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探索新
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新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一切工作出发点,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落脚点,在不断完善辅导员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传统教育方法与以往经验,紧紧抓住辅导员重点及难点工作,进一步创新辅导员工作,规范辅导员工作要求和目标,进一步探索辅导员工作规律,逐渐形成了辅导员工作“动态矩阵”新模式。
一、矩阵及辅导员工作“动态矩阵”新模式概述(一)矩阵概述
矩阵是一种数学的方法和概念,矩阵式组织结构是由美国天体物理学系F ·茨维基教授发明,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它是在以直线职能制为代表的垂直形态组织系统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种横向的层级系统,纵向和横向相结合,保持信息畅通,确保高度的统一性、互通性和弹性,避免了一些传统组织结构的弊端[1]。
(二)辅导员工作“动态矩阵”新模式概述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中,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功能概括为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研究等九个方面。从辅导员的职业功能可以看出,辅导员工作本身就具有动态性的特征,同时从学生大学四年受教育的内容及成长规律来分析,同样也具有典型的动态性特征。
基于矩阵特点,把握辅导员工作动态性特征,结合辅导员工作实际,构建辅导员工作“动态矩阵”,其是一个由各种要素构成的系统,而且是不同环节、不同阶段、不同时间,有序衔接、前后贯通的动态系统。即以年级层次为纵向维度,通过准确把握各个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发展需求,制定开展各个年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与规划,抓学生养成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就业创业教育等;又以教学日历和学生培养目标为横向维度,结合学生培养的渐进性、持续性特点,按照学年、学期教学日历,将各年级学生工作目标与规划进行细分,制定《辅导员工作手册》,细化辅导员工
作。通过这纵横两个维度的划分,构建辅导员工作动态化的矩阵构架,进而实现辅导员工作目标具体化,管理工作精细化,教育内容明确化[2]。
二、辅导员工作“动态矩阵”新模式遵循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辅导员工作“动态矩阵”模式也必须遵循这一根本原则。
第一,因事而化,精准定位,洞悉学生特点,把握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此在实施“动态矩阵”时,需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学生,精准定位,把握需求的原则。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与规划之初,紧扣时代主题,全面了解当代学生的性格特征、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利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深入分析当前社会环境下各个年级学生的不同层次需求[3]。按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署,结合学校辅导员工作特点,以学生需求为指引,力争做到制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与规划能适应学生的特点,满足学生的需求,真正做到思想教育惠及学生。
第二,因时而进,循序渐进,细化学生工作,精益求精。学生成长是一个由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的持续发展过程,但是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制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过于宏观、抽象,渐进式的学生成长过程与宏观抽象的工作目标难以实现匹配,进而导致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收效甚微[4]。基于此,笔者所在的高校在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时,能够清楚认识到学生成长具有渐进性这一客观规律,按照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将宏观、抽象的工作目标予以细分,同时吸取企业管理学中的精细化管理概念,对细分后的学生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精益求精,努力做到每项工作都能为学生创造价值,增强辅导员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第三,因势而新,动态发展,改进工作模式,不断创新。发展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时代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成长的渐进性、持续性导致学生特点、需求的不断变化,这些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持续性、动态性的工作。笔者所在的山西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始终保持
发展意识、探索意识,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学生需求,积极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不断改进工
作者简介:王纪平(1982—),男,汉族,山西寿阳人,讲师,硕士。注:本文系山西省教育厅2016年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辅导员工作‘动态矩阵’新模式探索”结题成果;山西省教育厅2017年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微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反馈与激励机制实践与探索”阶段成果。
摘要:文章紧密结合辅导员的工作实际,从矩阵及辅导员工作“动态矩阵”新模式概念分析入手,围绕构建辅导员
“动态矩阵”新模式应遵循的原则、具体应用及工作成效三个方面,探索了新时期辅导员工作“动态矩阵”新模式。关键词:辅导员;动态矩阵;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01(2018)20-0154-03辅导员工作“动态矩阵”新模式探索
王纪平,原广华,温娟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晋中,030801)
作方式,不断充实工作内容,将具有教育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活动、讲座等积极纳入工作范畴,不断丰富
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模式、强化工作创新、推动工作有序开展,使辅导员工作逐步实现了科学化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执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提供了保障。
