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遗址中发现有墓地和祭坛,大型墓葬随葬品丰富,以各种玉器为主,小型墓葬数量多,但随葬品只有日常生活用品陶器等;同时也发现了大型城址,城墙环绕古城四周且外围还有类似于护城河的水沟。据此可知,良渚文化(  )
“蛋壳陶”是其代表器物
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分化
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已经出现部落间的纷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二十六年“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三十三年,“诸尝逋亡人……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西北斥逐匈奴”。秦朝的这些措施(  )
A.消除了地方割据        B.体现了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C.意在巩固国家统一    D.反映了因俗而治的
3.《齐民要术》主要记载了贾思勰认为的“资生之业”,如粮食、蔬菜、果树、林木的种植.动物饲养及酿酒、作酱等副业。商贾之事,则阙而不录。据此可知,作者(  )
A.致力于编写总结性的农书    B.拥有多种经营的理念
C.鼓励种植和改良经济作物    D.具有重农抑商的思想
4.宋太祖时期,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设立参知政事,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设立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地位与宰相相同;财政大权从宰相职权中分离出来,由“三司”掌管,三司使的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宋太祖的这些举措(  )
A.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建立    B.有利于皇帝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C.导致行政中枢的权力逐渐分散    D.加强了相权对皇权的制约作用
5.据学者统计,明清之际至清中叶以前,西方传教士与华人配合所创译的各类新名词,如果包括人名、地名、国家名称等在内,恐不下一千。其中,除人名、地名和部分宗教名词音译词占的比重较大外,学科名词则大多采用意译的办法,流传至今。这可以用来说明,明清时期(  )
A.经世致用观念促进了科技传播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华文化发展
D.东西文化的交流互鉴增强
6.据《申报》载:“鄂垣祸起仓卒。呜呼,川乱未已,鄂乱又起,何今日祸变之多耶?夫春间粤乱犹在沿海,此次川乱偏于西隅,今则革党势力已蔓延于长江流域矣,其情形之危更非
川粤乱可比。”这一记载反映了(  )
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    B.反清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C.国民革命席卷全国    D.太平天国运动进展迅速
7.中共二大发布的宣言指出,中国大量的贫苦农民能和工人“握手革命”,可以保证中国革命的成功。党为保障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联合战线里设定的奋斗目标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由此可知,当时中国共产党(  )
A.客观分析了民主革命的实际问题    B.认识到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C.探索出了中国农村革命的新道路    D.开始独立领导国民大革命
8.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军对战时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大轰炸的死者超过1万人,绝大多数为平民。日军进行重庆轰炸的目的是(  )
A.造成重庆巨大恐慌    B.加紧对中国进行战略进攻
C.迫使国民政府投降    D.造成中国平民的大量伤亡
9.1952年至1957年我国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率下图所示,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1952-1957年我国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率
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B.一五计划初步改变社会面貌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效显著    D.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提上日程
1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为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党派人士和知识分子等恢复了
名誉,改正了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摘掉地主、富农分子的帽子,将小商小贩、手工业者等劳动者同原工商业者区别开来。这主要是为了(  )
A.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    B.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错误
C.恢复市场经济的活力    D.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11.古代两河流域建立起高度集权的体制并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产生了种姓制度,古希腊在海外殖民中形成独特的城邦体制,古罗马依靠法律治理国家。这表明人类文明(  )
A.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B.取决于地理环境类型
C.在交融中逐渐趋同    D.表现出同源异流特征
12.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
A.城市自治权    B.人身自由权    C.特许经营权    D.男女平等权
13.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纽芬兰岛;16世纪,荷兰航海家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航海图;1642—1643年,荷兰人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这些航线的开辟(  )
A.实现了西欧人的寻金梦    B.建立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的直接联系
C.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    D.导致欧洲贸易中心移到大西洋沿岸
14.马克思深入分析了当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初步阐述了剩余价值思想。这一研究成果(  )
A.揭示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B.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充分揭示了资本主义政治变化规律
15.1876年,爱迪生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工业研究实验室——爱迪生发明工厂。该实验室招聘工程师,按照计划进行发明,然后将专利权出售给企业。爱迪生的实践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
A.科技和生产紧密结合    B.电力技术改变了人类生活
C.垄断组织已发展起来    D.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6.在2023年8月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中,金砖国家领导人一致同意,邀请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作为新成员加入金砖国家行列,并欢迎其他有意愿并符合条件的发展中国家成为金砖伙伴国。这表明金砖国家(  )
A.力求合作共赢,促进全球发展    B.寻求地区合作,维护欧亚安全
C.积极联合伙伴,企图称霸世界    D.倡导“一带一路”,追求和平发展
二、材料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是科举制的形成和完善时期,隋文帝继位后,在人才选举方面废除了九品中正制,设立
分科拔举人才,进士这一名称,作为一个考试取士科目则始于隋炀帝,由于狭义的科举是指进士科举,因此,进士科的创设成为科举制起始的标志。唐太宗时,科举考试的内容日渐丰富,进士和明经作为主要的选士科目,在贞观年间得以确立。武则天时期,共取进士454人,人数明显增加,在702年还敕令“宜教武艺,每年准明经、进士贡举”,自此武举开始实行。唐玄宗在位期间,人们高度重视科名。因此,科举事务的重要性与考功员外郎职位较轻的矛盾日益突出,唐玄宗决定由礼部掌管科举,这是唐玄宗对科举制进行的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
——摘编自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
材料二
隋及唐前期继续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并在均田制下实行的赋役制度称为租庸调制,租庸调以丁为单位征税,每年租二石,调绢两丈及绵三两(或折纳布、麻),服正役20日,可按每日折三尺纳绢替代,是为庸,庸的作用是替代正役,纳庸即不服正役,服正役不纳庸,如在20日以外加派正役,加15日免调,30日租调俱免,算上加派,总计不能超过50日,这方面的规定保证了农民的基本生产时间,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发展。锦州人才市场今天招聘信息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科举制在隋唐时期形成和完善的过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租庸调制的积极作用。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商贸往来通道涉及骚土内外,这些通道,有用商品特征命名的丝路、茶路、皮货路、药材路等;有用线路地理特征命名的草原路、沙漠路、海洋路等;还有以交道工具命名的骆驼之路、马队之路、船队之路等。中央政府与周边民族地区和域外各国开展以进贡和回赐为特征的以物易物的朝贡贸易,唐宋明各朝各代的茶马互市延续古今的盐业专卖政策,大运河漕运等长途贩运构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商贸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