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1。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2。学校教育始于(.奴隶社会初期)
3。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是中国古代的(学记)
4.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孔子)
5.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6。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的规律)
7。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8。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建立,其作者是(夸美纽斯)
9。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儿童中心主义说)
10。下列教育家中,属于实用主义代表的是(杜威)
11.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20世纪(60年代)
12.以“教育的全民化"为教育特征的是(现代)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生产力)
2。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关系)
3.美国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者舒尔本次认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4。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5.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这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6。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或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
为人能掌握并用于生产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教育)。
7.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形成受教育者的个性。这说明(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8。《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对世界教育发展的状况作了总结:“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于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教育的发展之所以要超前于经济发展,这是因为(教育的周期性长,未来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必须提前培养)
9.下列不属于教育独立性的表现的是(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过程)
10.现在很多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任务,有建立科研、生产联合体的趋势,这说明(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11.不能凸显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战略地位的是(教育是一种“消费事业”)
12。学校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师生的交互作用)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1.人的发展是指人的(身体和心理发展)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
3。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个体因素)
4。“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遗传决定论)
5。(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6.“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提出的
7.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少年期)
8.在教育中,坚持“不陵节而施”、“学不褟等”,这是根据任的身心发展的公共基础知识教材顺序性)提出的
9.一般来讲,初中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少年期)
10.“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反映了()对人的身心的()提出的。
11。人们常说:“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个月会喊大大",这反映了人的(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
12。格赛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实验”充分说明了(后天学习和训练)是教育的重要条件。
第四章  教育目的
1。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教育目的  )
2。教育的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教育的性质)
3。教育目的可以发挥的作用是(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4.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5。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6.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7。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义务教育),它具有强制性。
8。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理论)
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属于(政治素质教育)
10.当代中国教育的导向思想是(素质教育)
11.普通中小学生(包括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小学、初中、高中)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
12.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是(目的性)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1。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人身权)
2.学生最主要的权力是(受教育权)
3。第多斯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
4.“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
5。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
6.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的特点
7。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8。教师最基本的权力是(教育教学权)
9.现在体育界在国际比赛中得了金牌,奖励一直追溯到运动员的启蒙教练,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滞后性  )
10。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
第六章  课程
1。学校教育的基础是(课程)
2。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可把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
3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学科课程)
4.当今教育的改革核心是(课程改革  )
5.课程内容的活动取向特别注重(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6.课程改革就是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现代化)的问题.
第七章    教学
1。不属于我国普通教育学校教学任务的是(学生在课外独立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提高)
2。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下列教学过程特点中的(间接性)
4.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视启发教学,例如(第斯多惠)的一句名言“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5。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思维力)
6.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的是(赫尔巴特的五步教学法)
7。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认知活动
8。教学认识的主要内容是间接知识和(间接经验)
A.直接经验        B。科学实验        C.社会实践              D.
9。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不陵节而施)
10.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称为(练习
11。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12。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学生的主题作用)
13.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防止和克服(单纯数倍,排斥实践;强调个人经验,否定理论和知识的作用)
14.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饿(理解教材)
15.“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巩固性原则)
第八章  教学
1。我国学校的教学以(班级授课)基本组织形式
2。(。绝对性评价)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它一句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的的要求。
3。(教学方法)是教育学最古老、最基本的核心
4.分组教学的类型主要有:(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
5。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分组教学制)
6。最早在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7.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成为(教学策略)
8。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就是(形式型策略)
9。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
第九章    德育
1.简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法)
3。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这是(.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4.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
5.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的是(体育竞赛)
6。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7。进行德育时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导向性原则)
8。下列原则中既属于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又属于中学教育的基本原则的是(因材施教原则)
9。品德构成的基础是(道德观念  )
10。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者(导向和动力)
11.(社会公德)是维护正常人际关系的行为习惯,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标志。
12.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13。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和(学生中的榜样)等。
14。马卡连柯提出的“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教育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15.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化)统一的过程。
第十章  班级管理
1。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班级)
2.率先正式使用“班级”的著名教育家是(埃拉斯莫斯)
3.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著作是(《大教学论》)
4。19世纪初,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的“导生制"出现在(英国)
5.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属于(常规管理)
6.(班主任)是班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7。关于班集体飞概念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班学生集体就是班体)
8。下列体中,不属于正式体的是(老同学)
9。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的(德鲁克)提出
10.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
11.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交往)
12。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了解和研究学生)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1。近代社会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其变化包括(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教育的世俗化
2.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内涵包括(取消等级制度。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自由化
3。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