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14年度)
生命科学学院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生命科学学院2014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一、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
1.1基本情况
2014年生命科学学院共有349名毕业生,其中本科生182名,研究生167名。截至12月15日,就业落实率为89.68%,本科生落实率为89.01%,研究生为90.42%。详见表1.1,1.2.
表1.1 生命科学学院2014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
表1.2 生命科学学院2014届毕业生分专业年底就业率
1.2就业去向分析
1.2.1 毕业生就业去向情况详见表1.3
1.2.2 毕业生就业单位地域分布情况详见表1.4
2.东部地区(10):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
3.中部地区(6):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4.西部地区(12):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
青海、宁夏和新疆。
5.东北地区(3):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6.出境:含香港、澳门、台湾
1.2.3 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性质分布情况详见表1.5
表1.5 生命科学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情况
2.出境:含香港、澳门、台湾
我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本科生主要以升学为主,研究生就业主要以主要集中在事业单位。毕业后进入国内一流高校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的学生,主要在中科院系统各知名研究所和国内985 著名高校;出国/出境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的学生,主要在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水平大学;进入事业单位就业的学生,多集中在教育行业、科研单位和医院,进入企业就业的学生主要进入各类国有大型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实体单位。毕业生就业单位区域分布比例较大的是西部和东部区域,是因为兰州大学地处西北,生源特点显著,西部学生比例较多,学生就业区域选择在西部的学生比例较大;东部地区整体经济发达,就业机会相对较多,是学生理想的就业地区。
二、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做法
1.从学生需求出发,分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工作。
学院就业工作始终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在2014届毕业生毕业前,共开展了4轮意向摸底,结合毕业生推免、考研、就业等
意向,分阶段、分体开展就业指导。针对推免、考研两类有升学意向的学生,学院及时发布各类通知、提供升学信息,在笔试、面试环节给予指导;针对第一意向直接就业的同学,通过约谈、走访、电
话等形式一一了解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困难,建立流畅的就业信息发布渠道。重视对考研失利后再就业的学生开展就业指导。
2. 整合资源,争取就业机会,拓展就业市场。
学院充分挖掘各类可利用的就业资源,如校友资源和在校教师的人力资源以及与学校、学院有合作关系的政府、企业,将“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为毕业生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拓展就业市场。先后与海南中和、珠海银科、珠海丽珠、深圳翰宇等企业建立了就业合作;组织专人赴江苏泰州医药城考察建立实习基地,积极动员和组织学生赴江苏南通就业实习。
3. 完善就业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就业帮扶,推动就业工作全员参与。
为了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学院多次面向毕业生召开推免政策说明会、就业政策说明会、就业指导座谈会,组织就业服务活动月“与人力资源经理面对面”活动。通过学院网页、平台、QQ等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就业信息,随时在线开展就业指导。
学院制定了《生命科学学院就业帮扶方案》,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就业补助。并由学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结对,由老师提供一对一的具体帮助。设立了“就业咨询日”和“就业咨询室”,定于每周一下午上班时间在天演楼249室为学院就业研究生和
本科生进行就业咨询服务,今年确认的帮扶对象已全部就业。
针对研究生就业工作的特殊性,除了学院就业工作小组以外,建立“班主任-导师-学生”三位一体的研究生就业促进模式,及时向各研究所所长、班主任、导师通报研究生就业情况,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就业中的作用,形成导师参与就业工作的氛围。
4. 全程、全方位开展就业指导,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提升就业竞争力。
贵州163招聘信息网人才学院将就业教育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在低年级学生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开展就业观念和意识教育,注重建立学生的就业信心。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帮助学生入学后正确认识所学专业,尽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利用萃英桥、新老生交流会、就业考研经验交流会等机会,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在低年级学生中开设卡耐基成功课堂、素质拓展计划,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就业打下基础。
5. 结合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等教学、教育环节开展就业实践。
学院着重建立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加强在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教育教学环节的就业导向。联合社会优质资源,积极增进校企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与甘肃金徽酒业、甘肃省轻工研究院、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等单位建立合作意向,并与甘肃省疾病预防中心、甘肃省红十字血液中心、甘肃圣大方舟马铃薯变性淀粉有限公司、甘肃省轻工研究院、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等企业联合建立建立了长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