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省淄博市2022届⾼三⼆模考试语⽂试题及答案
⼀、现代⽂阅读(35分)
(⼀)现代⽂阅读I(本题共5⼩题,19分)
阅读下⾯的⽂字,完成1-5题。
材料⼀:
法国作家⾬果说,“建筑是⽯头的史书”,但这只适⽤欧洲,对中国并不贴切。中国传统建筑以⼟、⽊为主要材料,很少使⽤⽯材。⽊材在耐久性上远逊于⽯材,使中西建筑给⼈留下的印象迥异。从古希腊神庙到巴洛克教堂,以⽯构为主的欧洲建筑遗产蔚为壮观:相⽐之下,以⽊构为主的中国建筑遗产似乎乏善可陈。
19世纪以来,不少西⽅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只存在于⽂献上,这种偏颇的看法曾得到很多本⼟学者的呼应。中国⽯结构建筑的低调表现,令很多学者困惑。为什么直到明清,在加⼯条件完备、也不⽆需求的情况下,⽯材在中国始终未能登堂⼊室?梁思成曾给出⼀个⼤致不错的推论:“中国结构既以⽊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
其实,我们并不缺⽯材,在中国⼴袤的⼟地上,到处都蕴藏着适合建筑的优良⽯材。同时,在中国古代,适⽤的⽊材并⾮随处都易取得。“蜀⼭兀,阿房出",阿房宫的⽊材就是从千⾥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的。可见,古代建筑营造并⾮严格遵循“就地取材”的经济原则。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建筑材料的长途运输是很不经济的:只有当⽊材的使⽤意义超越物质层⾯,进⽽成为⼀种执着的⽂化选择乃⾄建筑观念中的要素时,⼈们才会如此不惜⼈⼒物⼒地寻⽊材盖房⼦。
这种选择与华夏民族古⽼的价值观息息相关,中国⾃古以来宗教观念淡薄,从未出现过神权凌驾⼀切的时代。我们祖先有关建筑的基本思考,是从“⼈本”出发的。建筑既然服务于⼈,其理性和适度的使⽤就⼗分重要。从材料性质上看,⽊材⽐⽯材更容易加⼯,⽤⽊造屋效率更⾼,耗时更少。古代那些试图采⽤⽯头造屋的⼈物,也往往遭到强烈的批评。《礼记》记载:“昔者夫⼦居于宋,见桓司马⾃为⽯桴,三年⽽不成。夫⼦⽈: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可见对于务实的中国⼈来说,费⼒建造⽯头建筑是奢侈的表现,⽆法被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所接受。⽽在西⽅古代,建筑服务于“神”,应当与神⼀样永恒,⽊材不耐久的特性⽆法满⾜西⽅⼈对建筑永恒纪念性的追求,坚固⽽不易腐蚀的⽯材才能得到他们的青昧。
中国传统哲学从未认真看待过永恒这⼀命题,儒、释、道学说⼤体上都认为“万物⽆常",真正永恒的只有变化。这种常变和循环的观念,使得⽊材不耐久的特性,对于中国⼈来说并不算问题。⼈是建筑股务的主体,每⼀代⼈对建筑物都有不同的需要,建筑也应该新陈代谢,没有必要永久保存经久不变。建筑
物破1⽇了后代会修缮,倒塌了会重建,这是⼀个不断循环、推陈出新的⾃然过程。我们实在不必去考虑过于久远的未来,能更好地满⾜当时⼈的需要更为重要!但在台基、柱础等耐久性要求较⾼的建筑部件中⼤量使⽤⽯材,可知中国传统建筑在材料选择上的理性。
(摘编⾃⽅拥《中国传统建筑⼗五讲》)
材料⼆:
在世界传统建筑体系中,东亚与东南亚地区的建筑以⽊结构为主,其中⼜以中国的⽊结构建筑发展最早也最为成熟。中国传统⽊结构营造技艺,以⽊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样卯为⽊构件主要连接⽅法,以模数为设计和加⼯⽣产的尺度标准,柱、梁、坊、⽃拱等⼤⽊构件,形成了建筑的框架结构。
