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高考方案的现状分析及制度完善的建议
作者:徐胜强 金宜友 杨振宇
来源:《物理教学探讨》2018年第01
        要:浙江省高中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于2014年正式实施,新课改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选学物理的学生萎缩严重),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通过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以需求决定市场的制度完善方案。学考查询入口
        关键词:七选三模式;制度完善;等级赋分;学考;选考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81-0051-3
        1 浙江省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特
        为了促使我国教育事业进一步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文件)。上海、浙江作为新课改试验区率先进入高中教学新一轮的改革,浙江的高考教育改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启动的。此次改革有三大亮点:(1)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为高考必考科目,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七科中任选三科参加高考,不再分文、理科,增大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性;(2)引进技术这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作为高考科目,改变学校传统教育只重视理论教学,忽视技术传授与研究的局面;(3)在七选三模式下,每所学校每届学生有多种组合,打破了原来文、理分科两种单一的教学模式;避免了平行班之间相互比成绩的残酷局面,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真正推行与落实。
        2 浙江高考七选三模式下的选课现状
        浙江省高中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已在2014 级学生中正式实施,20177月第一批考生进入高校招生录取阶段。这一轮试验提出了很多新理念,已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新问题。
        2.1 选学物理的学生人数萎缩严重
        据初步统计,浙江某所重点中学,2016级高中生在2017年确定选考科目时,该所中学近800人中只有80个学生选考物理;选择政治作为选考的学生有533人,选择地理的有556人。更夸张的是该市另一所近千人的高中,报考物理的只有30人。这种理科偏少、文科偏多的现象虽然已经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但是面对这种局面,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这一难题。而且,这种现象估计会由普通高中向重点高中蔓延,最终导致几乎没有学生敢报物理的局面,这反映了新高考制度设计的某些不足。
        2.2 物理选考人数与物理学科内涵及现实需求失衡
        从现实需求来看,物理是大学理工科的基础,是现代应用技术的基础,是工科学生继续学习的基本保障。从大学公布的专业要求来看,对物理有要求的占了总专业91%。然而,与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6级学生选考物理的人数估计只占总高考人数的10%!这种现实选择比例与大学专业需求比例的严重不对等是选考学科失衡的表现。
        3 浙江省七选三学科课程失衡的原因分析
        3.1 “七选三等级赋分的制度设计
        浙江七选三为了避免不同学科引起分值差异,采用等级赋分的相对分,但其设计的赋分制实际上是由名次号决定分数的多少。新高考仅把选考了某个学科的考生按考分从高到低排列,将所有参考考生划成21个等级,根据统计学上的正态分布原理,再按等级高低从100分到40分进行赋分(如表1所示)。
        举个例子,比如一位考生的物理成绩卷面分为94分,如果他的成绩排名在当次考试的前1%,那么按照等级赋分方案计算,他计入高考的物理分数应该为100分;如果他的成绩排名处在当次考试的前1%3%之间,参照等级比例和赋分值,他计入高考的物理分数应该为97分。笔者认为按等级赋分无疑是中国考试制度的一个创新,但是由此带来的学科课程失衡问题还是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和思考。
        3.2 名牌大学偏爱选报物理的同学
        由于物理学科的学科内涵以及大学相关专业对物理知识需要的影响,名牌高校大部分理、工科专业自然对物理有要求。比如2017年招生简章,清华大学42个专业中,有31个要求考生必須选考物理;浙江大学37个专业中,有10个专业只招选考物理的考生,12个专业要求选考物理或化学,另有5个专业规定物、化、生必选一门。而一般的大学,由于担心要求
太多招不到学生干脆不作要求,或者要求三门(等于没有要求),这就吸引了优秀考生选报物理。
        正是因为名牌大学偏爱选报物理的学生,导致优等生源聚集。优生选了物理,普通的学生即使喜欢物理,也不敢去选物理,因为如果他选了物理,极有可能是为数理能力强的考生垫底,而影响自己的升学。导致相当一部分喜欢物理的学生对这门学科可以说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很多爱物理的孩子担心与好的同学在一起考试会吃亏而不敢选报物理,并造成连锁反应,这种现象最终会向重点高中蔓延。
