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浙江事业单位统考《综合应用能力》全方位解读5篇
第一篇:2014年浙江事业单位统考《综合应用能力》全方位解读
2014年浙江事业单位统考《综合应用能力》全方位解读
一、2014年浙江事业单位统考基本情况
(一)考试安排
根据《2014年浙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安排及有关问题通知》,2014年度计划集中安排事业单位招聘考试3次,其中笔试时间为5月17日、8月2日和10月25日,面试时间为6月7日、8月23日和11月15日。
(二)考试时间及科目
笔试:
上午9:00—11:30 《综合应用能力》
下午14:00—15:30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其中,《综合应用能力》为全主观题,《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为全客观题。面试:
上午8:30开始 《结构化面试》
面试包含3个题目,考生的答题时间为15分钟。
二、《综合应用能力》科目解读
《综合应用能力》科目为全主观题,主要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及对基本公文写作知识的熟悉程度。
根据2013年9月28日浙江温州(瑞安、苍南、秦顺、乐清、洞头)事业单位第三次统考《综合应用能力》真题,以及对历年浙江其它地市事业单位考题分析可知,一般而言,主要分为三大题型:
(一)案例分析题
提供典型案例材料要求分析事实,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内容和字数:“典型案例材料”就材料性质而言,通常是新近发生的社会热点事件,包括全国性的热点:如当前大家普遍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针对现代人的手机依赖症,由“复旦大学投毒案”所引发的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给定材料的字数一般在五六百字左右。如:
问题常见的命题方式:对材料反映的问题或理念进行概括;分析产生材料所反映的现象的原因;对材料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如:【案例分析】材料:
1、我国“信任缺失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字数在150字以内)(5分)
2、如何提高我国的“社会信任度水平”?(字数在200字以内)(10分)
(二)文书写作(或改错)题
综合应用能力a类根据给定材料,按常用公文格式要求拟写公文,或对题目中给出的公文进行改错,使之符合常用公文要求。给定一份公文,如通知、公告等,这份公文文稿在格式、用语等方面存在错误,让考生指出并改正。这要求考生对公文的种类、特点,尤其是格式有所认识和了解。
(三)材料作文题
根据给出的材料和答题要求,写一篇文章。材料篇幅长短不定,有五六百字的,也有上千字的。常考的材料性质:一种是给定一则简短的寓言故事或人物故事,如美国铁路邮务生佛尔的故事(2013年6月22日浙江宁波镇海区上半年事业单位),或抱怨的农夫的故事(2013年6月22日浙江衢州市龙游县事业单位)等,要求根据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考生最关键的是要弄清故事要表达的主旨,再围绕该主旨作文。另一种是给定一段篇幅较长的社会热点类材料,如“杜绝形式主义”(2013年7月7日浙江台州市路桥区事业单位)等当下热点事件,要求根据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性文章。中公教育专家认为,主要考查考生对社会热点的了解和认识程度。
第二篇:2016年5月14日事业单位统考《综合应用能力》(A类)
2016年5月14日事业单位统考《综合应用能力》(A类)真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注意:
1.全卷为全主观题,请用黑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作答,直接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请在试卷、答题纸上严格按照要求填写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3.本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4.特别提醒:请在答题纸规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作答区域作答无效。
一、案例分析题(根据所给案例,回答后面的问题。50分)案例一 资料一
