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信息素养的锤炼
作者:吴春燕
来源:《天津教育》2013年第13
        个人简介
        吴春燕,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和平区数学学科首席教师,和平区数学专业学会理事,兼职教研员,和平区心理学会会员,曾任天津第二十一中学数学学科组组长,现任年级教导主任。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学员,2011年被评为和平区先进个人标兵;2010年被评为和平区第三批骨干教师标兵;2009年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教师,和平区师德先进个人;2008年被评为区级学科带头人, 2007年被评为区级优秀班主任;2006年被区政府命名为和平区第四届技术创新明星个人——教学标兵
        当前,社会正朝着信息化的方向迅速发展。与此同时,教育信息化也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一系列的相关研究课题自然应运而生。其中之一,便是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过去的教书匠型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教育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也有了新的要求,新时代的教师要承担促进者、研究者、课程开发者、学习者、合作者
、创新者和服务者的角。为此,新型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对自己信息素养的锤炼,提高反思性教学的能力,能够对自己的教学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将学会教学学会学习有效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一、信息素养的含义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基本的学习能力实际上体现为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以及对信息工具的掌握和使用,其中还涉及信息伦理、信息意识等领域。开展信息教育、培养学习者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正在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渐加入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围绕信息素养的讨论,也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最早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在美国提出的,它包含诸多方面:传统文化素养的延续和拓展;使受教育者达到独立自学及终身学习的水平;对信息源及信息工具的了解及运用;必须拥有各种信息技能:
如对需求的了解及确认,对所需文献或信息的确定、检索,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评估、组织及处理并做出决策。
        综上所述,完整的信息素养应包括三个层面: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信息技能(技术层面)。
        作为信息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加强自身的信息素养培养,用现代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如何锤炼教师的信息素养
        1.潜心钻研信息技术。
        随着社会信息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的方式。现代多元智能的观念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更高,过去呆板的教学模式,单一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培养高层次复合人才的需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先进的信息技术恰恰提供了优化教学的手段。所以教师要锤炼自己的信息素养,必须要潜心钻研信
息技术,将信息技术更好地与数学教学整合起来。
        2.用好信息技术,不断丰富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源。那么,如何科学的设计教学模式,以充分运用优越的信息资源,就是作为教师要思考的问题。我在《函数的应用》一课的教学设计上,就采用了让学生基于网络提供的资源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函数的应用》是高一数学函数部分与实际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一节,为了能让学生充分了解和落实数学的函数知识是怎样解决实际问题的,我没有采用传统教学的方法——用几道例题抽象枯燥的讲授知识,而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由学生分工合作,利用网络庞大的信息资源,查搜集资料、数据,自己去寻求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将所选问题编成数学应用题,制作演示文稿,在班内讲解、交流,与学生一起合作学习。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对学生的选题、收集、分析资源等方面进行帮助和指导,真正突破了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利用网络查、搜集资料,加深了对函数应用的理解,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合作学习,扩展了知识的掌握,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3.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整合,词义为通过整顿、协调重新组合,不能把它仅仅理解为教学手段和内容上的组织、综合,而应看成是一种全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是指信息技术与教师组织、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的学科教学过程有机组合在一起,把信息技术手段恰当地融入教学过程中,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个理念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发展起来的,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它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通过学习者社会性的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强调情境天津哪个区的教师编好考对知识建构的重要作用,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下才能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去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标也将过去重知识传授的要求转变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这一点上是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谋而合的。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好为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帮助学生合作学习、创设情景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所以说,将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整合具有充分的理
论基础,是教育发展的趋势。