三、辅导员工作“动态矩阵”新模式的具体应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辅导员工作“动态矩阵”新模式是以年级层次为纵向维度,以教学日历和学生培养目标为横向维度,纵横结合构建的矩阵构架,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也必须以“三全思想”为指导,注重“三个结合”。
(一)坚持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结合
辅导员工作“动态矩阵”新模式的纵向维度是以学生不同年级为划分点,但学生的四年成长成才道路,又是一个连续性的动态变化过程,从时间上按照阶段划分为大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但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又是紧密衔接的过程,因此,辅导员工作“动态矩阵”新模式必须坚持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结合。“连续性”即持续性地开展一项或几项工作,注重工作整体目标的实现,体现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持续性。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等工作,高校必须按照矩阵模式,突出连续性的特点,贯穿学生大学四年持续性的进行。“阶段性”也是动态矩阵中重要部分,即在某一个特定的阶段或时间段,开展一项或几项工作,突出这一特定阶段或时间段内主要工作任务。如新生入学教育,
毕业生教育等工作。
辅导员工作“动态矩阵”新模式应用就是坚持连续性工作整体目标与阶段性工作短期目标相结合,将辅导员主要工作进行规划,明确地形成整体与部分、持续与阶段两线的工作实践体系。这样既能把握辅导员工作的整体推进及目标的实现,同时又能精准聚焦学生某个阶段的教育与发展。
(二)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人人上网、时时上网、处处有网已成为常态。“学生在哪,辅导员就在哪”是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辅导员工作内在要求的体现。辅导员工作“动态矩阵”模式也需要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根据辅导员工作“动态矩阵”纵横维度的构架,结合工作实际,通过线上开展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主旨的校园文化主题特活动、学生先进典型事迹推介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等活动,体现网络的传播力、影响力和覆盖面,创新网络思政教育形式,进一步深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贴近学生、走近学生、读懂学生,通过学校官微、辅导员个人、微博、QQ 等新媒体平台,更高效、更快速、更广泛地接受、获取信息,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疏导并解决学生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提出的问题。同时结合线下传统工作方式,针对辅导员工作“动态矩阵”不同年级、不同阶段辅导员主要工作任务,坚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通过班会、座谈会、
走访寝室、走进课堂、参加学生各类活动等方式,与学生近距离接触,进一步推进辅导员各项工作。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形成不限时间、不限空间的多维方式,推动辅导员工作的开展,助力学生最终成长成才目标的实现。
(三)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辅导员工作离不开校内外各类教育资源的辅助。辅导员工作“动态矩阵”新模式的应用,要充分挖掘学校各类教育资源,必须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辅导员工作“动态矩阵”模式的应用就是遵循纵横两个维度的构架,充分发挥校内师资力量、教学科研设备、基地等资源优势,同时借助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产学研示范基地、校企合作实验实训、创新创业基地以及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企业负责人等优秀校友资源,将理论学习第一课堂教育和学生文化活动、实践锻炼第二课堂有机结合,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学业指导、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组织学生开展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等工作[5]。如按照年级层次的纵向维度,在不同年级有针对性、阶段性、计划性地开展校内外实习实训锻炼、职业规划教育、学业指导等;按照教学日历和学生培养目标的横向维度,根据不同的时间阶段、培养目标,邀请校内知名学者、教授、学生先进典型以及校外优秀校友开展创新创业等各类论坛、学术、事迹报告会、“校友导航报告会”等活动,有目的、有组织、有步骤地逐步实现培养目标。
四、辅导员工作“动态矩阵”新模式工作成效
笔者所在学校探索辅导员工作“动态矩阵”这一思想教育工作新模式、新方法至今已有六年,根据学生思想教育总体目标和教学规划,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思想教育工作指南。在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动态化、高效化、有序化开展,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辅导员个人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一)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辅导员工作“动态矩阵”新模式,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过程、各个年级、全体学生的全面覆盖,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
辅导员工作“动态矩阵”新模式,对于辅导员来说,清晰明确地规划了辅导员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工作任务,同时也对辅导员自身职业能力的发展、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动态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辅导员可以根据每项任务要求,主动强化能力素养,自觉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弥补自身“缺陷”;可以根据每个阶段的工作目标,结合自身实际,有计划、有目的地制定工作计划、规范工作要求、创新工作方式;可以在实施各项任务中,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思想认识、强化业务能力、提升综合素养,为实现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奠定基础,更好地助力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发展。近几年,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辅导员个人在出版专著、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方面都有突破,辅导员在本省、赛区、国家辅导员职业能力大
