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坛/ A c a d e m i c F o r u m
学生节气养心: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新模式
郝丽英1,田甜2,郝丽廷3
(1.山西农业大学,山西晋中030800; 2.山西农业大学,山西晋中030800;
3.中北大学朔州校区,山西朔州036000)
摘要:“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相机而动”“相时而动”“因时而感”“顺时而动”细致 入微地观察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的高度凝练。为了促进当代大学生涵养心志,修炼精神,是保持心态 良好,实现全面的身心健康,文章试图将二十四节气和大学生的心理状态结合起来,运用古人智慧解决当下 存在问题,研究二十四节气在心理研究方面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该项目的启动为心理中心工作人员和辅 导员日常工作提供工作新思路和工作新方法,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养心;心身疾病;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但进入 新时代,大学生们面对着复杂社会环境和日益增加的 竞争压力,并要及时要完成包括:环境认同、时间管理、完成学业挑战、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等任务。有些学
生 无法适应这样的转变,导致患心理疾病学生人数曰趋 增加。因此保持良好心态,促进心身健康的“养心”应该被提上日程。二十四节气揭示以月计时、因时制 宜劳作、适应四季转变的生产生活方式。本文旨在将 二十四节气与学生心理研究相结合,指导学生在不同 的节气“因时而感”“顺时而动”,辅导员及有关心 理工作者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做到防患于未然 和防微杜渐,凭借相关数据平台、量表等做到有效预 防、科学干预、及时控制。
1节气文化
(1 )二+四节气概述。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观察 天体运行,结合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形成的 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曰南 至、曰北至这样的现代地理学概念。后来,古人将曰 月运行位置的变化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规律相结合,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2)节气文化价值意义。二十四节气综合了天 文学、气象学、农学等多学科知识,是古代劳动人民 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的命名是 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归纳。例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是四季的幵始,反映季节变化;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反映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是天文学观念 的雏形;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降水,白露、寒露、霜降反映水汽凝结;小满、芒种反映作物情况,
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
2 “养心”思想
(1) “养心”思想,源远流长。“养心”是指
人通过调控心理、掌控情绪、涵养心志、建立正确的
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面对顺境抑或挫折,
都能处置妥帖,达到处事泰然、心态平静的状态。“养
心”思想包含天人合一、心身合一、阴阳辩证理论等
《易经》思想。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养心”的思想,
《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 “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
故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皆摇”“心憷惕思虑
则伤神”“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等观点。正常情绪对于人维持社会活动就有积极意义,
是一种正常生理机能反应,当情绪波动超过了正常反
应范畴,就会导致情绪异常,异常情绪易引起一系列
的心理机能反应,对人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影响。
(2)大学生“养心”,可塑造学生品格。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压力、焦虑、大喜、悲伤等不
良情绪容易引发很多疾病。《孟子•尽心上》中“养
心莫善于寡欲”《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脉要精
微论》中“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均清晰表明养心的重要性。大学生年轻有活力,是国
