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地方特点开展特化教育教学的思考——以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重要性的与日剧增,各院校在办学理念、办学方针、管理体制、评价体系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创新与发展。如何在雄并立的众多院校中脱颖而出,必须要在“特”二字上下功夫,树立以“特”取胜观念。结合地方特点开展特化教育教学,可为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关键词:高职;教育;特;专业
特是高职院校的生命力和立校之本,是学院领先同类型院校的关键[1],可以为学校带来生源和社会关注度,影响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当前,福建省有36所高职院校,如何在这雄并立,五彩缤纷的园地中占据有利位置,笔者认为必须在“特”二字上下功夫,树立以“特”取胜观念。如何建“特”,不同学校有不同思路。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下文简称贸院)近几年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学院整体规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社会知名度逐步提升,毕业生就业率稳步上升,但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问题:第一,校园文化不明显;第二,学院特不明显;第三,特专业不明显。因此,如何“建特”值得贸院全体成员深思。学院地处福州经济开发区——马尾,马尾不仅是著名的船政之乡,而且是全国仅有的两个集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台商投资区于一体的开放地区之一,又是全国唯一拥有港口的保税区。笔者认为可以依托马尾的地方特点开展贸院特化教育教学,本文对如何依托马尾地方特开展贸院特化教育教学进行探讨。
一、借助地方历史资源建设校园文化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引领文化”是现代大学继“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之后提出来的[2]。高等院校具有与生俱来的、更为独有的、影响更为深远的引领文化的社会功能[3]。不同层次院校引领不同级别的文化,世界一流的大学引领世界文化,地方一流的大学引领地方文化,比如华侨大学的侨乡文化闻名在外。校园文化环境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能让师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感染、得到熏陶,并将其内化为自身信念与情感。优美的校园可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影响学生的审美情趣。高校的快速发展也对其校园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任何规划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校园使用者的需要,即“以人为本”。笔者认为,传统大学校园能持续成长,离不开它长久以来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环境。在传统的大学校园中,古老的建筑,郁郁葱葱的树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来文化名人的遗迹无不给校园增添了强烈的文化气息。北京大学的湖光塔影、清华大学的荷塘月已成为一种精神符号和文化品牌。贸院2007年落户马尾亭江,校园建设正处方兴未艾之时,若能将马尾地方特融入校园建设之中,比如闻名于世的船政文化,在校道中体现船政文化、在教学楼设计上体现船政文化、在教学楼名称上体现船政文化、在图书馆的雕塑上体现船政文化。每年端午节举办具有船政特的各类活动——划龙舟、包粽子大赛等,不仅可以利用船政的古老气息弥补新式建筑的不足,也可以弥补学生的船政知识,甚至吸引旅游者,提升学院知名度。众多高科技企业移师马尾也为学院的发展注入一股新的生机,可以在校园广场中建
设马尾企业博览园区,摆放各个企业的标志性Logo,一能丰富校园文化二能体现科技元素三可以鼓励学生为未来前程而努力学习。二、适应地方产业特建设专业
“纸上得来终觉浅”,教育的最好方式是理性的过滤与实践的感性结合,高职教育更是如此,高职学生由于历史原因,对理论知识的接收消化能力有限,因此高职教育更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必须落实在实践中。高校应积极为学生提供深入地方进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结合专业特进行有计划的认知学习、社会调查和技术服务等。通常服务地方的主体都是地方院校毕业生,马尾的地方产业为学院的专业建设提供坚实后盾,学院相关专业可以依据地方产业特而开设,面向地方支柱产业,立足马尾,服务马尾。经过25年的开发建设,马尾开发区凭借高度国际化的投资环境,形成了电子信息、金属压延加工、生物制药、轻工纺织、船舶交通、食品饮料、环保材料、水产饲料八大产业簇,发展至今累计吸引外资项目1168个,其中世界500强或跨国公司32家,国内外上市公司51家,资本市场融资100多亿元,成为福建省聚集世界500强或跨国公司、上市公司投资最密集的区域之一,这样的产业环境为学院的新一轮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契机。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需要培养具备一定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动手能力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在校期间,实训是关键环节,校外则需要寻求企业合作平台。对企业而言,花费资源和精力培养技能人才存在诸多弊端。因此,学院可以利用马尾的开发区环境和扶持政策,走一条坚定的校企合作之路:(1)学院
招生就业处积极寻求校企合作机会,安排学生到企业学习实践。当前,学院已经与马尾一些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通过这些企业搭建桥梁寻更多的合作企业。为取得发散带动作用,学院首先必须服务于桥梁企业,为其培养人才或培训员工,使其从合作中获得一定的利益,然后再发挥其纽带作用,
介绍同类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提高校企合作的成功率。比如物流专业可以与八方物流公司合作,信息技术系可以与高科技信息产业区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2)根据马尾产业特点开设相应专业,为地方产业输送人才,也可以在合作过程中发现专业设置上的不足,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优化教学计划,为学院的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提供现实依据。(3)马尾亭江是有名的侨乡,众多华侨捐资于当地的慈善事业,这为学院提供了两个机会:一是借助侨乡的慈善之心,积极寻求资金支持,开展贫困生与企业家的对接活动。将慈善文化纳入学院文化开展范围,让学生有一个秉承传统、服务社会的大好途径。比如组织学生义工到社区服务,深入居民家中宣传知识,开展义卖义捐活动,参与开发区志愿者建设,到中小学开展团日活动等。二是当前社会关注慈善,发展慈善,中国的慈善事业在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每年都有众多层次不同的慈善活动举行。慈善礼仪,慈善资金的运作等环节都急需高素质人才的参与,但目前极少有高校开设慈善服务人才培养专业,而福建省的慈善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我们可以利用亭江的侨乡元素开设这一新兴专业,与相关组织机构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为中国慈善事业输送人才。
三、依托经济开发区性质努力建设福建服务外包学院
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4]。当前,以服务外包、服务贸易以及高端制造业和技术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为我国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现代服
务业带来新的机遇。国家重视及产业效益带动国内众多高校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计划。一直以来,福建省存在传统产业比重过大,高技术产业比重较小,第三产业欠发达的不合理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不仅可以优化产业结构而且也是转变经济和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福建外经贸厅对此高度重视,福州市政府也下发多个鼓励文件。2010年,学院成立全国首家以省级命名的福建服务外包学院,为学院新一轮发展带来无限生机,其意义不仅体现在为福建服务外包行业培养专业人才,还体现于可以拓展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和空间。地处经济开发区为建设服务外包专业提供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1)马尾经济开发区是福建省积极建设的服务外包示范园区之一,已经制定了相关土地、税收、人才引进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做好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各项准备工作。马尾在全省率先出台了《鼓励发展跨国公司服务外包项目的规定》,鼓励企业、个人在开发区内承接跨国公司的服务外包项目,投资者可享受第一年免租金,税收50%~70%的一次性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目前,马尾区上市企业已达60多家,酝酿上市的企业还有12家,该区实施的“50聚龙”计划,即集聚50家世界500强企业及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