”。造成表格中数据变化的历史原因有
①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②电力逐渐应用于城市公用事业
③信息技术在城市中的普及
④农业的技术变革减少了农业所需人口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人口的迁移往往与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问题息息相关。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大批量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格局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人口急剧膨胀
B.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出台
C.“”运动的开展
D.旧中国工业布局的不合理
3.从19世纪以来,中国很多城市逐渐形成给排水管网,使得城内原有河道与水环境迅速退化及至消失。新式马路、铁路、轨道交通、电线等各类近代设施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代中国城市的变化反映了
A.城市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B.城市的人口压力日益增大
C.工业文明影响了城市发展    D.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4.如表为1930年代中期河南省部分城镇地价一览表(单位:元/亩),由此推知,这一时期的郑州
地名
商业中心
住宅地
园圃地
最高
普通
最高
普通
最高
普通
郑州(县城)
3000
1000
300
100
160
100
开封(省会)
8000
2000
1200
400
200
80
永城(县城)
45
40
30
25
20
20
A.商业中心成为城市核心
B.城市绝对人口数量庞大
C.经济发展水平超越开封
D.依然为典型的传统城市
5.下表是不同史书有关古代城市管理的记述。这表明,我国古代已经
记述
出处
其穿垣出污秽者,杖六十。
《唐律》
“穿墙而出秽污之物于街巷者,笞四十,出水者勿论。”
《大明律》《大清律》
A.加大城市司法监管力度    B.关注城市市场环境建设
C.重视城市环境卫生管理    D.正视城市人口素质问题
6.如图是古代都城迁移示意图。据如图可知
A.交通因素影响都城布局    B.经济水平决定都城位置
C.古代都城均是水运枢纽    D.开封成为古代政治中心
7.《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
A.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2021年时政热点汇总C.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
8.1964—1980年,以备战为中心、以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为核心的“三线建设”期间,我国共新设56个城市,城市总数由167个增加到223个,增长33.5%。其中,内地新设城市29个,占同期全国新设城市的52%。据此可知
A.各区域经济结构已趋于平衡
B.国家意志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C.苏联援助促使城市数量增长
D.中共八大方针得到贯彻实施
9.下表所示是1980年4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对北京建设的四项指标,由此可知

A.城市规划应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导性
B.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头并进的必要性
C.精神文明建设在城市发展具有重要地位
D.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深化政府行政职能
10.古今中外地域中有很多带“州”的名称,下列对“州”的区划沿革表达正确的有
A.“州”作为地方行政区划最早开始于唐代
B.在1787年宪法中,美国各州仍能行使一定的国家主权
C.有些州名源于传说中黄帝时代将全国划分的“九州
D.新中国成立后“州”的行政区划仍然存在
11.阅读如表内容,可以看出
A.政治经济中心东移的趋势    B.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国历史
C.专制皇权不断强化的过程    D.北京始终是统一国家的都城
12.下面为伦教、纽约、上海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以千人为单位),对该示意图分析合理的是
A.19世纪初伦教城市化快速发展得益于重商主义推行
B.19世纪80年代美国工业生产迅猛发展促进纽约城市化
C.伦数、纽约、上海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是国家人口政策的反映
D.1842年(南京条约》上海开埠是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原因
13.下表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编制的“1956~1963年市镇与农村人口迁移情况表”(单位:万人,户籍迁移人数=人口户籍增长数-人口自然增长数)。造成表格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A.“”运动的开展    B.中国城市化进程过快
C.农村经济滞后于城市经济    D.城市化缺乏经济支撑
14.近代中国的上海人,具有其特有的精神特征,张爱玲在小说中曾有过到底是上海人的感叹。近代上海人这一历史概念的内涵是
A.上海著名的工商业家族团体    B.苏浙移民从乡民到市民的转化
C.以西式文化为特征的原住民    D.多元组合的都市普通居民体
15.阅读《19491966年中国城市发展简表》
项目
1949
1957
1960
1966
城镇人口数
5765
9949
13073
13045
全国城市数
35
78
208个(1961年)
171
对此表的分析,下列所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城市发展受人们生活习惯的影响
B.中国城市发展与中国经济水平同步发展
C.中国城市发展受中国经济政策的影响
D.中国城市发展受中国人口增长的影响
16.唐朝天宝年间,隶属于华亭县的青龙镇与国内外贸易均很发达,素有“小杭州”之称。造成青龙镇经济繁盛的主要原因是( )
A.踞江瞰海的位置提供了优越的航运条件
B.政府设立市舶司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扶持
C.时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业中心提供原料
D.政府设立的江海关为其发展提供了契机
17.1932年,有中国学者在《谈市政管理》中写道∶"若管理得法,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并进,是很容易达于优良地步的,文化自然发扬,实业自易振兴,文明的程度,亦易增高,国家的富强,亦指日可待,"这一认识反映出当时
A.西方工业文明开始传入中国    B.国人积极探索城市现代化道路
C.城市物质文化生活显著改善    D.民族复兴的社会条件已经具备
18.“工业革命时,农村人口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这些从农村出来的农民,农村那种散居所养成的习惯还没有改变。如生活垃圾到处倾倒,污水随处泼洒,不少城市居民还保留着养猪的习惯,所以到处是猪圈。由于厕所不够,人们不得不随地大小便。”这主要反映了
A.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城市化进程    B.城市化发展使城市管理难度提升
C.民众素质低阻碍了城市经济发展    D.工业革命推动养殖业在城市扩展
19.下表呈现了中国近代后期城市化发展的状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中国
A.城市化未引起社会关注    B.缺乏城市化的物质基础
C.民国时期研究结论失实    D.城市化受阻于政治环境
二、材料分析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虽然商人体在唐宋时期实力不断增强,但需要注意的是,他们的成长过程受到政府强有力的控制。唐宋商人体的成长,具有独特的中国社会特点,即其是在国家管制的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唐宋时期受各种经济规制的限制,商人发展轨迹逐步同化为官商模式:有官商背景的商人财富增长迅速,众多小商人谋生艰辛。中国商人为了在官商模式的生态环境中适者生存,不得不成为政府部门或官员寻租活动的积极响应角,或将自己的社会身份从商人向官吏转化。最后,商人体与官府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成为旧体制、旧制度的维护者而不是革命者。因此,中国古代的富民阶层不是向市民阶层转化,而是向士绅阶层转化,中国古代富民社会没有顺利地向市民社会发展演进。
——摘编自张锦鹏《商人体:唐宋富民阶层的重要财富力量》
材料二  西欧中世纪城市人口的主体是私营工商业者,他们是市民阶级的中坚。封建国家或
贵族插手兼营工商业的情况很少,因为经商是降低身份,这种偏见直到旧制度结束以前在贵族中是根深蒂固的。随着市民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矛盾加剧,西欧工商城市速成为封建势力的对立物。市民阶级为了反抗其野蛮统治,排除其经济干扰,展开了坚持不懈的反封建斗争。从十一世纪起,在意大利、法兰西南部和贝亚恩,商人阶级在某些地方通过选举共和总裁、执政官或主教而取得了参加政治生活的权利,或者以一种咨询资格而参与城市的行政生活和财政管理。应该说其斗争有一定的目的性,并取得了相当实质性的成果。
——摘编自杨师《宋代城镇工商阶层述论一与西欧中世纪城市市民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