家未来建设与创造的主力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
力量,心情的愉悦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做
山西农业大学
好“养心”,对于自身、学校、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3 )大学生的“养心”要与身心医学结合。“养
94
A c a d e m i c F o r u m/学术论坛
心”强调的是精神因素对人健康的影响,并在长期的 实践中,总结出顺时调神、节欲守神、以情治情、德 全不危等普遍性和具较强社会意义的方法。
顺时调神。人生活在地球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之 中,所以人与自然是相通的。人的心理活动与自然的 变化息息相关,可以观察整个万物的变化,并顺应这 种变化来调节自己的心神。顺时调神,就是要求学生 根据自然界的气候变化规律进行适当的精神调养,顺 从不同节气的天气变化,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节欲守神。欲即欲望,指物质和精神上超出正常 部分的追求;节,调节,指适度而止。《黄帝内经》中主张“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 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素问•汤液醪醴论》警醒 世人“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两者对比,节欲守 神尤为重要。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 因是欲望太多、想法太多,心里有太多的杂念,太过 以自我为中心,一件小小的事情,在他心中就能掀起
惊涛骇浪。很多学生迷恋游戏、沉溺于刷抖音、微博、网购无节制、曰常生活放纵自己、面对荣誉得失又十 分在乎,这些都会对身心造成损害。高校教育工作人 员引导学生了解到“养心”不仅是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更要要注重自身精神的修炼,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减少主观欲望的需求,保持内心平静,懂得珍惜和满 足,保持心静和自省。
以情治情。即“情志相胜”论,通过适当的方式 刺激患者,产生新的情绪,制约原有的情绪,从而抵 消不良情绪,进而解决相应的心理疾病。大学生已经 是成年人,他们应该做自己情绪的主人,高校辅导员 和心理工作人员可以学习相关原理采用一些手段将学 生由情志因素引发的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大学 生在校及将来的生活质量。
以情治情包括:“悲胜怒” “怒胜思”“喜胜忧”“恐 胜喜”“思胜恐”。“悲胜怒”是指悲伤可遏制怒的 暴躁凌厉之气而建清肃之功,避免学生情绪过于激荡,伤害身心。《儒林外史》就记载着“悲可以治怒,以 怆侧苦楚之言感之”“怒胜思”是指大怒可以冲散思 之气结。《华佗传》记载:“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 人盛怒则差(差,通‘瘥’),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 愈。”就是巧妙地运用了怒气之上冲散胸中郁结之气 的方法治愈了病人;“喜胜忧”是指用喜悦之事让学 生由悲转喜、豁然开朗,避免学生长期处于悲伤之中,可能患抑郁症、躁郁症等。在《续名医类案》中,就 有“费财而忧,得喜乃愈”的记载;“恐胜喜”是指 在学生情绪过于开心激荡,可能有伤身心之时,采用恐吓的方式,使其镇静下来。《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
喜极癫狂。岳丈一个嘴巴打将过去,便清醒了;“思 胜恐”是对问题深入思考、明白事理,从而消除恐惧。达到治愈目的。《晋书•乐广府》记载了 “杯弓蛇影”的故事,从“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经过思考,明白真相,“豁然意解,沉疴顿愈”。
德全不危。中医认为,德性好,寿命长。《素问•上 古天真论》中有“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把养生最高境界归根于德,道德 曰全(行为规范合乎道德标准,内心长久清心寡欲),能与自己和解,能与他人和谐相处,最终达到长寿的 目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教育学生学习《新时代公民道 德建设实施纲要》,引导学生做遵守社会规范的人、恪守校纪校规的人,践行社会公德的人。提倡学生在 生活中积极帮助他人,或者从事志愿服务活动。在帮 助他人的同时,提高自我效能感,获得内心的安宁,得到爱的回馈。
3将节气文化运用到大学生培养
(1)尊重自然规律,促进身心健康。人是自然 发展的产物,因此往往会由外感知自然时令流转,内心随之。秋日凋零枯败的景就奠定了悲秋情感基调,如《诗经•小雅•四月》中“秋日凄凄,百卉俱腓。”的极哀极苦、“已惊白发冯唐老,又起清秋宋玉悲”的极悲极愁,连诗人刘禹锡都有“自古逢秋悲寂寥”之感。《诗经•小雅》中“冬日烈烈,飘风发发。民 莫不穀,我独何害”表达出“冬藏”不得的悲苦。因 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要遵循节气变化,比如:立春时节,多策划有一些广播体操展示、啦啦操比赛、健美操