准,柱、梁、坊、⽃拱等⼤⽊构件,形成了建筑的框架结构。
在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化遗址中,传统⽊结构建筑标志性的样卯技术就已出现。在距今约3800年的河南⼆⾥头⽂化遗址中,出现了⼤型⽊构架夯⼟建筑。《诗经》中写屋顶出檐深远,如飞鸟张翅,这么长的屋檐主要就是为保护夺⼟墙不受⾬⽔冲刷。春秋时期,宫殿等重要建筑的屋⾯已开始覆⽡。西汉时期,以“抬梁式”和“穿⽃式”为代表的两种主要形式的⽊结构体系已经形成,并传承⾄今。建筑的屋顶也开始出现“举折”做法,使屋顶的形状形成“反宇”型弧⾯,建筑更柔美,也改善了屋檐低垂影响室内采光的问题。
东汉时期,出现了真正的⽊楼和多层⽊塔。⾄晚从隋唐开始,以梁柱和⽃拱相结合的技术,⽀撑起⼤开间⼤进深的建筑屋顶。两宋时期产⽣了丁字脊和⼗字脊屋顶,以及“⼯”字形和“亚”字形平⾯的殿堂,挑檐也有所缩⼩。可以说,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传统建筑的基本形式,在宋代均已出现了。
从隋唐⾄北宋时期,中国传统⽊结构建筑营造技艺逐渐变得程式化、标准化。以宋代《营造法式》的出现为标志,⼀整套包括设计原则、类型等级、加⼯标准、施⼯规范、造价定额等的完整制度被总结出来,并以⽃拱构件⼋等级的“材”作为模数标准。这套制度起到了统⼀规格、简化程序的功效。匠⼈按照这些现成的数值预制构件,⽆须反复计算,甚⾄⽆须详细的图纸。这是中国传统⽊结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个⾥程碑。
元末明初开始,由于煤炭的⼤量使⽤,烧制的黏⼟砖产量⼤增,官式建筑和部分城市民居普遍采⽤了砖墙,建筑挑檐和⽃拱尺⼨进⼀步缩⼩。这⼀阶段⽐较重要的著作如明代《鲁班营造正式》、清代《⼯程做法则例》,分别总结和规定了江南民居建筑、官式建筑等通⾏的设计标准。
由于建筑技术和材料属性(如⽊材长度)的影响,单体⽊结构建筑的体量和形式受到限制,因此,中国很早就发展出单体建筑的体组合这⼀营造传统。不同时期、不同建筑体系,如宫廷、公署、合院式民居和园林等,组合⽅式均有差异。院落空间的变化、建筑间的烘托对⽐、室内外空间的交融过渡、各种空间要素的虚实相应、天际线的变化……多样化的组合形态,产⽣了独特⽽丰富的艺术特征。
曾作为皇家宫殿的北京故宫,需要在建筑体系空间中体现皇家的威严和秩序,特别突出中轴线建筑序列的视觉冲击⼒,包括中轴线上主要建筑的体量、形式与⾊彩,与室外空间体量与形状的呼应关系等。⽽⼀般的园林营造,则要着重避免各种内容与形态的对称。单体建筑的组合关系,是中国传统建筑体系营造空间美学的重要⽅法。
(摘编⾃赵⽟春《中国传统⽊结构建筑影响深远》)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中西建筑的选材有所不同,以⽊构为主的中国传统建筑和以⽯构为主的欧洲古建筑,给⼈留下的印象差别巨⼤。
B.梁思成认为中国⽊结构建筑“不着意于原物长存”,是对⾬果所说的“建筑是⽯头的史书”建筑理念的⼀种超越。
C.中国传统⽊结构营造历史悠久,作为其标志的神卯技术是⽊构件主要连接⽅法,已经出现了约七千年。
D.以《营造法式》的出现为标志,中国传统⽊结构建筑营造形成了⼀套完整的制度,统⼀了规格,简化了程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项是(3分)
A.⽊材容易加⼯、造屋效率⾼、耗时更少,所以⼈们不惜⼈⼒物⼒寻⽊材盖房⼦,⽽很少⽤⽯头盖房⼦。
山东事业编2022
B.中国传统哲学关注变化、忽视永恒的观点与⽊材不耐久的特性相符,形成了中国建筑不⽤⽯材的特点。超然客
