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编辑:梁丽雯E-mail:****************
打造科创高地  推动金融赋能
—— 2021“两会”特别报道
■ 本刊编辑部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今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继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论述,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世界经济衰退、国外技术封锁等多重冲击,科技自立自强意义重大,正如习总书记强调的,“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建党100周年,大事、要事、喜事集中,因此,今年的全国两会备受瞩目。两会上,科技创新、数字中国、“互联网+”等词汇高频出现,从侧面反映出在这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科技创新的深远意义。
作为金融科技学术期刊,本刊编辑部汇总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十四大”规划纲要、“两会”提案中关于金融科技行业的论述和观点,与大家共同关注行业新风向。
栏目编辑:梁丽雯E-mail:****************
“十三五”期间科创成就
◎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功组建首批国家实验室。
◎“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突破性成果不断涌现。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及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推广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相关举措。
◎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实际。广泛开展科学普及活动。
◎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
2021年工作重点
◎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完善科技项目和创新基地布局。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深入谋划推进“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改革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式,推广“揭榜挂帅”等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增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带动作用。
◎促进科技开放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弘扬科学精神,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要健全稳定支持机制,大幅增加投入,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落实扩大经费使用自主权政策,优化项目申报、评审、经费管理、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努力消除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
◎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搭建更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
◎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丰富应用场景。加强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
◎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推动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企业和众经常办理的事项,今年要基本实现“跨省通办”。
◎运用好“互联网+”,推进线上线下更广更深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捷舒心的服务和产品。引导平台企业合理降低商户服务费。稳步提高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让居民能消费、愿消费。
栏目编辑:梁丽雯E-mail:****************
两会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十四五”是我国建立现代金融体系的关键时期
陈雨露表示,“十四五”是我国建立现代金融体系的关键时期,人民银行将认真履行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职责,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持续推动建设现代金融体系,进一步打通金融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更好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支持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体来看,一是要建立现代金融机构体系,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和政策性金融改革。二是要发展现代金融市场体系。三是要完善现代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在陈雨露看来,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开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形势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加快制度型开放,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互联网平台金融业务要符合统一监管规则
近年来,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不少互联网平台参与金融业务,在提高金融可得性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郭树清表示,鼓励互联网平台参与金融业务,特别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数字信贷等创新服务等。不管任何业态的金融业务,都要遵守相应的规则规范、法律法规管理,不能有特殊的例外。任何业
务都必须按照行业相同的规则进行监管。在郭树清看来,在网上开展企业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平台,旗下的银行、小贷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必须和其他金融机构一样,有充足的资本。但考虑历史原因,设置了一个过渡期,避免影响低端客户,过渡期最多两年就回到正轨,所有机构都要遵守资本约束的要求。
原中国证监会主席、原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严厉打击“伪创新”“乱创新”
尚福林表示,金融科技本质上是一种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活动,也应当依法依规纳入监管、持牌经营,要对“伪创新”“乱创新”予以严厉打击,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要持续完善监管体系,增强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要适应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结合国情,处理好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关系,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破除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白鹤祥: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
白鹤祥表示,国际金融枢纽具有丰富内涵,其实质要求是把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谋划,强化区域金融协同,促进金融要素集聚,提升国际影响力。白鹤祥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可建设金融科技枢纽、创新资本枢纽、绿金融枢纽、人民币资产配置枢纽、金融制度创新枢纽五大枢纽;在岸市场在维护以上海为核心的内地统一金融市场前提下,建立健全资本市场、碳金融市场及区域性交易市场,同时强调发展新兴金融,拓展金融发展空间;离岸市场强调发挥香港金融的引领带动作用及港澳的独特优势,以人民币国际化为核心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离岸在岸市场互动方面,强调金融市场互联
