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2018年度西安交通工程学院中青年基金项目《校企合作下轨道交通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编号:KY18-36)城市轨道交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曹高飞 崔 娟 苏佳琳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公共课部 陕西西安 710300)
【摘 要】 本文阐述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优点,介绍了轨道交通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包括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学效果和对接考核几方面。分析了该模式的作用和效果,一是该模式实现了校企、学生和社会的“多赢”; 二是改变了高等院校培养轨道交通专业人才的传统办学模式;三是有强大的就业优势支撑,提高了高等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
一、引言
教育部曾经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制定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标准”。[1]学校和企业更进一步合作,来培养出更加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这是目前高等教育所推动的新型培养模式,也是高等院校教育发展的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随着我
西安地铁招聘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全国大城市中已有多个城市参与到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真正意义上进入了地铁时代。据近几年最新数据统计,全国各大城市目前在轨道交通行业所需要的专业性人才每年在300~1500人左右,并且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个数据有增长的趋势。高等院校轨道交通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在城市地铁方面有着很高的就业率,在铁路工程、各大型企业、工厂中的招聘用人中也有所就业。然而,社会对轨道交通专业人才迫切需求,高等院校对专业人才资源的输出供给不足,致使双方出现了供需上的矛盾。一方面企业对毕业生的岗前培训需要花费很长的周期和高成本,长此以往会产生人才培养质量和速度与培训能力不足的矛盾,最终会影响到轨道交通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另一方面,为了满足和适应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需求,目前全国已有多所院校开设了与其相对应的专业,但培养能力有限,专业对口能胜任此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少之又少,优秀、拔尖人才尤为稀缺,单方面依靠专业院校独立培养在短时间内已无法解决人才与企业的供求矛盾。在这一问题下,如何改变思路,加强管理,完善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不仅能够缩短周期,而且能够在短时间里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促使企业和高校在共同培养人才上完美对接,是我们目前迫切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最早源于美国的“Cooperative Education”,即“合作教育”,[2]是指学校委派教师前往合作企业深入调研,以满足企业在生产岗位上用人的具体要求,同时,召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论证会,邀请轨道交通行业的专家对其人才培养方案给予有效可行的建议,经过多方讨论制定出能够适应
高校发展、也能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方案,最终为企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质量的专业人才。[3]首先,对学生而言,在“订单式”人才培养下能对将要就业的企业和其内部岗位设置上有所了解,使得他们在学习上积极性得以提高,学习有了方向性;对学校而言,有利于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得以优化和办学定位得以确立,促进学校的发展、扩大招生规模,最终提高了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其次,对企业而言,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大部分岗前培训都在学生的学业中完成,学生进入企业后进行简短的培训能够快速进入自己的角中去,使得单位在培养人才的成本上有所降低;再次,对社会方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多数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上岗,在所任职的岗位上运用专业知识对企业发展发挥作用,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轨道交通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订单式”人才培养作为一种新的培养方式,我们应结合地铁企业和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遵循“校企全程参与,实现学校、企业和社会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严格按照“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方案,培养出轨道交通专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本文从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学效果和对接考核等各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具体实施如下:
1、课程设置
要尊重地铁企业的要求,在认真听取企业对轨道交通专业人才结构要求的基础上,从课程设置、教材选
择、教师配备和课时安排等方面,根据实际岗位和院校培养人才的特点,提出课程设置的框架。双方进行可行性论证,最终建立出符合岗位需求、具有特的轨道交通专业的课程体系,要求双方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在课程设置上,轨道交通专业会开设一些针对地铁岗位服务的课程,例如,开设地铁服务礼仪课,教授学生服务中的礼仪和要求,同时教师会引入服务中的部分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决。
2、师资建设
为了提高师资力量和教学环节优化设计的能力,教师需对轨道交通设备的操作和技能加强培训。学校安排轨道交通专业教师到地铁企业的培训中心进行挂职培训和现场学习,将课本内容与实际的岗位操作技能相结合,有利于教师收集大量教学案例和具体解决方案,有利于提高师资队伍质量,不断完善适应“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需求的人才队伍。
3、教学效果
在“订单式”人才培养上,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可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实际操作,将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有效的结合起来。[4-5]轨道交通专业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邀请企业工程师和专家到学校兼职教师,向学生讲授生产实际中的案例以及解决的方法。为了进一步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操作中去,一方面,学校可委派相关专业的教师去企业中进行实际技能培训,另一方面,为了让学生逐渐熟悉相应岗位的工作流程、操作规章和故障应急处理办法,学校可安排学生去企业进行实习实践。
4、对接考核
首先,组织选拔工作,一方面由地铁企业通过宣讲会形式向学生介绍企业情况,包括企业文化、工资待遇、工作岗位和“订单式”在人才培养上的运行模式;另一方面学校配合好企业做好人才选拔工作,对报名的学生进行综合测试,最终经过筛选后选出优秀学生组建出订单班。其次,进入订单班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接受企业和学校的双重考核,测试和评价标准由校企共同商讨后制定,要求企业要全程参与考核过程并定期检查学校的教学情(下转第154页)
