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
112    学法教法研究
综合应用能力a类差的学生就破罐破摔。这样的教学模式与新课改极不相符,也无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所以新时期教学评价我们要做到民主公平,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戴有眼镜去对待学生。特别是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既要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基础差异,也要认识到“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这一理论,对于基础差的学生也要多一些鼓励,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帮助人们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我们要多鼓励、少批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2.教学评价要坚持动态发展
教学评价不是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也不是对学生进行分类鉴别,而是要让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现状与不足之处,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的方向,让他们能够更为理性、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发展,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动态发展的原则,不能以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来决定他们的未来发展方向,而是要科学引导、巧妙教育,让学生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基础素质,不断完善他们的数学技能。比如我们可以按学生的数学基础将他们分为ABC 三个体,A 为基础好的学生,做好日常教
育即可,B 为中等生,尽量引导他们进行拔高训练,C 为基础差的学生,重点进行基础知识教育学习。当C 类学生基础知识达到一定层次之后,再引导他们进行拔高训练,最终实现成为A 类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状况采取动态的教学评价,在这个过程中运用动态评价更为符合学生的学习现状,能够有效避免“一刀切”造成的教学误区。
3.教学评价要重视点拨互动
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师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进步的过程,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指导不断积累基础知识,获得数学技能,教师在学生的学习反馈中不断改进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在这一评价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对于学生的点拨教育,引导他们能够通过教师的教学评价获得更多的启发,也要重视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反馈,即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与互动。这样以来,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指导获得更大
的提升,教师通过与学生说的沟通交流,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在学生中的学习反馈,便于教师及时开展教学改进,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素质。一旦形成了这样良性的点拨互动评价体系,就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可持续发展与健康发展,更好的激活教学评价体系,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
4.教学评价要做到全面立体
教学评价不是简单的口头表扬,也不是期末考试的教师寄语,更不单是考试的成绩、作业的成绩,而是要渗透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对于学生的学习开展全面的教学评价与立体的学习指导。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生活中及时发现问题、弥补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评价体系,引入更多的评价机制,使评价能够更为全面、更为科学。比如除了做好教师的教学评价之外,我们也要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比如同桌之间、小组内的相互评价等等,还有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评价、学生自己对于自身的学习评价……将更多的教学评价纳入评价体系之中,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于自身的学习态度、学习成果有一个更为全面的理解,便于他们更好地认知自我,明确不足、扬长避短,更好地开展数学学习生活。
三、评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相关的事项,以免教学评价出现错误,影响学生的学习发展。比如教学评价要真实有效,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结合数学科目的教学目标,切勿随口表扬,以免导致学生误解。另外教学评价过程中我们也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反馈,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教学评价的指导价值,结合教学评价来改进学习方法、改善学习态度,不能一切照旧,反而失去了教学评价的意义。
总之,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
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升他们数学自身的综合认知,提升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
引言
应用题是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应用题的设置目的,在于提升初中生数学应用能力,增强初中生应用题解题能力,从而培养初中生知识运用能力。初中数学是一门探索性与研究性知识学科,基于其学科特性的影响,要求初中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灵活多变的数学思维能力,只有初中生具备这两项能力,才能够使初中生更好的思考应用题,才能够更好的进行解题,进而培养初中生解题能力。由此可见,解题能力对于初中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故而,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初中生解题能力,进而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初中数学应用题解题中存在的问题(一)受到以往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理念背景下,要求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以初中生为主体,尊重初中生的差异性,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与教育理念,以初中生个性化发展为导向,培养初中生探究、分析、解决知识问题。从而使初中生全面发展。然而,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然采取一言堂教学模式,忽视初中生主体地位,很少引导初中生去探究,分析与解决知识问题,使初中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内容,尤其在应用题解题中,一部分初中生虽然对数学应用题形成一定的疑问,教师通过采取说教的教学模式为初中生解决
应用题疑惑,很少引导初中生去探索、分析,实行有效的解题,导致初中生分析、审题、解题能力不足,致使数学应用题成为初中生学习中的难点知识内容。
(二)解题方法存在缺陷
初中数学是一门探索性与研究性课程知识,基于其课程特性的影响,要求初中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灵活多变的数学思维能力,只有初中生具备这两项能力,才能够灵活的分析数学问题,才能够更好的进行解题,进而培养初中生解题能力。然而,在当前农村初中数学应用题解题中,教师大都以例题为初中生讲解解题步骤,忽视初中生思维的启发与培养,初中生虽然根据模仿例题能够进行解题,但对于一些较为复杂,与例题形式不一样的应用题,初中生就不知道从何而解题,同时这样解题模式不利于初中生的长期发展,使初中生形成解题中的依赖性,故而,阻碍初中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农村初中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一)激发初中生解题兴趣
初中生只有对应用题解题具有一定的兴趣,才能够更好的进行解题,故而,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初中生解题方法,同时还应该培养初中生解题的兴趣,进而提升初中生解题能力。在以往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大都采取单一的授课模式,使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沉闷,初中生解题积极性不高,致使初中生解题能力低下。因此,在初中数学应用题解题中,基于文字应用题,初中生难以理解,教师应该与时俱进,采取多媒体技术辅助初中生解题,以图文并茂的解题模式,激发初中生解题兴趣,进而启发初中
生解题思维。例如,在应用题解题中,教师可以提前整合知识内容,将一些难点的应用题制作成微课教
农村初中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研究
韦秀萍
(广西河池市大化县都阳镇初级中学  广西  大化  530800)
【摘要】初中数学知识是探究科学的重要路径之一,学习好数学知识能够促进初中生全方位发展,然而,当前许多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中遇到一定的挫折,特别是在应用题解题方面。因此,为了提升初中生应用题解题能力,本文着重分析初中数学应用题解题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农村初中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关键词】培养  农村初中数学  应用题  解题能力【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112-02
