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2017年第9期
140摘 要:“互联网+农村”的提出使农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各级政府都出台相关政策以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各大电商巨头、物流公司纷纷进驻乡村,农村电子商务一派欣欣向荣。但在农村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中诸多问题也接踵而至,尤其是农村电商人才的严重匮乏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短缺的现状和问题,以及问题背后的原因,并从政府、高校及培训机构、企业三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农村电商  电商人才  人才引进  人才培养基金项目:陇南市2016年市列科技项目“陇南电商扶贫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编号:2016-29
DOI:10.16722/j.issn.1674-537X.2017.09.053一、引言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商带来的变革已经从城市蔓延到了农村。从2004年至今,中央的一号文件始终抓住“三农问题”,不断推进农村进行改革,建设现代化的农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随着“互联网+农村”的到来,说明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即将进入新“蓝海”。2015年9月,国务院商务部等19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指导意
见》,《意见》中指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安全可靠、绿环保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体系[1]。农村电子商务实际上就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解决“三农”问题,对促进农业转型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互联网+农村”不仅可以改变农村地区传统的商业模式,而且能够繁荣农村市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使农业增长、农民增收,最终实现农村贫困地区“弯道超车”,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自《意见》发布以来,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积极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加大投入力度,农村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阿里、京东、苏宁等大型电商企业以及各大物流企业纷纷进驻到县乡基层,“淘宝村”、“淘宝县”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农村电商发展步伐日益加快。但是,伴随着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农村电商专业人才的缺乏始终是短板,这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电商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二、农村电商人才现状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截止到2016年12月,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305万人,同比上年度增长12.9%,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超过2240万人,同比上年度增长12%[2]。但数据中电商从业人员大多数都就职于城
方分担成本和费用,同时寻第三方顾客,增加自身的收益。如在“跟谁学”平台中,集中了大量教育资
源,如中小学教育、职业技能教育、艺术类教育等等。而这些教育资源提供者之间不像传统的教育机构为了抢生源形成激烈的竞争,而是相互补充,形成一种磁场效应,吸引到更多的目标顾客,同时,目标消费者也可以通过比较选择到满意的教育服务。优质的教育资源带给目标顾客更好的体验认知,会形成满意度评价,这种评价又会促进“跟谁学”平台形成一种发散效应,其品牌知名度能快速提升,竞争力也大大增强,这也是该平台近年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1P 共享模式下,消费者、企业之间的组合多样化、复杂化
在1P 共享模式下,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相互转化,行业之间跨界融合,消费者之间、企业之间、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组合复杂化和多样化的趋势更加凸显,形成了B2B2C、C2B2C、C2B2B 等甚至更多的模式组合。以物业管理为例,传统的物业管理主要局限于为小区居民提供清洁、安保、维修等服务,现在的物业服务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些业务范围,通过物业的APP 服务平台等,不仅提供传统的物业服务,还与一些
企业与个体合作,提供快递、订餐、外卖、订票、保洁、装修、垃圾回收等服务,成为联结小区居民和外部第三方的重要平台。在这种模式下,外部第三方提供者提供服务,物业整合服务资源,小区居民能够快捷、方便地获取专业化服务,同时物业平台还可以为外部第三方提供者打广告,收取广告费和相应的管理费,这种B2B2C 或C2B2C 模式最后形成了多赢的格局。
参考文献:
[1]王建国.1P 理论:第三方买单的商业模式与模式营销[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罗宾,蔡斯.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模式[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3]秦海涛.共享经济商业模式探讨及在我国进一步发展的建议[J].商业经济研究,2016(24).