C.中国传统建筑不断发展,长屋檐减少了⾬⽔对穷⼟墙的冲刷,“反宇”型屋顶改善了室内采光不⾜的问题。
D.单体建筑的体组合从根本上解决了单体⽊结构的各种限制,强调建筑体系空间中要体现威严和秩序的视觉冲击⼒。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直接体现中国传统⽊结构建筑特点的⼀项是(3分)
A.廊腰缦回,檐⽛⾼啄;各抱地势,钩⼼⽃⾓。
B.如跋斯翼,知⽮斯棘,如鸟斯⾰,如翚斯飞。
C.⾼轩临碧渚,飞檐迥架空。馀花攒镂槛,残柳散雕拢。
D.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升。
4.材料⼀在论证⽅⾯有哪些突出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5.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中,梁思成认为,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主要结构⽅法的⽊结构,为我们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请结合两则材料,归纳⼀下创造的“⽆⽐有利的条件”有哪些。(6分)
(⼆)现代⽂阅读II(本题共4⼩题,16分)
阅读下⾯的⽂字,完成6~9题。
⽂本⼀:
在⼈间(节选)
⾼尔基
晚上还是不让我点灯,因为⼤家都把蜡拿到寝室⾥去了。我没有钱买蜡,便偷偷把蜡盘上的蜡油搜集起来,装在⼀只沙丁鱼罐头盒⾥,再加上⼀点长明灯的油,⽤棉线做灯芯,便点起⼀盏烟⽓腾腾的灯,整夜放在炉⼦上。
当我翻动⼀页书的时候,那昏红的⽕头就摇晃不定,好像要熄灭的样⼦。灯芯常常滑进燃得很难闻的蜡油⾥:油烟熏我的眼睛。但这⼀切不便,都在看书阅读的快乐中消失了。这些书籍在我的眼前展开了⼀个⼀天天扩⼤起来的世界:这⾥有梦⼀般的城市,有⾼⼭和美丽的海滨。⽣活美妙地展现开来,⼤地更富于魅⼒:⼈多起来了,城市增加了,⼀切都变得更加多样。现在,我望着伏尔加河对岸的远⽅,已明⽩那⼉并不是⼀⽚荒漠,⽽在以前,当我遥望伏尔加河对岸的时候,我感到⼀种特别的烦恼:草场平坦地扩展着,披着破⾐似的⿊⾊灌⽊丛,草场的尽头矗⽴着参差不齐的茂密森林,草场上空展开⼀⽚混浊寒冷的蓝天,⼤地空旷⽽凄凉,我的⼼也空落落的,⼀种淡淡的悲愁,撩乱着它。这种忧郁的空虚没有给我半点希望,它只是把我⼼中所有的⼀切都吸尽了。
这些书籍把另⼀些国家和民族的状况告诉了我,把古代及现世的许多事情讲给我听,但是其中,也有不少是我所不懂的,这使我感到苦恼。有时候⼀些奇怪的名词刺到我的脑⼦⾥——什么“形⽽上学”“宪章运动者”⼀类奇怪的名词,使我实
在有点头痛。有时候,⼀些句⼦像扎进⼿指的刺⼀般在我的记忆⾥停留很久,使我再也不能去想别的事情。
我记得念过这样的怪诗:
匈奴族的酋长阿底拉骑着马,
满⾝披着钢铁甲胄,
像坟墓般地阴郁和沉默,在⽆⼈境中⾏⾛。
他的背后有⼀队乌云⼀样的⼤军在追寻着叫喊:
“何处是罗马?何处是雄伟的罗马?”
我已知道罗马是⼀座都城,但是匈奴是怎样⼀种民族呢?我必须把它弄明⽩。我到⼀个好机会,就向主⼈维克多问。
“匈奴?”他惊奇地重复了⼀句,“⿁知道这是什么呀?”他不赞成地摇了摇头。“你满脑⼦都是些⽆⽤的东西,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呀,彼什科夫。"
不管是好事坏事,可是我要知道它。
我觉得团队⾥的牧师索洛维约夫⼀定会知道匈奴是什么,我在院⼦⾥碰到了他,就拉住他问。
他⽤⿊⼿杖柱着地,对我说:“这个跟你有什么关系呀?”涅斯捷罗夫中尉对我的问题恶狠狠地回答说:“你说什么?”
