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推动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关实施意见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全市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特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认真学习领会,提高思想认识
1、组织开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思想大讨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组织全体干部教师学习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中共中央国务院《若干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有关实施意见的精神实质,针对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紧紧围绕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如何”,根据《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要求,认真制订方案,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通过学习讨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牢固树立起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首的观念。
2、组织开展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干部教师培训。市教育局将会同有关教师培训机构组织市级培训,到年底前,局机关干部,区、县(市)教育局(社发局)局长、分管局长,直属学校校级领导、分管中层干部、年级组长、班主任、德育课教师等全部轮训一遍。各区、县(市)教育局(社发局)要制订方案,组织开展区、县(市)级的相应培训。各个学校要以一定形式组织校本学习培训活动
二、深入调查研究,推进德育创新
3、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应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调研。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局长、校长必须对影响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都应亲自下到一所学校、一个年级、一个班级、一个学生体或针对一个方面的突出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调研,了解和掌握本地区、本校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和动态,剖析和研究学校德育工作的问题,积极探索,主动应对的有效措施,以切实加强对本地区、本校德育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市教育局从2004年开始,每年将组织一次学校德育工作的调研,并对调研情况进行通报;每两年组织一次全市性的调研报告交流、评比及推介工作。
4、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发展的规律,努力开展德育创新实践。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
德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出现的新情况,科学判断未成年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思想观念的新变化,深入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规律;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引导学生追求健康而又有价值的生活,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生活质量。学校德育工作要继续重视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和途径创新。市教育局将继续每年举办德育创新论坛,积极推介德育创新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5、进一步发挥德育科研在德育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关注德育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做到主动“迎接问题”,积极开展专项研究;要进一步发挥各级教育研究机构和学校德育专业委员的研究功能,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研究和学术交流,努力营造良好的德育科研氛围;要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开展德育研究实践,并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市教育局将成立杭州市中小学德育讲师团,继续组织教育专家学者系列报告活动,继续举办好每年一次的全市德育工作研讨和德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积极组织参加“三市一区”、“长三角”以及全国性的德育研讨活动。并将组织力量,对当前教育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如心理行为偏常学生的教育问题,网吧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问题,校园侵害案件和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的问题,贫困家庭子女、流动人口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农村“留守子
女”、父母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等,进行专题研究,提出对策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三、突出教育重点  完善德育内容
6、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根据《若干意见》提出的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四个方面主要任务,积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要认真落实中宣部和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精心设计、认真组织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中华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不断培育中小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要认真组织开展好每年9月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要结合新学年开学、新生入学教育、庆祝教师节、9·20“公民道德宣传日”和迎接国庆等活动,集中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如组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题班会、队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视片,举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等。中等职业学校要以“弘扬民族精神,树立职业理想”为主题,开展文明风采竞赛活动。要让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逐步形成高尚的道德理想与情操。
7、继续加强基础道德教育,深化中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市教育局将进一步推进文明学校创建活动,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加强学校德育基础工作和基础道德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指导学校把坚持执行教育部新颁发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经常性工作。各校要将新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上墙,广泛开展相应的宣传教育活动,做到学生人人知晓,自觉遵守。小学重点进行讲文明、讲礼貌、爱劳动、爱集体的教育,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中学重点进行遵守校规校纪、法律法规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的意识和习惯。要在中小学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培养中小学生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中等职业学校重点进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精益求精、服务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