[4]张晓芹.共享经济下的商业模式创新[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5]朱孙源.1P 理论的实现路径研究[J].消费导刊,2010(02).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农村电商发展中人才短缺问题的思考和对策
赵 亮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管理
市,服务于农村电商的从业人员少之又少,《报告》中还显示,被调查企业中,大多数企业抱怨人员招聘压力越来越大,占到被调查企业的70%,这说明城市电商企业人才缺口仍然比较严重,农村电商企业更是一人难求。
而根据阿里研究院和淘宝商学院发布的一份《县域电子商务人才研究微报告》预计,未来农村电商人才需求量超过200万,其中,准备转型的传统企业和初创的电商企业,对电商人才的需求尤其旺盛。从人才结构上来看,有三类人才最为稀缺:美工设计、数据分析、运营推广。
除了农村电商人才整体数量缺乏外,外地专业人才难引进,本地专业人才留不住,电商人才培养与农村实际发展相脱节,懂电商的不熟悉农村,熟悉农村的人又不懂电商等此类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村电商的进一步发展。
三、农村电商人才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电商人才引进难,留住更难
为解决农村电商人才短缺的问题,很多地方政府都出台了相关的人才引进计划和引进政策,以求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农村电商发展的瓶颈,但都收效甚微,即使好不容易能够引进几个,但大多都待不了多长时间,很快就跳槽离开去城市寻更好的机会。这样的现象在很多农村电商企业都很常见,“专业电商人才引进难,留住更难”成了农村电商发展中最常见的问题。
农村地区相比城市,经济发展慢、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水平和市场化水平低、薪酬待遇较少,这使得很多专业人才不会选择农村作为就业的首选。即便当地政府和企业通过各种优惠政策的确引进来了人才,但一方面可能会因为薪酬待遇问题而导致人才跳槽离开,另一方面,即使本地电商企业给出了较高的薪酬待遇,但也会因为企业没有提供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岗位提升空间,而导致人才离开。此外,很多地方政府的政策没有持续性和连贯性,只管“引”而忽略“留”,也是很多引进的专业电商人才流失的原因。
(二)高校电商人才培养与农村电商发展相脱节
当前,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各地高校都开始积极关注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各类电子商务专业纷纷建立。据统计,在我国登记注册的电子商务相关企业已经超过1000万家,未来我国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约20万人,而目前我国各类高校和培训机构输出的人才总量只有10万左右[3],但通过调查发现,本应该是“香饽饽”的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堪忧,仅为20%,远低于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签约率47%,而很多电商企业,特别是农村电商企业一直都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出现这种矛盾,首先是因为高校在培养电商人才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导致的,学生学到的知识并不是电商企业实际所需要的;其次,高校并未将“农村电商人才”作为专门的培养目标,高校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中也很少有涉及农村、农业的,这导致了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不了解农村、不了解农情,
懂电商的不熟悉农村,并且很多高校也没有鼓励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去农村地区就业。所以,这种矛盾是一种结构性供需矛盾。
(三)农村电商培训不规范,农村人口“空心化”使培训主体缺失
为解决农村电商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部分地方政府都出台相关政策,联合电商培训机构将本地农民作为人才化对象,希望通过系统的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将本地农民转变为本土电商人才。农民扎根于农村,对于农业、农情最了解,通过系统的培训,可以使农民做到“既懂电商又了解农村”,并且农民成为懂电商技能的人才之后,可以就职于本地的电商企业,在解决农村电商人才缺乏问题的同时,又使农民就业增收,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然而,在多地政府出台此类政策后,却又出现了诸多新问题:前来参加电商技能培训的农民寥寥无几,要么有些农民参加培训的目的仅仅是领取政府的“补助”,要么参加培训后的农民感觉没有多大作用。农民对于此类培训热情度低、不积极、不信任,甚至有些农民认为电子商务就是骗人的。导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农村人口整体学历结构和文化程度偏低,很多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对于电商培训有先入为主的抵触情绪;其次,农村“空心化”现象突出,老年人和留守儿童占了农村人口的大多数,年轻人大多数都外出务工,“互联网+农村”对于很多农民来说是一个非常新鲜的概念,年轻人对于新事物的接
受能力普遍较强,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移动电子商务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都是以年轻人为主力军,而农村留守年轻人口数量的稀少,使农村电商培训的主体缺失。最后,各类农村电商培训机构管理混乱,培训水平参差不齐,目前很多农村电商培训仅仅停留在“会用电脑上网,能在淘宝开网店”的初级阶段,对于电商经营当中的生产包装、营销策划、宣传推广、物流售后等环节并没有涉及,使农村电商培训的成果难以应用到实际。
四、解决农村电商人才困境的可行性对策
(一)完善政府管理体制,加强政策引导作用
解决人才缺乏问题无外乎两种选择,一是“外引人才”,二是“内部培养”。无论是“外引”还是“内培”都需要政府制定相关人才政策进行管理和引导。所以说,政府在解决农村电商人才缺乏问题上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1、制定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积极制定有针对性的特殊优惠政策,吸引外地有能力的专业电商人才到本地农村电商企业就业,鼓励外出务工的青年、大学毕业生等返乡创业,促进人才回流。在制定相关人才引进政策时应注意持续性和连贯性,在财政上给予补贴和奖励,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应该给予照顾,定期组织外出学习、交流。
将能力突出,成绩优秀的电商人才、返乡大学生、农村创业青年等,发展为电商带头人,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让电商人才能够“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同时搭建人才供需交流平台,使人才招聘科学化、信息化和常态化。
2、提高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对农村电商的认识
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农村干部的电商知识和技能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2017年第9期
141
企业管理
2017年第9期
