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中国教育史》
试卷(A B C
1、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美国教育家克伯屈1918年创立____________________,该教学方法于次年输入我国。 
2、1862年6月11日,_________________正式开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开端。
3、明朝自嘉靖后,连续发生过四次大规模的________________事件。
4、______________作为西方列强文化侵略政策的一部分,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上,具有两重性
5、_______________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士的主要制度。
6、汉代名师大儒办的私学,通常包括两种学生,即及门弟子和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35分)
六艺教育22
两周国学、乡学、小学还是大学,都是以“六艺”为基本学科,只是在要求上有所不同。西周的教育内容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它包括多方面的教育因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重视使用技能。包括德智体美多方面的教育,形成了一种教育传统,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有教无类32
孔丘提倡“有教无类”作为办学方阵,指导他的实践活动,是孔丘思想的组成部分。有教无类本来的意思是:不分贵贱贫穷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孔丘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广泛地吸收学生。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将受教育范围扩大化,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发展。
性恶论73
荀况批评性善论,未得到实际验证,是一种无实用价值的理论。他认为,性恶论更能说明问题。荀子认为,人的本能中不存在道德和理智,如听任本能发展而不加节制,必将产生暴力,所以说人性恶。因此在谈论人性的时候,应该把人的先天素质与后天获得的品质区分开来。荀况的性恶论是其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的基础理论。
稷下学宫55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一所著名的学府,因齐国君主在稷下设立学宫,稷下学宫因此得名。它既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当时教育上的重要创造,其性质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同时是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具有学术自由、待遇优厚,与齐国政治息息相关。对我国古代学术、文化、教育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
三纲领八条目91
《大学》的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被称为“三纲领”是一个要求由低到高、内涵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表达了儒家以教化手段的仁政、德治思想。《大学》以人的完善的过
程分为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就是八条目。这逻辑程序反映出古代宗法等级制度的影响。三钢领八条目着眼于人伦,以个人道德和社会政治的实现为目的。
.吏师制度104
为了达到思想的高度统一,使法家思想深入人心,同时也是为了培养一大批知法、执法的封建官吏,实现以法治国的目的,秦采用了以法为教、以师为吏的教育政策。私学的禁止和“吏师制度”的执行,必然会在教育上出现一种法律之外无学,官吏之外无师的局面,将官与师结合起来,取消了专职教师,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大倒退。
文翁兴学111
汉朝除了在中央设立官学外,还在地方设立官学。蜀郡太守深感蜀地地方偏僻、文化落后,便选择下属10余人,到京师向博士学习,学成之后回到蜀郡,根据学绩情况给予不同官职。同时,在成都设立学官,在县属抽调年轻人作为学官弟子,跟随学官学习,毕业后委以一定官职。儒家思想很快在蜀地发展起来,改变了当地的风俗,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便是教育史上所称颂的“文翁兴学”。
章句之学114
汉朝经学教育中多采用章句的形式教学。章句实际上是经师教学所用的讲义。古籍本无标点段落,经师依照经文的顺序,进行短句并划分章节,然后逐字逐句的进行解说,这样边形成了章句治学,也可称为经说。章句之学和师法、家法的结合,严重地阻碍了学术的交流。不利于个性和智慧的发展。
三舍法229
大学三舍选查升补之法,简称三舍法。这是王安石改革大学最重要的措施。其主要内容: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程度不同、依次递升的等级,太学生相应分为初入太学者,经考试合格入外舍肄业,为外舍生每年举行一次升舍考试,成绩获第一二等者,再依据平时行艺,升入内舍肄业,为内舍生。三舍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太学的质量和地位。
朱子读书法239
朱熹强调读书穷理,他一生又酷爱读书,对于如何读书有深切的体会,并提出了许多精辟的
见解。他的弟子将其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是朱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学248
明朝社学是设立在城镇和乡村地区,以民间子弟为教育对象的一种地方观雪。他招收8岁以上,15岁以下民间儿童入学,带有某种强制性。是对元朝社学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设立更普遍,数量更多,在教学方面更趋成熟,他作为最高学府的国子监有许多新发展,官学得到空前发展,社会制度更趋完善,形成从地方到中央相衔接的学制系统。
东林书院251
