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昭通伟大历史人物专辑》
    俊采星驰,人杰地灵——昭通伟大历史人物
    龙云(18841119日-1962627日),云南昭通人,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滇军将领,云南省政府主席。字志舟,原名登云。龙云有句名言:“此路行不通,去!”这真实地反映了他戎马一生的总结。
龙云为国民党二级上将,滇军主要将领,曾任国民党陆军副总司 龙云令。1949 815起义,后为解放云南做出了贡献。1984 11 19日,在民革中央举行的纪念龙云诞辰一百周年的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仲勋的讲话中,称龙云是“我国近代史上有影响的、为人民做了好事的爱国民主人士”,“他同中国共产党有多年合作的历史,是我们党的一位真诚的朋友,他为人民的事业有过重要的贡献”,他的一生“是一个光荣的爱国者的一生”。
1957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伏罗希洛夫访华,曾把时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的龙云介绍给他,并在一起亲切交谈。国防委员会是全国武装力量重要的咨询机构,当时任主席,副主席 15人,其中国民党起义的将领有 4人,其中之一就有龙云。
龙云是 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也是伟大的一生。他的一生主要做了以下三件大事。一是统一云南,稳定局面。1911年武昌起义后,时任云南三十七协协统的蔡锷,在云南举兵起义,建立军政府,任云南总督。蔡锷手下有个得力听话的新军管带叫唐继尧,能征会讨屡建战功,颇得蔡锷的喜爱。蔡锷入川后,唐继尧任云南都督。
1902—1995)云南省昭通市人,一代国学宗师。19025月出生在一个以教书为生的知识分子家庭。1921年从省立第二中学毕业后官费进入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四川大学前身)。1926年考取北京师大研究班和清华大学研究部。毕业后,1929年到上海,任大厦大学、 暨南大学、复旦大学教授。1933年应聘河南大学教授。
  1935年,到法国潜心研究中国流失到法国的珍贵文物,进行拍片、拓摹、抄录共3000多张,1937年带回祖国。回国后先后在东北大学、西北大学任教。1940年任云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昆明师院(后西南联大、今云师大)任教,因被特务盯梢,转到苏州任英士大学文理院院长。19495月任云南省教育厅厅长。19501952年在云南革命大学高级研究班学习,1952年进云南博物馆工作。1953年起在浙江苏州大学,先后任中文系主古籍研室所所长,
博士研究导师。1955年任浙江省政协委员。先后著有《瀛涯敦煌韵辑 》、《敦煌——伟大的文化宝藏》、《陈本礼楚辞精义留真》、《屈原赋校注》、《陆平原年谱》、《楚辞书目五种》、《楚辞今绎讲录》、《楚辞学论文集》、《楚辞通故》、《莫高窟年表》、《敦煌学概论》、《屈原赋今绎》、《敦煌学论文集》等1000多万字的研究著作。其中《楚辞通故》一书被海内外专家誉为“当今研究楚辞最详尽,最有影响的巨著”。荣获全国高校首期人文社会科学家研究一等奖。
  姜亮夫先生是我国卓有成就的教育家,德高望重,八十年代以来曾任屈原学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语言文学分会会长、中国训诂学会顾问、中国音韵学会顾问、《汉语大词典》顾问、《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先秦文学分支文学主编。他为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保留珍贵的文化遗产奋斗了一生,也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奋斗了一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95124日逝世,享年93岁。
  著作书目:
《中国声韵学》上海 世界书局 民国22 [1933]
《敦煌 伟大的文化宝藏》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6
《陆平原年谱》上海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
《屈原赋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张华年谱》上海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
《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中华书局 1959
《晋陆平原先生机年谱》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民国67[1978]
《楚辞今绎讲录》北京出版社 1981
《古文字学》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4
《楚辞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敦煌学概论》中华书局 1985
《莫高窟年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楚辞通故》济南 齐鲁书社 1985
《敦煌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敦煌碎金》,陶秋英纂辑,姜亮夫校读,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2
《楚辞书目五种》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古史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姜亮夫文录》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9
《屈原赋今译》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9
《文学概论讲述》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0
罗炳辉(18971946),1897年出生在云南昭通市彝良县一个彝族贫苦家庭,从小过着牛马不如的农奴生活。1915年入滇军当兵,作战勇敢,从士兵升至营长,参加了讨袁护国战争、东征战争和北伐战争。1929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在江西吉安领导靖卫大队士兵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团长、旅长、第六军第二纵队长、第十二军和第二十二军军长等职。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不久,任红9军团军团长。后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率部参加广昌保卫战,并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征。1934年10月率部参加长征,途中屡担重任,掩护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北上,表现出高超的指挥艺术。中央军委赞誉红9军团为“战略轻骑”。
抗日战争初期,曾以八路军副参谋长名义,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从事统一战线工作。1939年任新四军第1支队副司令员、第5支队司令员,率部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1940年后任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5支队司令员、第2师师长兼淮南军区司令员等职,为巩固和扩大淮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虽身患重病,仍亲临前线部署作战。1946年6月21日在兰陵时突然病情恶化,不治逝世。罗炳辉用毕生的精力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人生最快慰的是真正勇敢地牺牲个人的一切利益,最热诚努力地为民族独立、自由解放而斗争,尤其要为劳动大众的解放和利益,以真理、正义、公道为人类的幸福而斗争。” 遗体安葬在临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墓碑上刻着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的题词。
卢汉(1895(乙未年)—1974.05.13),原名邦汉,字永衡,云南昭通人,彝族,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原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1949年12月9日在昆明率部起义,和平解放云南,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历任云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二、三届常委、全国政协二、三四届常委。1974年5月13日因患肺癌,在北京病逝,终年79岁
    卢汉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第4期步兵科。是龙云的表弟,为龙云手下的重要人物。辛亥革命后随龙云加入滇军,二人受到唐继尧的重用。历任滇军排、营、团、旅、师、军长、云南省政府主席等职。
张开儒(1869—1935年):巧家县蒙姑人。1904年留学日本,先后入日本振武学校和陆军士官学校。1905年加入同盟会。1909年归国,任云南陆军讲武堂提调兼军事教官。1911年参与发动“重九”起义。云南军政府成立,受蔡锷命历任西进支队长、援川军梯团长、师长等职。1917年起,追随孙中山护法、北伐,历任中华民国军政府陆军部总长、第三军军长兼南(雄)韶()()镇守使、滇军护法军总司令、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谋总长、大本营参军长,授陆军上将。1924年被反对北伐的新军阀夺权,寓居澳门。1927年回昆明定居,任云南省政府高等顾问,1935年病逝于昆明。张开儒在护法战争中,以“一炮保皈朝”、“三炮定韶关”等战例名垂青史。
  苟悦彬(19l9—1949):昭通绥江县中城人。早年就读于成都济川中学和高级工业职校、湖南战车工程学院,
19451948年5月19日中央颁布了年6月,随学校迁到重庆,同年11月进重庆二十一兵工厂作职员,
1946年到绥江中学任教,
1947年到重庆二一兵工厂任技术员,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重庆地下党重要情报人员,负责发送《挺进报》。
1948年春由于叛徒告密被捕,关押在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监狱。在狱中多次经受酷刑而不屈,组织绝食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