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司法考试卷⼆答案:单项选择题
点击查看>>>
单项选择题。
1.
A.“法⽆明⽂规定不为罪”的原则当然适⽤于不作为犯罪,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必须源于法律的明⽂规定B.在特殊情况下,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成⽴不需要⾏为⼈具有作为可能性
C.不真正不作为犯属于⾏为犯,危害结果并⾮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构成要件要素
D.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权利罪、侵犯财产罪中均存在不作为犯
2.
A.甲重伤王某致其昏迷。乞丐⽬睹⼀切,在甲离开后取⾛王某财物。甲的⾏为与王某的财产损失有因果关系B.⼄纠集他⼈持凶器砍杀李某,将李某逼⾄江边,李某⽆奈跳江被淹死。⼄的⾏为与李某的死亡⽆因果关系C.丙酒后开车被查。交警指挥丙停车不当,致⽯某的车撞上丙车,⽯某⾝亡。丙的⾏为与⽯某
死亡⽆因果关系D.丁陈某。陈某给丁汇款时,误将3万元汇到另⼀犯账户中。丁的⾏为与陈某的财产损失⽆因果关系3.
A.甲第⼀次产⽣幻觉,误以为伍某在追杀⾃⼰,⽤⽊棒将伍某打成重伤。甲的⾏为成⽴过失致⼈重伤罪B.⼄以杀⼈故意⼑砍陆某时突发精神病,继续猛砍致陆某死亡。不管采取何种学说,⼄都成⽴故意杀⼈罪未遂C.丙因实施爆炸被抓,相关证据⾜以证明丙已满15周岁,但⽆法查明具体出⽣⽇期。不能追究丙的刑事责任D.丁在14周岁⽣⽇当晚故意砍杀张某,后⼼⽣悔意将其送往医院抢救,张某仍于次⽇死亡。应追究丁的刑事责任4.
A.甲未能正确评价⾃⾝的⾏为,存在事实认识错误
B.甲⽋缺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其⾏为不构成犯罪
C.甲对危险驾驶事实有认识,具有危险驾驶的故意
D.甲受认识⽔平所限,不能要求其对⾃⾝⾏为负责
5.
A.如吴某⼀没有打中甲和⼄,⼦弹从甲与⼄的中间穿过,则对甲、⼄均成⽴故意杀⼈罪未遂
B.如吴某⼀打中了甲,致甲死亡,则对甲成⽴故意杀⼈罪既遂,对⼄成⽴故意杀⼈罪未遂,实⾏数罪并罚
C.如吴某⼀同时打中甲和⼄,致甲死亡、⼄重伤,则对甲成⽴故意杀⼈罪既遂,对⼄仅成⽴故意伤害罪
2016年司法考试
D.如吴某⼀同时打中甲和⼄,致甲、⼄死亡,则对甲、⼄均成⽴故意杀⼈罪既遂,实⾏数罪并罚
6.
A.为保护国家利益实施的防卫⾏为,只有当防卫⼈是国家⼯作⼈员时,才成⽴正当防卫
B.为制⽌正在进⾏的不法侵害,使⽤第三者的财物反击不法侵害⼈,导致该财物被毁坏的,对不法侵害⼈不可能成⽴正当防卫
C.为摆脱合法追捕⽽侵⼊他⼈住宅的,考虑到⼈性弱点,可认定为紧急避险
D.为保护个⼈利益免受正在发⽣的危险,不得已也可通过损害公共利益的⽅法进⾏紧急避险
7.
A.因致命伤不是丙造成的,⼫体上也没有其他伤害,故丙不成⽴故意伤害罪
B.对甲与⼄虽能认定为故意伤害罪,但不能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罪
C.甲、⼄成⽴故意伤害(致死)罪,丙成⽴故意伤害罪但不属于伤害致死
D.认定甲、⼄、丙均成⽴故意伤害(致死)罪,与存疑时有利于被告的原则并不⽭盾
8.
A.甲以赌博为业,但⼿⽓⽋佳输掉200万元。输掉的200万元属于赌资,应责令甲全额退赔
B.⼄挪⽤公款炒股获利500万元⽤于购买房产(案发时贬值为300万元),应责令⼄退赔500万元
C.丙向国家⼯作⼈员李某⾏贿100万元。除向李某追缴100万元外,还应责令丙退赔100万元
D.丁与王某共同窃取他⼈财物30万元。因⼆⼈均应对30万元负责,故应向⼆⼈各追缴30万元
9.
