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增刊
硕士基本奖学金体系主要考虑的原则是:鼓励优秀学生;有较大的覆盖面;不同等级间台阶相对均匀;在国家现有政策框架内。
在两年制培养硕士生的模式下,硕士生教育主要是学校导师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因此硕士生创新培养基金以学校设置为主。
2.对博士生创新培养基金的有关考虑
博士生是学校科研工作的生力军和重要力量。根据他们从事学习和研究的性质以及他们所处的年龄段,博士生本人不应再担负培养费用,而是由国家、学校和导师共同筹集。
根据学校导师数量及博士生培养规模等实际情况,对导师每年所招收的第一个博士生,其基本费用仍主要由学校承担;随着招生数量的增加,导师承担的费用比例渐次增加。
3.健全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机制
(1)建立奖学金动态评审考核机制。硕士生基本奖助学金根据入学成绩(含复试成绩)、第一学年硕士生学位课考试成绩、综合表现、导师考评等指标每年评定一次。博士生津贴由导师根据博士生的学习、工作表现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动态调整。
(2)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导师是保证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首先,建立导师负责制,进一步明确导师的责任和权利,通过导师培训等方式,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明确导师的培养责任,充分发挥导师的育人作用,鼓励导师注重在科学研究实践中培养人才,通过承担科研任务来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其次,建立导师资助制,把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数量与其资助的额度联系起来,将研究生的培养与导师的科学研究结合起来,有效地引导导师根据自己的指导能力和科研经费,合理地进行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
(3)实施研究生培养淘汰制度。建立从研究生招生复试开始,到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和学位论文工作阶段的全过程淘汰机制。学校已实施硕士生课程学习黄牌警告制度、博士生第一学年综合考评制度等约束机制。
摘要:总结了东南大学实
施“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
研究生项目”两年多来的不足
与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
我校在推动公派研究生项目方
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和思考。
关键词:公派研究生项目;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公派留学
作者简介:赵松立,东南大
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副主任,南
京210096;顾海燕,东南大学
研究生院公派研究生管理办公
室职员,南京210096。
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的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
研究生项目是实施人才强校战
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
重大举措,实施国家建设高水
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要立
足长远、致力于培养一批“面向
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的拔尖创新人才[1]。自2007年
1月“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
派研究生项目”立项并开始实
施以来,东南大学作为签约高
校,2007年度和2008年度总
共被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
录取了182人。其中,2007年
度录取了68人、攻读博士学位
5人;2008年度录取了114人、
攻读博士学位55人(包括文部
省项目6人)。2007年由于任
务急、时间短、宣传不到位等各
方面的原因没有能很好地完成
这项工作。2008年无论在完成
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较大
的进步,其原因归纳起来,主要
是着重做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
研究与探索12
2008
增刊
工作。
一、及时总结、统一思想
鉴于2007年任务完成情况,为确保2008年度计划的完成,由校长担任组长的公派留学研究生领导小组,详细分析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问题主要包括:①对本项目的战略意义认识不够;②我校博士生招生规模总量偏小,派出数量不够;③选派学生出国留学与完成在研项目之间存在矛盾;④随着出国留学形势的发展变化,出现了公派与自费留学之间的矛盾等。事实证明,当时及时的总结为下一年度的工作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调整的方向。
2007年6月学校启动了2008年的申报与派出
工作,向院系、重点学科下达派出指标、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进程,并召开专门会议强调、落实该项工作。
2007年10月8日教育部、财政部召开了视频
会议,根据会议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针对工作的主要难点: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数难以达到50%的指标,公派研究生管理办公室连续两次就项目的实施意见、应对方案提交校长办公会集体讨论。在会上,易红校长明确指出:做好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利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合作、有利于扩大东南大学的声誉和影响,并多次强调各院系党政一把手要亲自负责此项工作,把它作为学校争先进位的硬任务。由此,从学校党政一把手到基层具体办事人员,对此项任务的重要性及其内涵的认识达成了共识。
二、广开渠道、多方配合
派出联系工作实行学校、导师、学生三结合的原则。
学校负责校际间的联系,主要由国际合作处负责此项工作。学校与有框架合作协议的知名院校反复就此项工作进行磋商,积极向合作学校推荐学生。同时,对出访院校和来访教授、校长们积极宣传本项目,为学生和国外高校提供互相了解和面对面接触
的机会,例如,法国巴黎高科矿业学校、高等工程技术学校、伦敦大学等学校来访时组织研究生与教授们面对面地沟通和交流。
导师作为联系、确定国外学校的主体,在公派研究生,尤其是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派出工作中起到了