于是我决定,关于匈奴这个问题得去问药房⾥那位药剂师,他对我总是和和⽓⽓的。他有⼀张联明的脸,⼤⿐⼦上架着⼀副⾦丝眼镜。
“匈奴”,药剂师⼽利特贝格对我说,“匈奴是吉尔吉斯那样的游牧民族,再没有这个民族了,现在已经消失了。”
我觉得难过懊丧,倒不是因为匈奴⼈消失,⽽是因为把⾃⼰烦恼了这么久的那个词的意思,原来如此简单。
但我还是很感激匈奴。⾃从我为这个名词⼤伤了脑筋之后,我的⼼踏实了许多,⽽且由于这位阿底拉,我跟药剂师⼽利特贝格接近起来了。
这个⼈能够很通俗地解释⼀切难懂的名词。他⽤两个⼿指头把眼镜正⼀正,从厚玻璃⽚中盯住我的眼睛,好像拿⼀些⼩钉⼦钉进我的脑门⼀般,对我说:“好朋友,⼀个名词好像树上的⼀⽚叶⼦,为了明⽩为什么这些叶⼦不是那样的⽽是这样的,我们必须先明⽩这株树是怎样⽣长起来的,必须学习。好朋友,书好⽐⼀座美丽的园⼦;园⼦⾥什么都有:有的叫⼈见了舒服,有的对⼈有⽤处……”
我常常到那药房⾥去,为那些害慢性“烧⼼”病的⼤⼈们买苏打粉和苦⼟,为孩⼦们买⽉桂软膏和泻药,我就顺便去他。他的简短的教导,使我对于书籍的态度更加端正了。不知不觉地我对书籍好像⼀个酒徒对酒⼀般,变成不可⼀⽇⽆此君了。
书籍使我看见了⼀种另外的⽣活,⼀种使⼈产⽣去⼲⼤事业的强烈感情和愿望的⽣活。我看出在我周围的那些⼈,既不
书籍使我看见了⼀种另外的⽣活,⼀种使⼈产⽣去⼲⼤事业的强烈感情和愿望的⽣活。我看出在我周围的那些⼈,既不会⼲⼤事业,也不去⼲犯法的事,他们活着,好像跟书中所写的世界完全没有关系。他们的⽣活中,有什么有意义的东西呢?-这是难解的。我不愿过这种⽣活……这是我很清楚的,我不愿意……
(有删改)
⽂本⼆:
《⾼尔基传》序⾔
“你⾛了,⽽你栽的花还留着,还在⽣长。我看见这些花,就愉快地想,我的好⼉⼦⾛后在喀普⾥留下了⼀些好东西⼀⼀花。如果你随时随地,在你的⼀⽣中只给⼈们留下好东西⼀花、思想和关于你的美好回忆,那么你的⽣活就会轻松恰快。那时你就会感到⾃⼰是别⼈所需要的,这种感觉会使你的⼼灵丰富起来。你要知道,给⼦永远⽐索取更为愉快。”这是⼀位⽗亲在80多年前给爱⼦写的⼀封信。这位真挚亲切的⽗亲,就是马克西姆·⾼尔基。他的⼀⽣,正是“给⼈们留下好东西”的⼀⽣。他艰苦的⽣活历程、执着
的追求精神和博⼤深邃的思想,使他深受世⼈敬仰。他创作的、作为这些历程、精神、思想之体现的许多杰出的作品,使他成为20世纪世界⽂坛上的⼀颗璀璨的星星。
茨威格曾经这样赞美⾼尔基:“我已经多年没有感受过只有在您写的带回忆性的作品中才感到的那种发⾃内⼼的热情、那种开朗、⼈性的真挚之情……我承认,我很羡慕您善于如此朴素清晰地描写事物的才华。在欧洲,谁也没有这样的才华,甚⾄托尔斯泰也没能写出如此⾼度的朴实⽆华。”
⾼尔基的⾃传体⼩说三部曲《童年》《在⼈间》《我的⼤学》,因为真实⽽获得了长久的⽣命⼒。这种真实不仅仅指书中叙述的内容是作者亲⾝经历过的,也不仅仅指作品的叙述语调是公允的,它更多的是指作者对待⽣活的态度是客观真实的。三部曲展⽰的其实是⾼尔基对于⽣活的主观体验,但严肃的⽣活态度使这⼀切变得客观。
(有删改)
6.下列对⽂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是(3分)
A.“偷偷把蜡盘上的蜡油搜集起来”装在罐头盒⾥做成灯,晚上借以读书,既表现了“我”读书的勤奋,也突出了“我”节俭的品格。
B.书籍在“我”的眼前展开逐渐扩⼤的世界,“⽣活美妙地展现开来,⼤地更富于魅⼒”,这正是“我”专⼼致
志读书的结果。
C.维克多回答“我”说“⿁知道这是什么呀”“你满脑⼦都是些⽆⽤的东西”,这既表现了维克多对“我”的不满意,也表现了他的粗浅⽆知。
D.“⼀些句⼦像扎进⼿指的刺⼀般在我的记忆⾥停留很久”,运⽤⽐喻⼿法,形象地写出了书中那些难懂的句⼦给“我”带来的苦恼和思考。
7.下列对⽂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确的⼀项是(3分)
A.⾼尔基的信中多次提到的“花”,内涵半富,既实指⼉⼦栽的真实的花,也代表着⼉⼦留给⽗亲的美好回忆。
B.⾼尔基给⼉⼦的信情真意切,要告诉⼉⼦“给予永远⽐索取更为愉快”的道理,也表达了对⼉⼦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