上接第153页)
赛中频频获奖。
(二)强化认识学生成长成才发展规律,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深入认识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前提保障,充分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因此在实践中,我校在始终贯彻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前提下,通过辅导员论坛、问卷调查、学生座谈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制定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目标与规划。特别是针对多数高校整体目标和规划过于宏大、抽象的弊端,采取化整为零的工作思路,将整体目标细分为与学生成长阶段性、持续性、渐进性规律相匹配的具体目标,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来指导学生工作的开展[6]。
在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方面,特别是在形式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学生素质的培养关乎学生对整个社会的认知及适应能力。学校坚持实施辅导员工作“动态矩阵”新模式、推行精细化管理理念,并且结合实际开展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尤其是青年学生关注、关心的热点话题,诸如“学术论坛”“就业指导”“专题讲座”等,旨在提升学生各方面素养。学校优秀学生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全国扶贫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近几年,学校学生就业率、考研率连年攀升,在全国全省各类比赛中频频获奖,毕业后受到很多单位的青睐。
(三)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动态化、高效化、有序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具综合性,工作量之多,涉及面之广,均为学生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辅导员工作“动态矩阵”新模式实现了辅导员工作的动态化、有序化、高效化,它对
所有工作进行细分,各个年级、各个周次需要开展哪些活动均具有明确安排,该工作模式的实施使得学生工作得以有序开展,既提高了学生的工作效率,又保证了思想教育活动贯穿始终。同时,高校需借鉴企业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理念,精益求精,力争将每一项工作、每一次活动做精、做细、做好,真正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价值。
五、结语
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正受到来自全球化、国际化进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种意识形态的冲击,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新的要求,这也对高校辅导员思想认识、自身素质、工作能力、业务素养等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因此,加强辅导员工作“动态矩阵”新模式的研究探索,特别是创新辅导员工作方面的研究,将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笔者也会进一步深入对辅导员工作“动态矩阵”新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为不断创新和推进高校辅导员工作再上新台阶做贡献。参考文献:
[1]范亚楠.高校辅导员矩阵式管理[J].河南农业,2016(15):6-7,9.[2]戴大勇,卞庆珍.高校产业布局的矩阵式管理[J].中国高校科技,2013(7):73-74.
[3]詹志灵.基于工作过程的高校辅导员矩阵式管理模式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9):75-79.[4]刘琼.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市
场,2016(2):141-142.[5]沈勤.矩阵式管理应用于高校科研的理论观点与实践范式[J].高教论坛,2012(1):1-3.
[6]林木明,张万辉.矩阵式管理在引入学校社会工作的高校学生工作模式中的应用研究[J].发展研究,2015(3):126-128.
要思想与表现。“迷惘的一代”经历了从家乡奔赴一战战场,从战场回到家乡,再离开家乡去往格林威治村,旅居欧洲,最终又回到祖国的过程,也经历了战争、社会的变化及曲折的心理历程。思维导图的流程图可以直观地将“迷惘的一代”的转变过程表达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课文结构,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如图3所示。
图3“迷惘的一代”的形成
三、结语
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信息分析、提取、总结工具,思维导图已经被越来越多地用于辅助教学,它对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将思维导图用于课堂教学,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
性,改变传统阅读教学课堂枯燥乏味的状态,是整合知识点、高效记忆的辅助手段。在学生掌握了思维导图绘制方法后,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作业中自主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阅读能力。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2]李娅.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
2015(24):44-45,59.
[3]高琴.基于思维导图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
报,2017,27(5):54-60.
[4]宁建花,苗莉珺.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12):75-78.
[5]马武林,陈钰.思维导图辅助高中英语语篇教学理论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08(3):55-58.
[6]杨玉芳,卢凌.手绘“思维导图”在《高级英语》语篇教学小结中的设计
及应用[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3,30(8):20-23,88.
[7]曾碧锋,唐新萍,唐文杰,等.以培养大学生深度思维习惯为导向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分析:思维导图视角[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7(5):110-115.
[8]张慧莲,张俊杰.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工
山西农业大学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2):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