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
学法教法研究    113
育,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初中生播放,将知识内容以动态形式呈现在初中生面前,便于初中生更好的理解,初中生对这种动态的解题模式产生解题兴趣,并跟随教师的指引在思考、探索中解题,从而提升初中生解题能力。(二)提升初中生理解能力
数学应用题的特性是信息量大、专业术语多,故而,需要初中生具备较高的审题能力、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初中生只有具备这三项能力,才能够更好的进行解题,进而能够培养初中生解题能力。在实际的数学解题中,大多数初中生都是因为理解不了数学应用题的本意,才在解题中出错与丢分,这是初中生对数学应用题的审题不清、对题意理解不够透彻所致。因此,在初中数学应用题解题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初中生审题、阅读应用题的指导,提倡初中生在解题中应该多次阅读应用题、加深对应用题的理解,之后进行解题。如,第一遍要求初中生粗读应用题,让初中生了解应用题的类型,并对应用题内容具有一定的认知,第二遍要求初中生精读,寻应用题中的重要语句,寻少、几分之几、不超过、比等数量单位,出应用题中的已知与未知的条件,进而才能够有效的进行解题。此外,加强初中生对应用题题意的收集能力,收集应用题中重要的知识点,挖掘应用题内在的隐性条件,从而才能够提升初中生解题能力。例如,在解答这个应用题时,“某水果公司新收购水果150吨,准备加工上市,而该公司的加工能力,为每天粗加工20吨,细加工为10吨,现在计划10之内完成加工任务,问该公司需要安排几天粗加工与几天细加工?”在此应用题中,教师应该要求初中生细读应用题,引导初中生去寻已知条件,让初中生运用已知条件去解答未知的条件,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加引导初中生,
给予初中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从而提升初中生的解题能力。(三)培养初中生结合实际进行解题
初中数学应用题设置的目的,是教授初中生更好的运用数学知识,使初中生将知识内容有效的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提升初中生知识运用能力,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要想培养初中生解题能力,单靠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教师了解这一方面因素以后,就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初中生走出教室,使初中生能够将知识内容过多的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并在生活实际中灵活的运用数学知识内容,进而提升初中生解题能力。所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只有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初中生将知识贴近于生活实际,才能够使初中生更好的理解应用题中不解的知识点,提升初中生解题能力,进而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解题能力对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应用题知识,在应用题解题过程中,能够启迪初中生的数学思维,使初中生深入思考与研究数学应用题,能够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提升学生思考能力与探索能力,进而提升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旷有元.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创新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6(02):139.
[2]胡国东.让应用题更好“应用”——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对策浅析[J].数学大世界(教学导向),2012(05):42.
[3]任媛媛. 农村初中数学学优生与学困生应用题解题方式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1.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素质教育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寓教于境”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十分青睐的教学方法,简而言之就是数学教学生活化。许多小学数学公开课中,教师希望借助生活场景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但是情境利用不当则会适得其反,背离了教学目标和情境创设的初衷,出现为了教学生活化而生活化的现象。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在数学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来使学生学习、理解、掌握、运用数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通过数学教学生活化将数学理论与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新课标要求“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紧密地联系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引导小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学习与掌握相关数学基础知识,由此可见数学教学生活化是一种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的。
二、新课程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存在的误区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具有严谨的逻辑性、高度的抽象性,数学语言有着较强的专业性,虽然小学数学是数学知识体系中最基础的一部分,但是小学生学习起来仍然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小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数学教师就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实施数学教学生活化,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1.主次颠倒,背离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是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水平,但是当前不少教师新课标理念认识不充分,对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在教学实践中过分突出了生活情境的创设,将数学知识的学习放在了从属的地位。例如,在讲解《认识钟表》时,教师通过询问大家的起床时间、早饭时间、上学时间、
午休时间等来教学生如何认识钟表,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效的结合起来了,但是在课堂上不断地询问学生,会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同学的时间是否和自己的一致,而不在是“认识钟表”上面。在这个案例中,将生活情境使用过度,出现了主次颠倒的现象,背离了教学目标。
2.牵强附会,脱离生活实际
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教学原则,不能为了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而随意创设生活情境,会对尚在认识世界的小学生产生误导作用,不利于小学生
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对新课标理念理解不深刻,将不适合进行生活化教学的数学知识也要绞尽脑汁地想办法附会到生活情境中,要么超出了小学生已经生活经验,要么干脆脱离了生活实际,这是不科学。例如,十以内的加减法可以用糖果、水果代替,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超出了小学的生活经验,如何进行情境创设呢?
3.形式主义,忽视学生需求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数学教学生活化”口号喊得响,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存在为了“教学生活化”而“教学生活化”,忽视了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的数学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运算能力的锻炼和数学思维的培养。例如,在讲解《简易的方程》时,可以精心设计一些案例,这些案例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在这些熟悉事物中探索方程的奥妙,但是忽视了方程原理的介绍,不理学生今后方程知识的学习。
三、新课程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误区的克服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入生活化的元素,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还存在一些认知偏差,以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寻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误区的克服方法至关重要。
新课程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误区探略
马乐茹
(简阳市简城第一小学  四川  简阳  641400)
【摘要】新课程视野下越来越重视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将数学能力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但是过度生活化就背离了教学目标。本文就针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中存在的“误区”进行一些探讨。【关键词】新课程视野  小学数学  教学生活化【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1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