A.利⽤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犯罪的,不⼀定都属于“利⽤职业便利”实施犯罪
B.⾏为⼈违反职业禁⽌的决定,情节严重的,应以拒不执⾏判决、裁定罪定罪处罚
C.判处有期徒刑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同时决定职业禁⽌的,在有期徒刑与剥夺政治权利均执⾏完毕后,才能执⾏职业禁⽌D.职业禁⽌的期限均为3年⾄5年
10.
A.《刑法》规定,法定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不再追诉。危险驾驶罪的法定刑为拘役,不能适⽤该规定计算危险驾驶罪的追诉时效
B.在共同犯罪中,对主犯与从犯适⽤不同的法定刑时,应分别计算各⾃的追诉时效,不得按照主犯适⽤的法定刑计算从犯的追诉期限
C.追诉时效实际上属于刑事诉讼的内容,刑事诉讼采取从新原则,故对刑法所规定的追诉时效,不适⽤从旧兼从轻原则D.刘某故意杀⼈后逃往国外18年,在国外因伪造私⼈印章(在我国不构成犯罪)被通缉时潜回国内。4年后,其杀⼈案件被公安机关发现。因追诉时效中断,应追诉刘某故意杀⼈的罪⾏
11.
A.即使认为盗窃与是对⽴关系,⼀⾏为针对同⼀具体对象(同⼀具体结果)也完全可能同时触犯
盗窃罪与罪B.即使认为故意杀⼈与故意伤害是对⽴关系,故意杀⼈罪与故意伤害罪也存在法条竞合关系
C.如认为法条竞合仅限于侵害⼀犯罪客体的情形,冒充警察骗取数额巨⼤的财物时,就会形成招摇撞骗罪与罪的法条竞合
D.即便认为贪污罪和挪⽤公款罪是对⽴关系,若⾏为⼈使⽤公款赌博,在不能查明其是否具有归还公款的意思时,也能认定构成挪⽤公款罪
12.
A.甲的⾏为成⽴放⽕罪
B.甲的⾏为成⽴以危险⽅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如认为甲的⾏为不成⽴放⽕罪,那么其⾏为也不可能成⽴以危险⽅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为危害公共安全,但不构成放⽕、决⽔、爆炸等犯罪的,应以以危险⽅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
13.
A.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的结果加重犯
B.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的基本犯与故意杀⼈罪的想象竞合犯
C.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的基本犯与过失致⼈死亡罪的想象竞合犯
D.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的结果加重犯与过失致⼈死亡罪的想象竞合犯
14.
A.甲构成贷款罪,⼄不构成犯罪
B.甲构成骗取贷款罪,⼄不构成犯罪
C.甲构成骗取贷款罪,⼄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
D.甲不构成骗取贷款罪,⼄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
15.
A.甲、⼄、丙构成罪的共同犯罪,但对⼄、丙只能适⽤⾮法拘禁罪的法定刑
B.甲未能实施⾏为,属未遂;甲主动让⼄、丙放⼈,属中⽌
C.吴某的死亡结果应归责于甲的⾏为,甲成⽴致⼈死亡的结果加重犯
D.不管甲是未遂、中⽌还是既遂,⼄、丙均成⽴犯罪既遂
16.
A.贾某踢马某⼀脚,是抢劫⾏为的延续,构成抢劫致⼈死亡
B.贾某踢马某⼀脚,成⽴事后抢劫,构成抢劫致⼈死亡
C.贾某构成抢劫罪的基本犯,应与过失致⼈死亡罪数罪并罚
D.贾某构成抢劫罪的基本犯与故意伤害(致死)罪的想象竞合犯
17.
A.甲利⽤信息络,诱骗他⼈点击虚假链接,通过预先植⼊的⽊马程序取得他⼈财物。即使他⼈不知点击链接会转移财产,甲也成⽴罪
B.⼄虚构可供交易的商品,欺骗他⼈点击付款链接,取得他⼈财物的,由于他⼈知道⾃⼰付款,故⼄触犯罪
C.丙将钱某门前停放的摩托车谎称是⾃⼰的,卖给孙某,让其骑⾛。丙就钱某的摩托车成⽴罪
D.丁侵⼊银⾏计算机信息系统,将刘某存折中的5万元存款转⼊⾃⼰的账户。对丁应以罪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