        3.3 “七选三模式下总分最大化导致学生趋利避害,影响选报科目
        浙江省高考七选三方案中各学科按照报考人数的正态分布赋分设计是浙江高考制度的一大亮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为什么会出现偏理的学科,特别是物理急剧下滑的现象?深究其原因,在于这个模型的建立是理想地认为所有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与特长来选报七门学科中的三门。但是,学生为了高考总分的最大化,会趋利避害。一方面趋向于报考人数多的科目,因为报考人数越多,按照等级赋分制,高分人数也相对多一些;另一方面,在确定选哪些科目作为选考科目时,考生会考虑,平常思维、学习能力比他弱的同学选报什
么科目,考生会趋向这些组合,这将会导致报物理的人数逐年减少,报考政治、历史、地理的人数逐年增多的现象,这种趋势将成为浙江新高考改革的一道障碍。
        由于等级赋分制总分最大化的共同影响,七选三学科一定会越来越不均衡。这样一种心理效应引起的不敢选的现象,偏离了改革的初衷。
        4 “七选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建议
        笔者认为浙江七选三高考模式基本框架是没问题的,只要将现有的高考方案稍作调整,改变目前物理因报考人数太少而出现的诸多问题,浙江方案还是比较成功的,甚至有向全国推广的价值。
        4.1 建议1:以需求决定市场的制度完善方案
        以大学所有专业对各科的招生数为基数按比分配各科等级人数,也就是说由目前的以报考人数划等级的模式,调整为以总考科目人数划等级。如浙江约有30万考生,再考虑每个学生要选三门,则总考科目人次为90万,按等级赋分满分率为1%,总满分数为9 000个,可将这9 000个满分按照一定的比率分配给7门课程。比如,2017年全国对浙招收新生约24.09
万,可统计出所有大学所有专业对各科的需求数。例如,浙大医学试验班2017年共计在浙招收20人,对物理、化学有要求,则在统计时,物理统计10人,化学统计10人;浙大药学试验班对物理、化学、生物有要求,一共要招70人,则统计时应平均分配给物理、化学、生物三科,每门学科分到2370/3=23.3)个;再比如,浙大社会科学试验班对专业没有要求,一共要招217位新生,在统计各学科人数时,则将该专业招收人数平均分配给7门学科,每门学科平均分到31217/7=31)个。把全省24.09万招生名额按照这个方案分配至各个学科,比如,对物理有要求的有5.0万人,对化学有要求的有4.0万人,对生物有要求的有3.8万人等(资料有限没有详细统计,还有政、史、地、技不一一列出)。我们可将满分按照5.04.03.8…这个比率分配,979491…40分也按这个比率分配给7门课程。该方案的优势在于:高校既然有这个需求,选课时就应该引导学生这样报考,这有点类似于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在以往的文、理科设置制度中理工科的招生人数明显高于文史类考生,这反应的是大学专业对高中学科的要求。
        当然,这样也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名额分配好后,报考人数超出或不足怎么办?高考报名时,系统完全开放,考生可实时看到各科的报名情况,让报考的考生自动调节,并留有充足的时间调整,学校做好调整工作。如果个别科目依然出现不平衡,我们可以将名额按照比
率分配好后,再统一扩大适当比率(如1.11.2倍),高考赋分时,依旧按原方案划为21个等级,从前面赋分到后面。如果物理分到5.0万个名额,报名只有4.55万,少了4 500人,则按照从前到后的原则,高考赋分到16档,后面1721档空缺。如果报名人数超出,例如,技术从10040分一共只分到3.0万个名额,有3.8万人要报呢?建议参考学考成绩,学考分数后面的同学引导其改报其他科目。
        这样将不会产生田忌赛马效应,因为哪个科目报名人数少,学生会自动调节,不会导致科目之间的过分不平衡。由于每个学生都想争取排到前面,自然全体学生都会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最有优势的科目报名。
        4.2 建议2:利用好高校专业门类设置调控选考学科结构
        建议在顶层设计中,由教育考试院统一设置几大专业门类,不同的專业门类严格限定选考科目的组合,而不是由各高校自主无序设定。在设置选考科目的组合时不是只有一科满足的或者关系,而是必须同时满足的并且关系。这样就可以通过各门类的招生人数与专业选考要求来调控高中选考科目之间的平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使七选三更加有序可控,使高中教育课程结构更加趋于均衡与稳定。
        总之,浙江的七选三科目设置,给了学生最大的选择权,是高考制度改革的一个亮点。浙江高考方案的顶层设计的确是围绕怎样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一点来设置的,这样做是尊重学生的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扬长避短。
        2014年至今,作为一线教师的笔者也确实感觉新课改、新高考比原来的文、理分科更人性化,更尊重学生的爱好与特长,新方案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虽然在实践的过程中大家感觉存在某些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毕竟新事物的诞生不会十全十美,适当调整后,让高考改革制度更加完善,相信新方案会越来越有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