        整合实践中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使用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就是课程的整合。在教学思想上依然陈旧,教学设计中仍然强调的是教师中心论知识传授法,重视演示现象、说明问题、传授知识,忽视揭示过程、培养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仅仅是将原来用粉笔和黑板进行的教学活动搬到计算机上,或者是给学生演示教师制作的课件,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动动鼠标、敲敲键盘,教师成了放映员,信息技术只是简单地代替了投影、幻灯、录像等媒体,成为教学的一种装饰或点缀,学生45分钟面对着屏幕,把原先低效的人灌,变成高速的机灌,没有考虑到如何科学地设计教学程序,让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忽略了在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课件使用上的误区。主要表现为追求课件的外在美,而忽略其内在美,一味地追求最新的高科技,把教学课件搞成电脑多媒体功能的成果展览,却不管所用的课件解决了数学教学中什么不用电脑不能解决的问题。例如很多有关函数图像的课件,制作教师大多看不上几何画板,而是使用FlashAuthorware将图像作成动画,这样在课件的美观上当然是很漂亮的,但是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和想象力于一体的科学,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就要用教学课件体现数学的特点,而在绘制函数图像这一工作中,几何画板可以提供严谨精确图像绘制,突出体现自
变量和函数值之间的函数关系,是非常恰当的软件。而用动画制作的课件,虽然在彩、动画效果等方面很好,但是这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的观察,又因其为模拟的演示,不利于揭示问题的内部联系和本质,不利于数学思想的渗透。所以数学教学课件的制作,教师在选用软件时不应仅仅强调课件的艺术性,还应注意课件的科学性,把解决数学问题放在第一位,使学生真正能体会到数学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4.妙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潜能。
        1)基于信息技术的创设情景教学。
        在这种整合的模式下,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教师制作直观、逼真的教学课件,给学生创设形象、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我在讲授高中数学《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一课时,在进行新课导入时,我没有继续采用以往从公式推导入手的陈旧枯燥的方法,而是以一个具体实例入手,利用计算机制作出立体逼真的国际象棋和棋盘,由教师给学生讲解关于国际象棋和等比数列求和之间关系的小故事,并配以课件演示,从而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下投入到思考和探索如何求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方法中,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活跃了课堂气氛。
        2)基于数学实验的自主探求式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素质教育都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例如,高一代数的教学重点在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我在教学设计中,就以信息技术整合为切入点,由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实验,制作准确的函数图像;由学生根据自己绘制的函数图像,探求函数性质。
        这种教学模式一改以往由教师制作课件学生仅仅观看演示的方法,而是教师以任务驱动,全体学生参与制作,主动探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求知欲望。
        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具有动态效果的图像,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更有效地使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激发学生更积极的思维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知识。这样一来,教师在课堂上的内容,部分已由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所代替,学生的听讲”“记笔记的学习方式更多地变为观察、实验和主动地思考探求,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实践证明,学生非常乐意接受这种以生为本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学习效果良好。
        3)基于网络资源的互动式学习。
        博客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沟通交流模式。教师可以在自己的教学博客上发布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心得,学生也可以浏览教师的教学体会,并在博客上发表自己对教学的见解和意见。可以说,博客可以真正做到让学生加入到教学中,体现新课程所要求的教师与学生共同实施课程学习的教育理念。
        5.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反思性教学能力。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挑战。教师要适应各种变化,就必须成为一个学习者。教师始终要面对的是学生,新教育理念使得教师和学生应该成为合作学习的伙伴关系。在当今的社会中,学生广泛接受来自各方的信息,在很多方面甚至会比教师知道的更多,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有谦虚的心态,更重要的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的学习,要知道学生是会从心底佩服博学的教师的。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学习是一种参与式的学习,需要与学生一起走进新课程、学习新课
程。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的学习包括了课程实施前的准备性学习、课程实施中与学生一起的学习活动和课程实施后的总结反思性学习三种类型。而课程实施后的反思性学习对于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推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运用自己所学习的新的知识、新的教育思想评价自己的教学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而总结经验教训,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反思不但是个人行为,而且是一种社会行为,体的反馈引导能使教师从反思的深度和广度上超越个体所能达到的限度,社会性反思交流是促进教师反思的重要方面。教学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还需要来自同组、同校,甚至是不同地域文化的教师体的共同智慧,共同反思,才能真正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为了能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区教育局为我们搭建了发展的平台,建立青年骨干教师网站,通过我们的个人网站,全方位地展示我们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成果、教育反思和教学问题探究,使不同地域的教师体可以用同步或异步的交互方式支持教师合作,展开讨论,对彼此的教育观念,教学经验进行交流,并在交流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促进教师对自身的反思,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