互通的特,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差异化建设路径。为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白鹤祥提出4点建议:一是提升国际金融枢纽地位;二是建立中央政府主导的工作机制;三是加快制定工作方案;
四是推动金融资源向国际金融枢纽倾斜。
栏目编辑:梁丽雯E-mail:****************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徐诺金:建议加强对大型互联网平台的监管
徐诺金建议,从依法依规加强对大型互联网平台的反垄断监管、加大对大型互联网平台的金融宏观审慎监管力度、充分利用监管科技手段加大对大型互联网平台的监管力度等方面,加强对大型互联网平台的监管。此外,徐诺金还建议,加大个人信息保护力度。以保护用户作为数据所有人的权益为核心,建议推动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并持续完善相关配套立法工作,明确数据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
上海银保监局局长韩沂:建议将科技金融业务纳入金融机构绩效考核范围
韩沂认为,目前银行业保险业支持科技创新尚存许多痛点难点,这其中既有机构内部原因,也有外部环境不完善等因素。对此,韩沂提出4方面建议。一是优化绩效考核。建议各级国资管理部门将科技金融业务纳入其管理的金融机构绩效考核范围,同时推动银行优化内部绩效考核设置。二是创新业务试点。建议对于科技企业较为集中的北上广深等地区,授权当地金融监管部门选择科技金融基础好的银行,对硬核科技(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业等)企业员工持股专项贷款和优质PE、投资公司的周转性融资需求(如流动资金、跟投资金、过桥资金等)提供信贷支持。三是改进外部环境。建议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建立国家主导的技术评估公司,对知识产权进行统一权威评估,并建立全国统一的知识产权交易、质押和处置平台。四是完善风险补偿与奖励政策。建议财政部门建立对科技信贷、科技保险的奖励与风险补偿政策,对银行科技金融业务的首贷、信用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提高奖励与风险补偿比例。
人民银行参事崔瑜:建议强化金融数据场景应用监管
崔瑜表示,用好金融数据,要强化数据监管功能,提升数据要素的生产效率、降低风险;完善金融数据分类定级行业标准建设,形成行业重要数据目录;强化金融数据场景应用监管,防范数据安全保护的交叉风险;依托金融基础设施探索数据资源的共享流通;加快推进数据产权相关立法研究。
全国政协委员、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建议尽快激活“休眠”的医疗数据 促进医疗保险发展
周延礼指出,大量的医疗卫生数据还处于“休眠”“待开发”的状态,应尽快激活医疗数据所蕴藏的价值,促进医疗保险的高质量发展。如何激活医疗数据所蕴藏的价值?周延礼给出了4方面的建议:明确卫生健康管理部门的主体责任;明晰医疗数据共享和开放、开发规则;从常态化解决医保、商保在医疗领域的支付问题着手,切实解决好保险公司在利用医疗数据实现医疗保险高质量发展中的痛点和难点问题;确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标准,实现互联网医疗和保险公司的数据共享。
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行长朱苏荣:建议制定绿金融法 加快绿金融顶层设计
朱苏荣带来了一份关于制定《绿金融法》推动绿金融发展的建议。一是完善绿金融政策框架。制定《绿金融法》,明确绿金融范畴、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要求、保障措施等,加快绿金融顶层设计。二是完善绿金融配套政策。对现有绿金融各项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政策进行整理。三是统一绿金融标准。在《绿金融法》总体框架和原则的要求下,修订绿信贷、绿产业标准,建立绿基金、绿保险的界定标准。四是强化绿金融的激励约束机制。
栏目编辑:梁丽雯E-mail:**************** Array
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推动出台《民事强制执行法》
王景武认为,推动出台《民事强制执行法》,从法律层面为民事强制执行工作提供坚强保障,为金融债权实现排除后顾之忧,是助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也有助于金融机构通过民事诉讼执行程序及时高效处置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他提出3点建议:一是充分吸收人民法院执行信息化建设的有益成果;二是充实完善失信惩戒相关法律规定;三是协调解决重复查封问题。
中国建设银行湖南分行行长文爱华:加快数据立法 提升普惠金融科技水平
文爱华认为,当前,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已在重塑金融业所倚赖的信用基础,作为基于科技要素驱动的创新,金融科技可以降低金融业务的风险成本、经营成本,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拓展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对普惠金融领域提供了颠覆性动能,为从根本上解决普惠金融基本矛盾提供了可能。不过,文爱华也认为,当下普惠金融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法律及社会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金融科技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平台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信贷产品创新有待进一步加强。为此,文爱华代表提出了5点建议:一是加快数据立法工作;二是优化金融监管;三是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四是进一步加强平台建设,服务普罗大众;五是创新产品服务,赋能小微企业。
郑州银行董事长王天宇: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 需更多政策支持
王天宇表示,当前,中小银行正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生物识别、云计算、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手段,推动管理提升、业务转型、严控风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中小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中还存在监管政
策不明朗、数字金融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等方面的制约。为此,王天宇提出3点建议:一是应适度放宽对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监管;二是应完善个人信息权利保护的法律法规;三是建议搭建交流平台。
中国银联原董事长葛华勇:建议进一步强化国内转接清算市场的有效监管
葛华勇带来了一份关于强化国内转接清算市场有效监管的建议。他表示,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增长,支付服务主体多元创新及竞争加剧。我国转接清算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在供需两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应对未来挑战,葛华勇建议进一步强化国内转接清算市场的有效监管,以建成安全有效、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并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创新领导力的转接清算市。一是进一步规范和界定各清算机构的职能定位和业务分工。二是细化对清算机构市场化管理。三是提升国内清算机构的竞争力。四是引导形成面向未来的技术创新机制。
东亚银行联席行政总裁李民斌:推进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应用
李民斌表示,2020年宣布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后,今年2月,内地和港澳监管部门签署
了谅解备忘录,距离有关业务开展又迈进一步,更多金融创新举措指日可待。他建议从客户资料数据互通、多元纠
纷解决机制以及推进数字人民币应用等方面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金融创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