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政府网
黄土地种出了“贡品”哈密瓜
作者:暂无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2015年第11期
    兰姬慧于涓
    “第一次举办哈密瓜采摘节,就来了这么多人,真是没有想到!”近日,在山东省商河县孙集镇首届哈密瓜采摘节上,种瓜大户秦学利笑着对笔者说。当天的采摘活动上,济南、德州、滨州及当地的千余名游客络绎不绝,共采摘了哈密瓜1500 余公斤,秦学利是打心底里高兴!
    带头建大棚,引进哈密瓜
    今年46 岁的秦学利除了是村里的哈密瓜种植大户,他还有一个身份:孙集镇田湾村村党支部书记。“这两年,镇里重点实施了‘一村一品’发展战略,不断拓展绿种养殖、优质苗木花卉等特产业。眼看着河沟西瓜、刘安葡萄、相家鸭子等特产品的远近闻名,成为各自村庄致富的金名片,我们也不能够落后啊!”秦学利感叹道。
    于是,去年6 月,秦学利在朋友的推荐下,开始着手考察水果市场,并请来当地农学专家,实地检测本
村土质,从而确定了在田湾村种植哈密瓜的发展规划。
    “我们选定的哈密瓜品种是西州蜜25 号,这可是清朝时西域使节向皇帝呈上的贡品瓜,有‘瓜中之王’的美誉。”谈到自家种植的哈密瓜品种,秦学利忍不住打开了话匣子。
    村里要种哈密瓜!这个消息在田湾村传开后,村民觉得格外新鲜,因为缺少经验,大家都持观望态度。于是,2014 年7 月底,由村“两委”联合牵头,流转了本村土地15 亩,秦学利联合本村计生干部,共同投资40 万元,建设了钢结构拱棚12 个。这样一来,秦学利真正成为田湾村第一个种哈密瓜的人。
    科学来种瓜,互联网销售
    据了解,西州蜜原产新疆,为了解决其种植管理过程中水土不服的难题,秦学利可是煞费苦心。
    “新疆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所以哈密瓜甜度才高,为了尽可能还原瓜的自然生长环境,我们只能在种植过程中,利用大棚通风透光的特点来控制温差,提高瓜的甜度,同时改良了土壤……”秦学利向笔者介绍。
    瓜熟蒂落,秦学利大棚里的头茬哈密瓜顺利成熟!
    如何将“贡品”哈密瓜摆到老百姓的餐桌上,这成为他思考的又一个问题。
    直销,秦学利首先想到了这个传统销售模式。但受区域限制,该模式的销售目标人大多是普通百姓,他们更愿意选择市面上便宜的哈密瓜品种,自家哈密瓜难以获得较高的价格优势。
    好瓜卖不上好价钱,关键是知名度不够。认识到这一点后,秦学利积极与孙集镇镇政府协调,在县、镇旅游局的号上集中推广,利用网络互动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逐渐建立起了广阔的宣传网络。
    借助互联网的宣传推广,“贡品”哈密瓜逐渐在市场上有了知名度,秦学利的手机也开始响声不断,产品销售供不应求。
    眼下,借助哈密瓜采摘节的成功举办,田湾村的“贡品”哈密瓜凭借其果味浓郁、香甜多汁、口感清脆等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多专家及消费者的认可。年近50的秦学利也赶上了时髦儿,用上了智能手机,并注册了号,通过自己的朋友圈宣传推广自家哈密瓜。谈到下一步的发展,秦学利信心满满地说“: 先试验推广,等确定了稳定的好销路,咱再号召村民一起,扩大种植面积,拓宽致富增收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