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公共基础知识——主观题
主观题⽬录
主观题之简答论述 (2)
主观题之辨析题 (5)
主观题之案例分析 (7)
主观题之简答论述
考核范围
⼀、政治
1、马哲
实践对认识的促进作⽤表现在哪些⽅⾯。
简述⽣产⼒和⽣产关系的关系。
简述辩证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论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什么?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是什么?
试⽤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并结合我国的实际,评析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意义。
2、⽑概
试述⽑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3、中特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简述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实现哪五个⽅⾯的转变?
社会主义核⼼价值体系其基本内容
4、经济
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简述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经济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试论述如何认识我国国民收⼊及其分配。
⼆、法律
1、法理
法的实施⽅式有哪些
⽴法的基本原则。
2、宪法
我国的国家机构在组织活动中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3、民法
列举合同⽆效的⼏种情形。
简述民法的基本原则。
4、⾏政法
简述⾏政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的区别。
三、管理
⾏政管理职能的含义是什么?
⾏政决策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政执⾏⼿段有⼏种?
领导者选拔任⽤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四、公⽂
公⽂的主要功能
在公⽂写作中,“请⽰”的主要特点
题⽬特点
⼀、范围⼴泛
政治(马哲、⽑概、中特)、法律(宪法、民法、⾏政法、刑法)、管理
⼆、题⽬基础,难度不⼤
选择题简答化
三、答案来源
1.答案来源于教材,设问⽐较明确、简洁、⼀般不附材料,
例:⽴法的基本原则?
⾏政决策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特点:答案规范,解答也⽐较容易。解这类题⾓度要抓准,层次要抓全。
2:答案来源于考⽣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题⽬灵活,⼀般附情景材料。教材
例:
1、运⽤政治常识,说明“必须让权⼒在阳光下运⾏”的理由。
2、“对于同⼀颗⼤树,在⽊匠的眼⾥是⽊材,画家看到的是⾊彩和⾊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句话包含了哪些哲学道理?
特点:考核对所学知识的应⽤,重在考核学⽣思维。
备考策略
⼀、客观题与简答论述
1.备考重点在客观题。
2.备考范围在重点概念、特点。
3.⽅法⽐记忆更重要。
⼆、如何记忆
1.理解基础上记忆(注意要点的逻辑层次)
列举合同⽆效的⼏种情形。
答案:
(1)⼀⽅以欺诈、胁迫的⼿段订⽴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法⽬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注意记忆核⼼术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1)是要发展农村⽣产⼒,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2)是要着⼒促进农民增收,提⾼农民⽣活⽔平。
3)是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农民民主权利。
4)是要加强精神⽂明建设,培育造就新型农民。
5)是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6)是要全⾯深化农村改⾰,增强农村发展活⼒。
注:⽣产发展、⽣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3、注意理清各点的逻辑关系
例:简述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有助于防⽌和克服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严重失衡社会经济平稳发展
2、有助于解决解决社会共同领域内的资源配置问题的资源配置问题
3、有助于缩⼩贫富差距悬殊,实现社会收⼊分配的相对公平。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标答题⽅法
⼀、简答和论述的区别
1.区别在内容,⽽⾮形式,阐述的论点是否需要论述系简答和论述的重要区别。
1)简答
简简单单回答,不需要解释,或较少解释
2)论述
阐述、说理。
2.答案的来源
简答题⼀般情况下答案来源于教材
论述题更多需要根据已有理论阐述观点。
⼆、答题要求
(⼀)简答解题要求
1、问什么,答什么,切忌答⾮所问。
2、简明扼要,⽆须作过多的扩展和引申、演绎。
例:实践对认识的促进作⽤表现在哪些⽅⾯。
答:1、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发⽣的根源
2)实践是认识到来源
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
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标准
5)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的与归宿
2、认识指导实践
例:简述民法的基本原则。
答: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1、平等原则
2、⾃愿原则
3、公平原则
4、诚实信⽤原则
5、等价有偿原则
6、公序良俗原则。
(⼆)论述题解题要求
1、全⾯、解释
2、个⼈分析、理解
论述: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什么?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是什么?
答: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意识是物质在⼈脑中的主观映像
1)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
(1)意识具有⽬的性和⾃觉性。
(2)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改变、创造世界。此外,意识还能控制⼈体的⽣理活动。意识的能动作⽤的发挥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必须借助⼀定的物质条件和⼿段。
2.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1)物质决定意识:
⼀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最⼤的实际为初级阶段,故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尊重客观实际,重客观规律。
(2)意识的反作⽤
要解放思想,⼤胆实践,勇于探索,继续深化改⾰,⼀切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都可以⽤。
(3)尊重客观规律
要强调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统⼀,尊重客观规律。
主观题之辨析题
题⽬特点
⼀、题型含义
辨析:先判断正误再解释,有辩有析,辨析结合。
⼆、题⽬范围
1.政治
【真题-辨析】当今世界已经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因此,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真题-辨析】⽣产⼒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量。
【真题-辨析】共同富裕就是同步富裕。
【真题-辨析】资本、技术等⽣产要素参与分配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相悖的。
2.法律
【真题-辨析】限制民事⾏为能⼒⼈实施的民事⾏为不具有法律约束⼒。
【真题-辨析】13岁的初中⽣李某放⽕烧了邻居家的停车库,造成20万元⼈民币损失。李某因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负刑事法律责任。
【真题-辨析】“我不犯罪,⼜不违法,为什么还要学习法律?”
【真题-辨析】凡具有强制⼒的⾏为规则就是法律。
【真题-辨析】法的实施即指法的执⾏,两者系同义语。
三、分类
(⼀)单向型
1、正确型
【真题-辨析】⽣产⼒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量。
2、错误型
【真题-辨析】共同富裕就是同步富裕。
(⼆)正误混杂型
【真题-辨析】当今世界已经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因此,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三)理由不全型
形式特点:“只要----就-----”
⼩结:⽚⾯的;不科学的。
例1:只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就能全⾯建设⼩康社会。
公共基础知识教材解题思路
⼀、原则
1、准确
总体思路:辩、析、结
⼆、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