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试卷汇编6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6.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
1. 从强调儿童的主体性出发,提出“教育即生长”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陶行知
C.乌申斯基
D.马卡连柯
正确答案:A
解析:从强调儿童的主体性地位出发,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2. 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
正确答案:B
解析: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一书中。 
3. 下面对教育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
B.教育是指个体学习和发展的过程
C.教育对社会和个体发展总是好的
D.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实践过程
正确答案:D
解析: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故选项A错;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故B错;教育的负向功能会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的发展,故C错;选D。 
4. 制度化教育出现的标志是(      )
A.人类教育的产生
B.古代学校的出现
C.学校体系的形成
D.终身教育的实现
正确答案:C
解析: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5. 教育在发展中往往与政治经济发展不同步,这是教育的(      )
A.能动性
B.可控性
C.超前性
D.相对独立性
正确答案:D
解析: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6.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      )
A.宗教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政治功能
正确答案:D
解析:“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7.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一说法属于(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论
D.主体论
正确答案:A
解析:遗传决定论片面强调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就是这些先天遗传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暴露的过程,与外界影响、教育无关,外界的影响和教育即使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作用,至多也只能促进或延缓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暴露,不能改变它的本质。 
8. 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
D.个别差异性
正确答案:B
解析:在关键期内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往往事倍功半。因此教育必须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人的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内,施以相应的教育,促进该素质的发展。 
9.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素质教育理论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观
D.国家领导人的系列讲话
正确答案:B
解析: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0. 通常认为智力的核心是(      )
A.观察能力
B.记忆能力
C.想象能力
D.思维能力
正确答案:D
解析: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体现在观察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方面,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分。 
11. 学校教育制度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主要部分,是按照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而系统实施
的,具体包括(      )四个阶段
A.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大学教育
B.终身教育、全民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
C.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D.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
正确答案:C
解析:我国目前的教育制度可划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阶段。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级课程是(      )
A.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融合课程
B.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C.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
D.基础性课程、扩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
正确答案:B
解析: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13. 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课程目标
D.课程方案
正确答案:B
解析: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
文件。因此,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 
14. 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      )
A.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精深的学科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正确答案:B
解析:“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苹去”的教育信条可以理解为教师在从教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全心投入、热情执着,做真诚的教育,做交心的教育,而不求回报,不苛求结果,这形象地诠释了什么是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 
15.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正确答案:D
解析:一般来说,教育的影响不能马上就显露出来,教师的劳动效果最终要在学生参加独立的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这就是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16. 教师的社会作用不包括(      )
A.传递文化
B.创造文化
C.培养人
D.直接推动社会发展
正确答案:D
解析:教师的社会作用:(1)通过教育活动选择、传播、提升和创造人类文化。(2)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文化知识以培养人。(3)通过传递文化和培养人全面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安徽省人事网17.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      ),又是学习的(      )
A.主体、客体
B.主体、主体
C.客体、客体
D.客体、主体
正确答案:D 
18.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教学的中心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