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半年西工区事业单位A类《综合应用能力》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没有利用客观规律的是()。
A、凿壁偷光
B、囊萤取亮
C、大禹治水
D、亡羊补牢
【答案】D
【解析】A项,凿壁偷光,利用的是光沿直线传播原理,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囊萤取亮,利用的是萤
火虫体内的生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而转化成的光能,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大禹治水,是根据山川地
理情况,将中国分为九个州,因地制宜,使得大量的地方变成肥沃的土地,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亡羊
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并没有利用客观规律。故选D。
2、法律责任的核心构成要素是()。
A、主体和个体
B、违法行为和违约行为
C、因果关系
D、损害结果和过错
【答案】B
【解析】法律责任的构成是指认定法律责任时所必须考虑的条件和因素,包括责任主体、违法行为或违约行
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主观过错五个方面。其中,违法行为和违约行为是最主要、最基本的产生法律责
任的原因和根据,是认定和归结法律责任的前提,是法律责任的核心构成要素。故选B。
3、下列法律关系中的法律事实属于行为的是哪个?()
A、空难导致保险理赔
B、超过诉讼时效导致丧失胜诉权
C、因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导致丧失继承权
D、因为年满18周岁而开始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答案】C
【解析】法律事实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法律事件是指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行为是指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行为。注意区别两者的关系。A项中的空难对于保险人、被保险人、保险受益人而言,是不能控制的,因此属于事件,选项B的时效和选项D的年龄,对于当事人而言,是和其意志无关的,都属于法律事件,只有C的杀害,显然是属于行为。
4、维生素B1又称硫铵素或抗脚气病维生素。如果缺乏它,人体会出现多发性神经炎、脚气病、下肢瘫痪、
浮肿和心脏扩大等症状。以下对于其描述不正确的是()。
A、属于水溶性维生素
B、在碱性溶液中稳定,但在中性及酸性溶液中则容易分解
C、主要功能是调节体内糖类的代谢
D、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功能,促进人体发育
【答案】B
【解析】维生素B1在酸性溶液中稳定,但在中性及碱性溶液中则容易分解。故选B。
5、“玉米黄,高粱红,大地笼罩青纱帐”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景观()。
A、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B
【解析】“玉米、高粱”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故选B。
6、货币在表现和计量商品价值时执行的职能是()。
A、支付手段
B、价值尺度
C、流通手段
D、价格标准
【答案】B
【解析】货币的职能主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存手段。其中,价值尺寸是指货币衡量和表
现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作用。故选B。
7、“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B、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
C、对立与统一的原理
D、内外因关系原理
【答案】B
【解析】“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说明要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要着眼于整体。故选B。
8、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对古代科技史的理解,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的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古代欧洲的科技成就比中国的科技成就更高
C、欧洲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近代科学
D、阿拉伯人在东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答案】B
【解析】该名谚并未表现出欧洲科技成就高于中国。故选B。
9、科学理论之所以能够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确定事物前进的方向,是因为()。
A、它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B、它综合了前人的成果,有着丰富的内容
C、它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反映了事物发展的规律
D、它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反映事物
【答案】C
【解析】认识源于实践,对实践的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即科学理论)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反
映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能根据掌握的规律对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进行预见。
ABD选项表述均不准确。故选C。
10、近年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绿GDP已经深入人心,其目的就是要减少资源消耗,加强资源有效回收利用,发展再生资源。核算GDP时,要考虑环境成本和生态成本。这是人们在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后作出的选择。为此,必须强化全民族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上述材料不能表明下列哪一哲学原理()。
A、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B、物质和意识密不可分
C、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D、实践决定认识
【答案】B
【解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绿GDP”是A项的体现。“强化全民族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是C项的体现。“人们在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后做出的选择”是D项的体现。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不依赖于人的认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不能说物质与意识密不可分,B项说法错误,且材料中也未体现。
11、关于假释的说法,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被假释的犯罪分子,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构批准,但是离开所居住的市可以不用批准
B、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C、对于被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累犯也可以适用假释
D、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20年
【答案】B
【解析】根据《刑法》第84条规定,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A项错误。
根据《刑法》第65条第2款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而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由于假释期还没有满,不能构成累犯。B项正确,当选。
《刑法》第81条第2款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抢劫、、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可知累犯不得假释,C项错误。
《刑法》第83条第1款规定,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10年,D项错误。
12、此篇公文的标题为()。
A、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引进并用好优秀人才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
B、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引进并用好优秀人才的若干规定(试行)》的决定
C、关于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引进并用好优秀人才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
D、关于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引进并用好优秀人才的若干规定(试行)》的决定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15种公文格式。转发或印发文件发放给下级均应使用“通知”文种,又由于XX市人民政府将自己制定的文件发放给下级,故为印发类通知,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13、甲公司与没有建筑施工资质的某施工队签订合作施工协议,由甲公司投标乙公司的办公楼建筑工程,施
工队承建并向甲公司交纳管理费。中标后,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建筑施工合同。工程由施工队负责施工。办
综合应用能力a类公楼竣工验收合格交付给乙公司。乙公司尚有部分剩余工程款未支付。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合作施工协议有效
B、建筑施工合同属于效力待定
C、施工队有权向甲公司主张工程款
D、甲公司有权拒绝支付剩余工程款
【答案】C
【解析】根据《合同法》272条的规定,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四种:1、肢解发包,将作为最小
建设工程标的的单位工程分解发包给多个施工单位的行为。表示为:“不可分的工程
a→a1+a2+a3+a4……an”。2、转包,承包人将承包发包人的建筑工程转包给第三人。3、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
质、条件的单位,但劳务分包除外。4、再分包,承包人将非作为最小建设工程标的的单位工程拆分为最小建
设工程标的的单位工程,分别发包给其他承包人。表示为:“可分的工程A→a+b+c”。此题中合作施工协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