比赛等令人心情愉悦、形体舒缓、生机勃勃的 活动。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尤其要注意谷雨、立夏 之际学生易出现情绪波动,引起心理问题高发的危险,应提前做好预防工作。立夏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同 时雨水增多、曰长夜短。高温环境下人喜欢吃油腻辛 辣食物,出现痤疮、便秘等疾病,身体的不适导致情 绪的失控,曰长夜短导致睡眠不足。立夏时节提醒学 生饮食清淡、多补水,吃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做绘画、书法等安静的事情,避免举办拔河比赛等 体能消耗较大容易产生恼怒忧郁、懈怠厌倦等情绪的 活动。立秋,正好是同学们评奖评优的时节,提醒学 生保持平常心,注意心神的调养,保持神清气和,心 境开阔。立冬之后,意味着寒冷的天气到来,学生也 即将面对各种各样的考试,高校工作人员应该提醒学 生一定要注意保暖(寒冷容易损伤肾脏),更要保持 精神意志安宁,静谧内收,得其所得。总之,要根据 自然界的气候变化规律进行适当的精神调养,维持人 与自然的和谐,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95
学术论坛 / A c a d e m i c F  o r u m
(2) 科学“养心”,节气文化深入人心。春分、 秋分、夏至、冬至可通过太阳高度变化从而影响紫外
线强度。春分、秋分、冬至这些节气中学生做好晒太
阳的保健。维生素D 在人体内的合成离不开适量的紫 外线。维生素D 又可以使钙沉到骨骼上,会增加骨密 度,延缓钙的流失。此外适量的紫外线能有效预防皮
肤病,增强人体免疫能力,调节人体生命节律及心理
(新陈代谢、循环)。空气湿度过大时,如雨水、谷
雨等节气,人会出现无精神、无活力的状态;空气湿
度过小时,如白露、霜降等节气,人体内水分通过皮肤、
黏膜被干燥的空气夺走(水分蒸发快),造成身体不
适(如皮肤、鼻黏膜刺激等),身体的不适也会引起
心理的不适。因此,作为高校工作人员,在春分、秋分、
冬至等节气的上午10点左右提醒大学生进行户外活
动,在夏至时节提醒学生注意防晒,防止紫外线晒伤。
曰常生活中,关注学生宿舍及教室卫生状况,不同节
气,注意做好加湿或除湿。
(3) 提醒学生适度思乡,保持心境平和。节气 是一年中非常显明的时间节点,如同早早设好的闹钟 提醒大学生光阴流转。尤其是冬至、立春等,大学生
们身处他乡,惊觉时间变化的同时,自然会想到远方
的家人好久不见。白居易在冬至到来之际,有感而发,
写下“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的思乡之作;
陆龟蒙在《立春曰》有了“道孤逢识寡,身病买名迟。 一夜东风起,开帘不敢窥”切身感悟。与这些诗人相比, 当代大学生在表达感情方面可能略输一筹。但作为高
校工作者,要注意学生在这些节气中,学生可能因思 乡而出现的一系列情绪变化,早做疏导。多走入学生
宿舍,哪怕只是问问学生暖气暖不暖、衣物够不够、 食物是否可口。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也能感受到家 庭的温暖。提倡学生多和家长沟通交流,或者举办一
些温馨的活动(如冬至包饺子等),也可以在学校餐
厅让同学们动手参与各种具有纪念意义的小活动,从
而促进学生心理舒缓和平和,同时促进班级和谐。
(4 )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从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深刻回答了 “培养
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
问题,陈宝国部长立足于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和专 业素养,重新定位并解读了“辅”“导”“员”,明
确辅导员职责。高校教育工作者,针对年龄正处于“少
之时,血气未定”与“及其壮也,血气方刚”这个特
殊节点的大学生,更应该根据受教育对象的素质和品
质做到思想引领。
方面,教育学生们“少则得,多
则惑”的理念:做心胸开阔开阔之人。不要太过计较 眼前的利益得失,不管是作为班干部,还是班级中普 通的一员,尽量做到心态平和,不攀不比,面对事情 坦然应对。比如放假,倡导班团干部主动最迟离校,
做好各个宿舍人员离校和离校时宿舍卫生和安全记 录;幵学时,也提议班团干部早日到校,为班级中的 同学做好服务。但在这个过程当中,不要计较得失, 计较为何我要晚回早归。另一方面,还要教育学生做 好换位思考,在生活中遇到意见相悖的人或事情要学 会反向思考。对于班团干部工作要理解并支持,把自 己带入班委的角当中,想象一下自己是班委会会怎 么做,角一变天地宽。4总结语将育人理念与节气文化相关联,注重学生品格的 塑造、心理的健康发展。通过各种方法途径教育学生 做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永远保持一颗淳朴、天真的心。 谨记“为善去恶”这四字教诲、实现"仁者爱人”的
大德境界,成为新时代“四有青年”,并将节气养心 打造成品牌建设体系。作者简介:郝丽英( 1994-),女,籍贯:山西繁峙, 学历:硕士,职称: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
基金项目:山西农业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究项 目,“节气养心”主题文化式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ppwh 202001〇参考文献:
[1] 王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的理论 依据及实现途径研究U ].现代交际.2018(07):218,217.[2] 董贝贝,李巧巧.大学新生心理适应现状与应 对策略分析D ].高教学刊,2020(29):54-57.[3] 白冰二十四节气”中的中国传统彩研究[D ]. 重庆:重庆大学,2015.[4] 管清华,赵海楠,刘之钰,等.高校大学 生心理危机干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 ].时代教
育,2015(15):14—15.[5] 刘魅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值得骄傲的 二十四节气U ].新华月报,2017(01)58-58.96