很长时间以来,“奇葩证明”“循环证明”折腾了不少人,成为社会的痛点。《人民日报》2015年4月8日报道,落户北京的陈先生一家准备出境旅游,需要明确一亲人为紧急联络人,他想到自己亲妈。问题来了:他需要提供他母亲是他母亲的书面证明。可父母在江西老家的户口簿,早就没有了陈先生的信息。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在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通过问卷网对200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0.5%的受访者及身边人曾遭遇过“奇葩证明”。不久前,中国传媒大学发布的“2015媒体关注度十大榜单”中,“奇葩证明”名列十大“痛点”榜单之中。“奇葩证明”之所以成为一个难以忽视的关键词,是因为它集中折射出了民众“办证难”“跑证难”的辛酸,成为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仍有待提高的一个标识。
资料二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教授王太元表示,“奇葩证明”有3个特点:一是毫无必要,比如对亲自领取养老金的老人索要“活着”的证明;二是让没有参与、不可能知情甚至根本不相干的人或单位为某事出具证明;三是某些事情根本无法证明。
什么都要居委会开证明,表明政府部门固守传统思想,管理落后,凡事都想着其他单位干;但更主要的是,转移责任、规避义务,将核实认证的责任转嫁给基层社区承担,社区的章就成“万能章”。“像无犯罪记录、未婚证明、精神正常证明等„奇葩证明,要么没有必要开,要么就是我们也不了解情况,实在没法对此负责。”某街道派出所工作人员李某对此非常无奈。
办证,是职能部门的一项权力,给你办,还是不给你办,审批的速度快还是慢,都有很大的调节空间。一些部门和单位的少数工作人员便借机刁难民众,吃拿卡要、谋取私利。日前,《人民日报》刊登许多读者关于办证难的来信,自己去办证,就受到各种刁难办不下来,说什么“规定就是这样的”,可一旦红包拿上去,或个熟人帮下忙,三下五除二就办下来了。
一些政府部门之间还没有完成信息的互联互通,大家“各自为证”:个人有身份证,亲属关系凭户口本,社保有社保卡,生育情况计生办,税务又是另一个系统„„这就造成老百姓不断地在政府部门之间“跑断腿”“磨破嘴”,甚至有的还需要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之间进行循环证明和重复证明。
资料三
过去一年,为治理“奇葩证明”,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有力举措。2015年,公安部晒出了18个不该由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民政部则明确,今后除办理涉台和哈沙克斯坦等9国的公证事项外,不再向任何部门和个人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众办事创业的通知》,要求坚决砍掉各类无谓的证明和繁琐的手续,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和盖章环节,原则上一律取消,各地要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从源头上避免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等现象。
今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能。继续大力消减行政审批事项,注重解决放权不同步、不协调、不到位问题,对下放的审批事项,要让地方能接得住、管得好。问题:
结合给定资料,分析“奇葩证明”出现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20分)要求:观点正确,分析有理有据,措施合理、可行,条理清晰,不超过350字。【解题思路】
这是一道典型的探究原因+提出对策题型,作答原则是依据原文。
第一小问,仔细阅读原文材料,资料一先用具体案例说明了“奇葩证明”的现象,末句再用“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仍有待提高”结尾,一句话阐明了“奇葩证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紧接着资料二就具体分析了其表现。第(1)段王太元教授的话说明现有的办证要求不合理,许多证明没有意义;第(2)段说明了“政府部门固守传统思想、管理落后”、“转移责任、规避义务”等,把责任转嫁给基层社区;第(3)段说明了权力的滥用,公职人员借职务之便,贪污腐败,侵害众利益;第(4)段说明了“政府部门之间还没有完成信息的互联互通”,导致大家“各自为证”,工作效率低下。
第二小问,要求针对“奇葩现象”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作答原则是依据原文+准确分层。资料三中详细阐述了为治理“奇葩证明”,政府已经出台的一些有力举措,那么,在作答此题时,要遵循“政府做什么、对策提什么”的原则。但作答时,还要注意两点。
作答要全面,材料中出现的对策,要进行归纳;材料中没有明确提到,但原因中有归纳问题的,要针对性解决,不得遗漏;作答时,还要做到条理分明。
组织答案时,要准确用词,规范表达,严格控制字数。【参考答案】
主要原因是政府公共服务意识薄弱,服务水平不高: 1.现有办证规范不完善;
2.相关部门固守传统思想,管理落后,互相推诿,权责关系不清,将办证责任转嫁给基层社区;
3.部分官员滥用权力,吃拿卡要,刁难众,服务意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