142培训,更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管理水平,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基层农村干部工作在农村,奋战在扶贫第一线,是农村电商人才发展的“星星之火”,在他们的宣传和带动下,就可能带出一批“草根”电商人才。以甘肃省为例,2015年甘肃省委组织部联合省商务厅、省扶贫办,启动实施了“万名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工程”。工程计划用两年时间,分批分层培训培养农村电商实用
人才1万名[4],其中大多数为基层农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经过培训,他们或自己开网店,或帮助身边的贫困众开店,或代销特农产品,为全省农村电商发展工作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3、加强对电商培训机构的规范化管理
优质的社会培训资源是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联合各大电商企业平台、高校、社会培训机构等资源,为农民提供更多样、更有效的培训。由政府牵头,联合具备一定资质和能力的大型平台企业对各类电商培训机构进行授权认证和复核,并对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做定期评估和检查,规范培训机构的资质,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
(二)改变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培养模式
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始终是电商人才培养和输送的主要来源,在解决农村电商人才缺乏的问题中起到基础性作用。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交叉性专业领域,作为横跨计算机信息技术、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型专业,学员应当对各个领域内的知识都要有储备[5]
,最终成为综合型、复合型人才,而农村电商人才更是要既掌握电商知识技能,又熟悉农村实际情况。这就要求高校和培训机构明确培养一名合格的农村电商人才是一项长期性工作,绝不是短期行为,既要理论扎实,更要能应用于实践。
1、高校应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
高校应该明确培养目标,将“农村电商”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一个方向,以农产品电子商务为主线,对农产品的生产、营销策划、物流管理、售后服务等进行系统化的培养,并且基于农村地区的特性,需要学生熟悉农村的风土人情,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对农村、农业、农产品相关知识的储备。
2、高校与电商企业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合作
强化高校与电商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产学研结合。邀请企业在校内外建立实训基地,为在校学生提供在岗实习的机会,将真实的案例和企业项目引进课堂,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进行教学,学生全程参与项目的开发、推广、运营、售后环节,实现了学生学业和工作齐头并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促进农村电商培训科学化、规范化、长期化
电商培训机构应该以科学化、系统化、有针对性的对农民进行培养,避免盲目、粗放式的培养模式。农民始终是农村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关键的主体之一,经过系统电商技能培训后的农民能够迅速转变角——由“农民”转变为“新农人”——参与到当地农村电商的发展中去。然而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农民都适合这种系统化、专业化的电商培训,这就要求电商培训机构在对农民培训时做到有针对性,将农民体中的中青年和返乡务工者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并挑选对互联网兴趣浓厚、思维活跃、
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培养对象作为“种子选手”进行长期的,系统化的培训。一旦这些“种子选手”在电商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取得成功,将影响和吸引身边的人纷纷加入到电商知识技能的学习中去,形成更大规模的草根创业团体和“新农人”体。
(三)提升电商企业“人本化”管理水平,主动参与农村电商人才培养
对于农村电商人才匮乏,人才难引进、留不住的问题,农村电商企业感触最深,而如果人才短缺问题能够解决,获益最大的也将会是处在市场一线的县域电商企业和农村电商企业。电商企业应该认识到,农村电商人才短缺问题的解决,除了政府、高校、培训机构的努力之外,作为用人单位的电商企业也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1、提升电商企业“人本化”管理水平
所谓“人本化”也就是“以人为本”,是指以企业组织成员为本,满足组织成员的正常需求,尊重他们的人格、个性,使他们的能力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价值得到最大实现。也就是要求电商企业在发展中真正的去关注“人”,即每一位组织内的员工,除了能够保证较高水平的薪酬薪资之外,还应当关注员工自身的发展和个性,全面系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定期的员工提升培训、以及对员工个人发展目标的关注将会使企业内的人才感到归属感,使农村电商人才在企业中真正“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
2、电商企业应主动参与到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体系中去企业并不只是被动的接纳人才,更不是“坐等”人才上门,而应当主动去“制造”人才,特别是在农村电商人才如此短缺的情况下,县域电商企业和农村电商企业可以积极联合高校和电商培训机构,参与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体系中实践课程的培训,提供相应岗位让学生和学员直接进入企业实习实训,使高校和电商培训机构能够依照企业的需求将传统的培养模式转变为“订单式”培养模式,形成人才培养、输送、就业一体化的生态链。
参考文献:
[1]国办发〔2015〕78号.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指导意见》[OL]. v /zhengce / content /2015-11/09/content_10279.htm,2015-10-31.
[2]崔立标,张周平,王慧,等.2016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R].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7-06-14.
安徽人才市场[3]何梓源.我国电子商务高速发展背景下的人才供需状况研究[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
[4]吕宝林.我省强化人才培训助推贫困地区电商发展[N].甘肃日报,2016-01-25.
[5]宋玲君,郭文,江汤晓.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与探索[J].电子商务,2017(02).
(作者单位: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电子商务学院)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