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十四五”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09.17
【字 号】鲁政字〔2021〕168号
【施行日期】2021.09.1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自然资源综合规定
正文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十四五”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的通知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现将《山东省“十四五”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山东省人民政府
  2021年9月17日
 
山东省“十四五”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
  本规划依据《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
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旨在进一步加强战略引领、明确工作任务、细化政策重点,是指导今后五年全省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战略性、指导性文件。规划中的自然资源是指全省行政辖区内的土地、海洋、森林、矿产、湿地等自然资源。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目标定位,全面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全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以更加严格的制度深化耕地保护,以更加有力的措施实施海洋强省突破,着力构建基础支撑、基础制度、科技引领、安全保障四大体系,精准履责、科学担责、奉献尽责,持续推进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在自然资源高水平保护和高效率利用上走在全国前列,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党对自然资源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党中央方针政策在我省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工作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维护人民众权益作为自然资源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穿到自然资源领域改革、政策制定和管理各环节,健全自然资源利益分配和调节机制,推进全民共享。
  3.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和资源瓶颈的内生动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为抓手,不断推动自然资源事业蓬勃发展。
  4.坚持系统观念。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必须遵循其内在规律,统筹各生态要素,统筹陆地海洋、城市农村、地上地下等各个方面,远近结合,系统谋划,提升整体效率,努力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5.坚持保护优先。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自然和生
态环境。始终把保护放在首位,贯彻到自然资源工作的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严守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和底线。
  6.坚持高效利用。坚定不移地推动绿低碳发展,建立健全促进自然资源高效利用的激励约束机制,全面提高土地、矿产、森林和海洋等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合理需求,增强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
  7.坚持底线思维。必须在多目标平衡中坚守科学利用底线,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守生态保护底线。必须把依法依规贯彻工作始终,为各项工作提供法治保障。
  (三)主要目标。
  展望2035年,基本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绿低碳、集约高效的自然资源利用方式全面确立,利用效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重要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根本好转,完善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建立,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全省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自然资源管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到2025年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1.高品质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初步形成。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对“一两心三圈”区域发展布局的支撑保障作用明显增强。国土空间规划对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进一步强化,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农业生产格局、生态保护格局基本确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2.高水平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机制基本确立。海岸带、黄河、大运河、鲁中南山地丘陵、鲁东低山丘陵等重要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明显提升,以黄河口、长岛等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建立。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力度持续加强,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基本建成,森林覆盖率稳中有升,全省湿地保护率达到60%以上,碳汇能力持续增强。陆海联动的生态保护体系基本形成,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
  3.高效率的自然资源利用方式加快形成。全面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和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国家下达任务以内。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机制初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基本建成。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持续下降,固体矿产大
中型矿山比例达到65%以上。
  4.高质量的服务保障更加精准有力。对乡村振兴、海洋强省、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战略服务保障作用进一步增强,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更加完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依法依规用地长效机制基本建成。
山东省政府网  5.高效能的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基本建立。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新型基础测绘等基础支撑体系基本建成,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用途管制等基础制度更加健全,自然资源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科技支撑更加坚实,数字赋能扎实推进,基本建成“一张网、一张图、一个平台、五应用”的自然资源信息化体系。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治等能力显著提升。
  二、全面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根据“一两心三圈”区域发展格局,研究确定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目标定位,落实落细主体功能区战略,强化国土空间规划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大力实施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策略,加快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
  1.优化细化“3+N”全省主体功能分区。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将全省国土空间划分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和城市化发展区三类省级主体基本功能区。细化主体功能治理单元,将部分生态极重要、区域面积大、生态敏感度高的乡镇,从主体功能为城市化发展区或农产品主产区的县(市、区)中划出,纳入重点生态区管理;将人口集聚程度高、产业发展潜力大的部分乡镇、以及特农产品优势明显的部分乡镇从其他主体功能区中划出,分别按城市化发展区、农产品主产区管理。对自然保护地、战略性矿产保护区和特别振兴区等重点区域实施重点区域名录管理。
  2.加快编制审批“四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
  自上而下、上下联动编制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建立省、市、县(市)、镇(乡)4级,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3类规划构成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将相关专项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现“多规合一”。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
镇开发边界等控制线,加强底线约束。编制完成黄河流域、海岸带、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等重点区域和流域以及生态修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重点领域国土空间专项规划。
  3.实施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1)大力优化城镇化发展格局。大力培育和壮大山东半岛城市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增强济南都市圈辐射带动能力,提升青岛都市圈发展能级,大力建设蓝绿交融、多元复合、开放联通的廊道网络,努力构建以多中心、网络化、开放式都市圈(区)为主体形态,立体化廊道网络串联、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
  (2)筑牢生态安全格局。加快鲁中南和鲁东山地丘陵区两大生态屏障建设,强化荒山绿化,改善林种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公益林比重,全面提升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突出沿海、沿黄、沿京杭运河的生态带修复与保护,因地制宜建设河海防护林生态廊道和生态休闲景观长廊,严控沿线房地产开发等项目,留足生态缓冲空间。以泰山、沂蒙山、昆嵛山、黄河三角洲、南四湖、东平湖、莱州湾、胶州湾等重要生态绿心为核心,以各类自然保护地、河湖湿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为节点,相互串联,构建彼此呼应的网络化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