是明朝著名的书院之一,原位杨时讲学之所,后在此地建书院,也称龟山书院。他是当时一个重要的文化学术中心,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讲会制度,讲会制度化。他密切关注社会政治,将讲学与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他既是当时一个重要的文化艺术中心,也是当时一个重要的政治活动中心。
马礼逊学校301
马礼逊学校是最早设立于中国本土的、比较正式的教会学校,因纪念马礼逊而得名。其教育宗旨为“以学校或其他方法促进或者改善在中国之教育”。马礼逊学校是一所专门为华人开办的学校,她以丰富的西学课程充实了在此求学的中国青年,开阔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形成了他们近代社会观念的基础。
洋务留学教育320
1860年洋务运动兴起后,为适应洋务事业的需要,学习先进技术,国内学堂存在诸多局限。于是,向国外派遣学生,便被纳入洋务计划。留学教育主要是派遣留美和留欧学生。他虽然规模小、人数少,但是这个教育走向世界过程最名副其实的一部,对这个教育现代化推进之功不可磨灭。
爱国女校357
中国教育考试入口爱国女校是中国教育会创办的著名革命学校。于1902年正式租校舍设立。1904年《爱国女校修订章程》提出以“增进女子之智、德、体力,使有以副爱国心为宗旨”,规定学习年限为预科3年,本科两年。其中本科分为文科和质科两部。
“五育”并举369
1912年初,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根据专制时代和共和时代对教育的不同要求,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观点出发,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成为制定民国元年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
庚款兴学353
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议案,决定从1909年起,将美国多的庚子赔款的一部分以“先陪后退”的方式退还给中国,并和中国政府达成默契,以所得庚款发展留美教育。这一举动,被部分相关国家效仿,这就是所谓的“庚款兴学”或称“退款兴学”。
壬戌学制400
为了改革旧学制,1922年教育部在北京专门召开了学制会议。会议对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所提出的学制系统改革案稍作修改,之后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这就是1922年的“新学制”,或者“壬戌学制”。由于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又称“六三三学制”。
国家主义教育394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是一种具有强烈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彩的社会思潮,其内涵为:1、以教育为国家的工具,教育的目的对内在于保持国家安宁和谋求国家进步,对外在于抵抗侵略、延存国脉。2、教育为国家的任务,教育设施应完全由国家负责经营办理,国家对教育不能采取放任态度。其主旨在于以国家为中心,反对社会革命,通过加强国家观念的教育来实现国家的统一与独立。
大学院制432
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公布《中华民国大学院组织法》,10月1日大学院正式成立。根据组织法规定,大学院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机关,隶属国民政府,管理全国学术和教育行程事宜。大学院设有大学委员会,为最高评议机构,有权推荐大学院院长及审议全国教育、学术一切重大方案。
抗日军政大学499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在中国共产党和直接领导和关心下创建和
发展起来的。这是一所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学校,是抗日民族根据地干部学校的典型。校训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抗大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三、简答题(前3题每题10分,第412分,共42分)
西周时期“学在官府”的客观原因是什么?17
1、惟官有书,而民无书:西周时期生产水平仍然有限,书写材料是竹简,书写的工具是刀笔,价格昂贵。只有官府才有财力和人力。其次,朝廷为政治需要,将这些典籍藏之密府,由官司主管。
2、惟官有器,而民无器:学习礼、乐、舞、射要有器物设备才能演习,这并不是一人一家所能具备的,就算是官府,也不能各级都能完全具备。
3、惟官有,而民无学:在宗法制下,只有为官的掌握学术,以官府为传授基地,教其子弟。只有官学,没有私学。只有贵族子弟能享受受教育的权力。
孔子的教师观有何主要内容?45
1、学而不厌:自觉努力学习,对学习永不满足,好学乐学,创造终身为师的条件。
2、温故知新:教师负有传递和发展文化知识的使命,要注意继承和探索创新。
3、诲人不倦:表现在毕生从事教育,以耐心说服的态度教育学生。
4、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式,不仅有言教,还有身教。
5、爱护学生:学生是事业希望所在,应该加以重视和培养,要客观公正的对待学术,不偏见。
6、教学相长:教学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教学相长的。
墨家教育目的是培养“兼士”,并提出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试加分析。
“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决定了墨家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实现这一理想的人,就是“兼士”或“贤士”,他希望通过兼士去实现贤人政治或者仁政德治,批判、否认那种用人以亲、造势、以财而不问贤能与否的腐败政治和社会不合理现象。兼士的标准有“博乎道术”“辩乎言谈”“厚乎德行”。因此,他提出“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的说法,意思就是有才能就举荐任
用,没有才能就不予任用(舍弃)。他主张培养大批兼士来取代社会上存在的那些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甚至牺牲他人的“别士”,实现“兼以易别”。
汉代郑玄的经注有什么特点?114
1、打破了汉朝经学学派林立、门户森严的封闭局面。他不拘门户之见,广采众家之长,发挥个人的主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