关键作用。虽然我校博士生招生规模总量偏小,而且又是以工为主的综合性学校,但由于校领导三番五次到院系与教授、导师们面对面地沟通与动员,使得导师们都纷纷以学校大局为重,通过科研合作、国际会议等各种形式与国外教授取得联系并最终达成联合培养意向。2008年正式拿到联合培养邀请函、并符合申请条件的学生就有126人,由于名额问题,最终录取了59人。在录取学生联合培养的院校中有70%位列世界排名前100,基本达到一流院校的标准。
学生作为派出对象,是完成公派研究生项目的最核心部分。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公派项目,学校邀请国家留学基金委领导为学生作专题讲座,报告现场水泄不通,正是学生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为完成这项工作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同时,学校专门设立公派研究生管理办公室,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为学生申报公派项目、联系国外院校,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三、储备人才、保质保量
由于我校以工为主,博士生招生总量不大,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作为科研的主力军在派出留学与完成科研任务之间产生了矛盾。为了保证科研工作的连续性,同时也保证选拔一流的学生参加公派项目,学校在本科应届毕业推免生、硕士研究生一、二年级各选拔了一批极具科研潜力的优秀学生作为公派预备生。预备生的任务是在保证完成校内学业的同时,取得有效的外语成绩,最终公派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学校和导师为预备生提供各种条件和途径完成公派任务,比如:提供免费外语培训,向具有校际
合作关系的知名院校、教授进行推荐,定期跟踪国外院校情况提供留学指导,协调校内培养环节等等。实践证明,这对于我们完成公派任务,尤其是完成攻读博士学位者占50%的目标提供了保障。
研究与探索
13
2008
增刊
录取后的学生,学校再次提供外语培训并尽可能地帮助其适应国外的语言环境;在出发前进行行前教育,详细介绍离校前需要办理的各种手续;公派研究生工作领导小组举行欢送会,叮嘱留学同学与母校、导师保持密切的联系。
四、完善组织、规范运作
我校分别建立了“公派留学研究生领导小组”、“公派留学研究生工作组”,成立了“公派研究生管理办公室”。
以校长为组长的公派留学研究生领导小组,结合东南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建设国内外知名大学的需要,负责制定我校公派研究生的政策、总体协调、项目组织等工作;由研究生院副院长为组长的公派留学研究生工作组,负责协调研究生院、国际合作处、学生处、保卫处、人事处等校内各相关职能部门,理顺公派研究生项目在校内的各个环节;挂靠研究生院的“公派研究生管理办公室”,设置专门编制,专人负责公派研究生的选拔、派出、组织评审、资助出国留学协议书的签订、档案管理,协助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和驻外使(领)馆做好派出人员的国外学习管理和违约赔偿等工作。
完善的组织结构对规范的运作提供了保证。两年来,学校相继出台了《东南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办法》,《东南大学公派研究生出国留学年度工作进程》,《东南大学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管理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正式开通了“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网站;完成了公派研究生信息库的建设,实现了公派预备生、公派研究生候选人、公派研究生的信息化管理。在个人申请、院系推荐、专家评审、结果公示等各个环节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虽然2008年申报人数剧增,竞争十分激烈,但无人就评审提出质疑。
我校今年基本完成了公派研究生项目的任务,但是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我们还需要认真思考以下一些问题:
1.公派研究生项目与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相结合
公派研究生项目是国内学校与国外学校尤其是世界一流大学联系的纽带,如何充分发挥它的连接作用,从而推动我校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这是百年不遇的机遇和挑战。可以说,谁抓好了这个机遇,就将在未来的科技竞争和人才竞争中赢得挑战。
2.公派研究生项目与培养机制改革相结合
东南大学已经实施培养机制改革,其宗旨是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公派研究生项目的宗旨是培养一批能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可以说,这两项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在现阶段,如何将培养机制改革与公派研究生项目有机结合?是不是可以推动、激励导师与学生一道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来?这些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3.补偿博士生招生指标
我校以工为主,研究生是完成科研项目的生力军。派出研究生,不管是攻读博士学位还是联合培养,对导师而言都会对科研工作的连续性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往年派出人数比较多的导师我们都承诺来年适当增加博士生招生指标。问题是,博士生招生指标很有限,教育部是不是可以根据高校派出的情况,在博士生的招生指标上给予适度的补偿。
4.建立出国研究生导师访问基金
此基金专门用于导师访问其研究生所在国外学习学校,加强与国外学校的联系,加强母校与学生的联系以及学校对派出学生的追踪和评估。
5.完善学生的户籍、档案管理
目前教育部要求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学生户籍和档案都留在派出单位,但由于学校户籍、档案以及就业派遣等有明确的管理规定,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经过调研各校的做法也极不相同,比如,北京的院校基本放在留学生服务中心,其他学校有放人才中心的,有迁回原籍的。希望教育部能尽快提供一个实际可行的方案,以便学校统一执行,规范公派研究生的户籍、档案以及学成回国后的派遣工作。
参考文献
[1]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处.关于印发周济部长在国
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工作视频会议上讲话的通知[Z].留金秘处[2007]3406号,2007-10-11.
研究与探索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