“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既不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调动不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也难以达到体育教学的效果。这种模式已不能适应“互联网+”影响下的新时代体育教育。当下,应“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在学校的广泛推广,一师一优课、师带徒课、优质课、翻转课堂、微课等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成为新时期体育教学模式的主流,不但打破了地域、时间、空间的限制,打破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垄断;还落实了教育公平,提供了优质的丰富的体育学习资源,满足了学生个性化追求。在大数据系统和新技术的支持下,中学体育教学模式正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成功案例不少,教学效果显著。因此,“互联网+教育”下的体育教师要走在时代的前沿,要适应信息技术教学,要实现体育核心素养,就要不断创新,并设计适应“互联网+”的教育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达到相互沟通,双向交流,实现教与学的目的,从而提升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
3、拓展普通高中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渠道,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长期的积累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持续发展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8]体育博士论坛、网络博客、主题研修、、中学体育、虚拟教研、信息素养培训、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等等,为体育教师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这些模式实现了体育教师与专家、名师的零距离接触,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捕捉信息,及时发现、分析、调整自己在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撰写心得,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延申科研方向,丰富内在专业结构,与时俱进,不忘初心,争做一名具有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的体育教师。
三、结语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体育教师专业的自我进化能力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陈旧的教学理念,单一的教学模式,低下的教学效果,已经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在面对“互联网+教育”的挑战时,绝不能坚守自闭,也不能肆意妄为,不但要把握住机遇,积极主动地利用优质互联网资源开拓创新,还要清醒的认识到它的“特殊性”,有效地解决其专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将创新、再生理念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和实践中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为成为与时俱进,具有高品质的新型体育教师而奋斗。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EB/ OL].v/zhengce/content/2017-01/19/ content_5161341.htm,2017-01-19.
[2] 周凰,古雅辉,刘昕.“互联网+教育”进程中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8(12)125-131.
[3] 黄荣怀,刘德建,刘晓琳等.互联网促进教育变革的基本格局[J].中国电化教育,2017(1)7-16.
[4] 赵国庆.“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N].光明日报,2015(14).
[5] 肖瑶.“互联网+教育”视野下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向[J].科教导刊,2018(26)81-82.
[6] 张新征,杨道宇.“互联网+”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危机与对策[J].教学与理,2018(2)59-62.
[7] 覃幼莲.“互联网+”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建构模式和策略[J].新视野,2016.17.
[8] 高钰洁.“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D].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
贾建军(1980—)男,中小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况。最后,“订单班”学生在毕业时,由企业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各方面表现来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合格的人才能获得企业的正式录用,否则予以淘汰。
四、轨道交通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
高等院校在为地铁企业培养出更多符合实际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上,将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制定了轨道交通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对探索人才培养的模式结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具体作用有:一是轨道交通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校企、学生和社会的“多赢”。二是改变了高等院校培养轨道交通专业人才的传统办学模式。三是轨道交通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因为有强大的就业优势支撑,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从而提高高等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五、结论
高等院校轨道交通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校企资源有效的结合,改变学校的教学模式来满足企业用人的实际需求,共同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实用型技术人才。此模式培养下的学生在毕后业进入企业,能够快速适应企业的工作模式和节奏,能够快速转变自己的角。对企业而言,新进人员能快速适应岗位,大大降低了入职培训的负担。因此,轨道交通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是一种新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提升了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也为企业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 徐平.美国合作教育的基本模式[J].外国教育研究,2003.8.16-19.
[3] 胡宏亮.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2013.
[4] 冯丽丹.高职轨道交通类专业“半订单班”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1)41-43.
[5] 单磊,陈乐平,唐磊等. 高职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我院轨道交通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9.273-274.
【作者简介】
曹高飞(1985—)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数学教育.
崔 娟(1982—)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光电智能信号处理.
苏佳琳(1990—)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概率统计.
(上接第1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