8、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身心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要遵循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规律,善于抓住学生思想道德的“最近发展区”,活动方式要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要继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反对迷信教育等。要积极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文明上网。各校要向中小学生开放校内网络设施,并在网上大量提供
投诉教育局最有效的方法和不断更新健康向上的内容;鼓励开发和遴选一批内容健康、寓教于乐的网络游戏和学习软件;学校的网络环境要坚决屏蔽那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网络信息,教育学生远离营业性网吧和自觉抵制不良信息。要加强对未成年人法制意识的培养,将法制教育融于日常生活内容之中,让学生理解法律对他们的保护意义。要扎实做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和挽救工作。要关心生活、情感、学业失助的学生,帮助他们度过心理、意志、道德的薄弱期;学校要建立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警系统与联系制度。对有违法犯罪倾向学生要及时做好帮教工作;对已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学生,要及时获得法律援助和做好矫治挽救工作,不把这类学生推向社会。继续加强工读学校建设,不断提升“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水平。
四、改进教育方法,注重道德实践
9、不断加强对德育方法科学性、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要充分考虑德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实际、道德发展水平、实际道德经验、已有知识准备、特定文化背景以及个体个性特长等条件,做到因材施教;要根据具体的德育目标、教学内容去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充分发挥不同德育方法的优势,最有效地完成教育内容,达成教育目标;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手段来优化德育方法,使德育方法更加贴近时代特点、贴近学生,不断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要
提倡教师在灵活运用已有的德育方法的同时,积极大胆创新,从对德育方法的反思走向主动构建,探索符合自己德育工作实际的方法和模式,努力形成自己的教育艺术。
10、德育工作者要树立科学的德育过程观,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倾听者、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要改变重“知识性道德概念水平”,轻“内在性道德观念水平”的偏颇现象,重视对学生内在道德需求的激发。教师要主动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心灵对话,读懂学生道德成熟过程中的各种需要,在道德生活中给以及时的指导。要鼓励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道德实践活动,通过完成具体的道德任务,培育自己的道德情感、巩固道德认知、练习道德策略;要关注道德实践过程中“体验”和“感悟”环节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和发展,提高养成良好思想道德素养的自觉性,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五、开发整合资源,增强教育合力。
11、精心组织设计,充分利用各类专题系列教育途径。各中小学要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抓住教育时机,结合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要根据本校实际,突出重点,积极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升国旗教育系列,读好书教育系列,观看优秀影视片教育系列,民族传统文化节教育系
列,时政教育系列,青年党校、少年团校教育系列,德育基地教育系列,社会实践教育系列等。要认真组织、精心设计好入队、入团、毕业典礼、成人仪式、重要生日等学生生命历程中的特殊活动和仪式,使他们懂得珍爱生命的意义与肩负的责任。
1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各级教学研究机构和学校要深入开展学科德育的研究实践,各学科教师应认真学习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把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科育人的功能,切实达成学科教学的教育目标。要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要突出与强化公民意识和人文教育价值;自然学科要注重知识的社会价值与社会责任感的导向和科学精神的培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榜样需求、模仿特征,做好健康人格的示范。要努力构建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继续深入开展《人与社会》地方德育综合课程的实践研究。中等职业学校要结合实训实习,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13、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和班集体建设。各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环境,
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学校要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校报、宣传栏等途径,积极宣传学校良好的校风和校园精神。要切实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指导和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引导学生获取丰富的思想道德营养。寄宿制学校,要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引导学生通过自我管理自觉遵守和养成公民道德规范。要重视现代班集体建设,使之成为“同伴学习”的主阵地。要充分尊重与保证每个学生参与班集体建设的权益,引导每一个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与集体一起成长,通过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体健康心理氛围来促进个体健康心理的形成。要重视班会课的建设,使之成为进行专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时间与空间。市教育局将继续开展直属高中班会课观摩研究活动,着重体现教师引领、学生自主、理解深化。
14、把团队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和督导评估体系。要选派好少先队干部,把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纳入师资培训体系。要继续发挥雏鹰争章的激励作用,把争章活动纳入素质评价体系。要继续组织开展以“学会关心、学会选择、学会负责,我们是21世纪主人”为主题的中学生曙光计划,有针对性地在初中开展青春三步曲主题团队活动和在高中开展成人预备期主题教育活动;继续组织做好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试点和推广工作。巩固团队工作教育阵地,加强中学生团校和中学生业余党校建设,积极做好推优入团和推优入党工作,不断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要积极发挥学生社团的教育功能,通过学生会积极组织丰富多彩、健康
向上的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实践的机会,丰富校园生活。要将成人预备期志愿者服务纳入学校劳动技术和社会实践教育总体规划,要求每名学生在16—18周岁成人预备期的服务总时数不少于7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